劇情簡介
在北京打工的貴州女子王桂香,丈夫因賭博而動手打瞎了別人的眼睛,結果被抓了去坐牢 。而王則被迫回到了家鄉小鎮,丈夫的離開,讓這個脆弱的女人感到辛苦:除了要掙錢養家還 有一個三歲的小孩要帶。王桂香心裡盤算著攢錢去把丈夫贖出來,但這對不懂任何手藝的她來說也不是件容易事。 她過去的情人現在是鎮上做殯葬買賣的老闆,他就叫王桂香去做哭喪婆。王桂香哭死人的名氣 越來越大 。就這樣,請她的人多了,錢也掙的多了,她開始過上原來的衣食無憂的日子,還能時常給千里之外監獄裡的丈夫寄去些補品。
王桂香將足夠的錢交給了監獄長,在家安心的等著丈夫回來的時候,結果噩耗傳來,丈夫 因為越獄,半路拒捕,被公安擊斃。訊息傳到鎮上,人們都在想這回王桂香可得大哭一場了, 誰知她只是發獃,無聲無息。但是第二天,在一個老闆的葬禮上,她哭的死去活來,掙了不少 紅包……
職員表
編劇:劉冰鑒、鄧燁
導演:劉冰鑒
攝影:徐偉
錄音:朱曉嘉
製片:鄧燁
藝術總監:劉力國
關於影片
第一哭:嫁錯郎
中國的古話云:女怕嫁錯郎。一份婚姻往往決定一個女人的命運,王桂香在兩個男人當中選擇了許長庚,從劉友敏的言語中可以感覺當年王桂香可能覺得許長庚更象個所謂的“男人”,敢於“拼搏”,按說搞文藝的王桂香當年也算“一朵花”,可惜越是這樣的“花”越容易和一些看似有“創勁”的混混聯繫在一起,所以說釀成後面的結局也很自然,正如王桂香雖然來自山區,卻也有著現代人開放的思想,但是她卻無法擺脫傳統中國女性的束縛,於是當丈夫入獄後,哪怕他再怎么不對,自己又和其他男人鬼混一起,她仍千方百計去“挽救”自己的丈夫,這點,或許是人性的閃光,更或許是一種巨大的悲哀。
許長庚,貴州萬山縣的無業青年,挖走了好友劉友敏的女友王桂香雄心壯志去北京創一番天地。雖然說北京皇城裡有著數不清的機會,不過對於他這種本領不大脾氣不小好吃懶做之輩來說,最終的下場只是整日在家中喝酒打麻將,生計問題只落得老婆身上,於是王桂香只得在北京的街頭巷尾抱著租來的孩子兜售光碟。
第二哭:做錯行
王桂香,貴州萬山縣劇團演員,不甘心在小縣城埋沒自己的青春,於是拋棄了男友與許長庚結婚到了北京打拚天下。或許在小縣城是個紅角,可惜一旦在眾星閃耀的京城,她只能流落到站在街頭販賣光碟的份了。當丈夫入獄自己被遣返,她為了籌集資金還債及保釋丈夫,她選擇了“哭喪婆”的角色,而且迅速地“白”了起來,成為了“白喜”中的重要角色,也很快為她賺到不少的錢財。雖然說“男怕做錯行”,做為女人的王桂香可能也感覺自己做錯行,她做“哭喪婆”的目的不再是什麼藝術啊之類的,她不過是為了賺錢還債及保釋丈夫,當然想做好“哭喪婆”這個角色也不簡單,原本就有著藝術天賦的王桂香很快將自己從前的藝術功底在這行當中發揮的淋漓盡致,於是她有點錢了,去還債,結果債主不見了,想去保釋丈夫,結果丈夫死了,於是她終於可以痛痛快快真真正正地放聲高哭了。
第三哭:投錯胎
關於選擇職業,或許很多人在從事一行時,發現原來入錯行了,但是能夠有勇氣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當的,在小地方小縣城是相當困難的,其實就算在大都市中生活的大部分人,更多不過是生計問題而從事自己心不甘情不願的工作。假如王桂香在北京被某大款某公司看中包裝呢?或許她會成為明星,過起另外一個生活,可惜現實生活沒有那么多的或許,她只能在命運的戲弄下掙扎而已,現實生活中,又何止王桂香一個人是如此的呢?
記得常有人說這樣一句話:命苦,不能怪政府。許長庚後悔過,可惜他不“老老實實”改造,最終選擇了越獄直至喪命,或許他也曾經幻想過、追求過,但是現實生活的殘酷和激烈的競爭可能只能允許他坐在家中打打麻將,影片中他雖是戲份較小的角色,可是想想這種無業男青年在偏遠的山區裡有多少呢?其實他們怨來怨去,可能只有抱怨沒有投好胎,所以辛辛苦苦去工作可能還被人拖欠工資。
而王桂香則可能沒有什麼克抱怨的,雖然在北京混的亂七八糟,可她回來後,仍能和當年的盧團長說“還可以”,她有著中國西南部女人的很多特點,好強堅韌,可惜她也有著中國女性傳統的優柔,有著傳統女人的從一而終,於是悲劇命運難免不降臨在她的身上。至於王桂香租來的孩子則更有悲劇性,被父母租借給他人做幌子攬生意,結果溜之大吉,索性來個“生而不養”,他的命運就這么剎那間被決定了。
片中王桂香在監獄長房間裡有一段接近一分鐘的靜止畫面,一扇冰冷的門掩蓋了一切,這鏡頭很有點趣味性,但是可能在山區縣城監獄有可能,在一般在都市福建的監獄,基本是不可能發生的,犯人家屬想見監獄長是很困難的,更何況想在裡面做啥動作,門都沒有。導演也許也通過此來表達一種無言的吶喊,
幕後花絮
本片入圍當年嘎納國際電影節,獲最佳女演員特別貢獻獎,這是迄今中國女演員在嘎納電影節獲得的唯一殊榮。並且該片榮獲瑞士劇本計畫大獎;法國文化部和外交部之 " 南方基金 " 大獎;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柯達影像劇本大獎”;“亞洲電影推廣大獎”; 2003 年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閉幕影片;第九屆法國沃塞爾亞洲電影節開幕影片……。 目前該片已經發行到法國、德國、英國、日本、美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在今年坎城電影節的入圍名單中,賈樟柯的《任逍遙》和劉冰鑒的《哭泣的女人》作為兩匹“中國獨立電影的黑馬”分別殺入國際競賽和“一種注目”單元。如果說賈樟柯作為中國獨立電影的一面旗幟,他的名字已漸漸為國人熟悉,那么出道多年的劉冰鑒反而給人初出茅廬之感,就連一些知名媒體在報導時也只能英譯將其名字錯譯為“劉秉健”。但原因並不在於導演的不出色,而更多的應該歸結為劉冰鑒的樸實:默默創作,不張揚。
其實,劉冰鑒在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繫上學時和張元是同班同學,但相較於如今事業已經如日中天的同學,劉冰鑒的路走的艱難地多。95年,拍了處女作《硯床》。這是建國後第一部被好萊塢片商購買的國產影片,還獲得了當年金雞獎的多項提名。在這部作品中,不可避免的和同時期的很多作品一樣,受到張藝謀電影的成功經驗的影響,試圖再次延續西方觀眾眼中來自遙遠古老東方的世俗鏡中神話,結果並不如意。之後,他重新審視自己的創作並最終冷靜地選擇了創作方向,開始了屬於自己的平實低調的影像風格的創作。
拍了幾年紀錄片之後,劉冰鑒漸漸懂得了怎樣用影像去面對與攫取現實,於是有了《男男女女》 ,劇本是崔子恩寫的,這是一部純正的同志電影,資金全部來自加拿大。在《男》片中,沒有異國情調的粉飾、更沒有一味獵奇。破碎沒有欺太大起伏的劇情背後,講述著在“這個充滿著壓抑(與壓制)的環境裡,同性戀,不論是自覺抑或不自覺,正隨時隨地在發生著,不值得驚訝,也沒有必要大書特書。”
因為《男男女女》的違規操作劉冰鑒也曾面臨被禁拍片的懲罰,不過他表示:無論檢查結果如何,或被禁多久,他計畫的下一部作品仍將是沒有中國人拍過的,不管那是不是禁忌。既然是導演,就應當能自由的選擇拍攝的題材。
2002年,《哭泣的女人》躍入我們的視野,那樣的“禁忌”,那樣的突兀,但卻並不為我們所陌生。那只是報紙上的一則普通的訊息,卻被劉冰鑒敏銳的嗅覺捕捉到,於是一個帶著血淚的“哭泣的女人”幾經修改後成型,而就是這個浸透著樸實與真誠的的角色讓韓國和法國的投資人迅速拍板。這是劉冰鑒第一次參與劇作,也是成功的一次,而之後深諳好萊塢電影敘事規律的鄧燁的參與,也給故事潤色不少,後添的如監獄長等幾個人物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儘管導演說“我不想煽情”,但主人公身上的那份來自底層生活的質感與韌性,還是在坎城獲得了認同,全場幾千名觀眾嚮導演和演員報以長時間的掌聲。
劉冰鑒從坎城回來之後,經過幾天簡單休息,他就要乘著下一部片子開始前去西藏跑一趟了,去傳說中的“無人區”,沿途拍攝一個紀錄片。他說趁著身體還好有激情,就多做一點——因為“我會拍我想說而別人沒說的東西”。
影片評價
開始二十分鐘的故事發生在北京,其餘的部分都是發生在某貴州小鎮,大家講貴州話的,我這個外地人聽起來覺得很像四川話,不知道地道否。王貴香是給葬禮作“哭婆”的女人,難度很大的,要邊唱邊哭,“唱”要根據情況即興改編一些流行歌曲(比如《常回家看看》)和地方戲曲(比如《梁祝》),“哭”則要聲音大。此片是記錄片風格,敘事平淡,並沒有突出很多中國人都咬牙切齒的咒罵且十分害怕被外國人看見的“陰暗面”,片子甚至還有點喜劇的滋味。
從北京鎩羽而歸的女主角並不因為丈夫坐牢自己負債而被生活壓垮,經過情人的“栽培”她開始了“哭喪夫人”的生涯。此片生活氣息濃烈,女主角頗似那種被生活錘鍊的百毒不侵的底層婦女,就是大家在路上經常見到的,風塵僕僕的抱著孩子兜售色情影碟的婦女,寒冬臘月陪伴丈夫住在鐵皮屋作修理腳踏車配鑰匙小生意的婦女,菜場裡自己搬運蔬菜的和男人搶生意的婦女。
片中的這個角色多了風騷潑辣的勁頭,急了大聲罵街,鬧起來撒潑打滾,愛情人不忘救丈夫,她的眼淚在陌生人的葬禮上流淌,換成了錢,錢拿去還債自己也不忘吃喝玩樂,即使賄賂(錢和性)了監獄長,丈夫仍然難免一死,突然得到訊息的她只有悶坐發獃,然後急惶惶奔往別人的葬禮哭喪,結尾,她終於嚎啕大哭,為自己失去的一切,紅包紛紛塞到她手裡,獎勵她的敬業。
女主角性格生動豐富,演繹水準非同凡響,而扮演這個角色的居然是一個剛從中央戲曲學院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她的名字叫廖琴,這個演員值得關注。
坎城國際電影節的“一種注視”單元的閉幕式上,評審團為《哭》的女主角廖琴頒發了“特別提名獎(SPECIAL MENTION)”, 以表彰她精湛傑出的演技。按照慣例,這個單元只頒發一個獎項給最佳影片以為其在法國的發行提供方便,可見作為女主角的廖琴是多么受歡迎。
廖琴的謙虛絲毫都不能掩飾她在影片中的盡情揮灑、遊刃有餘的魅力。影片中有大量的唱段,民歌,戲曲,流行歌曲都有,也全都是廖琴自己唱的。生活中的廖琴是個靦腆的女孩,現身為中國戲曲學院的老師的她已經離開貴州老家到北京闖蕩7、8年了,但校園生活使她依然保持著純淨與樸素。在選角面試中,她獲得了所有劇組成員的認可,幸運就這樣降臨了。儘管在旁人看來,廖琴的這次“觸電”經歷也可以算得上是次奇異之旅,她卻說:“我去坎城的那段時間,班裡的學生們天天都會上網蒐集有關我的訊息,這下子有了可以讓自己的學生高興一回了。但我不會因為這一部影片的成功就改變自己的職業,畢竟我還是從小就喜歡戲曲,我對電影懂得不多。”
影評人程青松是這樣評價的:“這部電影無疑是劉冰鑒最出色的電影,他對身處困境中的人們體現了基本的同情與關懷,他通過對一個以哭喪為職業的年輕女性的命運的關注,有力地傳達了他對死亡和生存的理解。它無疑將是2002年中國影壇最重要的影片之一。”
獲獎紀錄
參加第55屆坎城電影節“一種注目”單元展映
女主角獲評審會特別提名獎
參加溫哥華影展、多倫多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