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數據
發現 | |
發現者 | 史前時代; 以愛德蒙·哈雷來命名(辨識出周期性) |
軌道參數 | 曆元2449400.5 (1994年2月17日) |
遠日點 | 35.1 AU (2023年12月9日) |
近日點 | 0.586 AU 上次通過近日點:1986年2月9日 下次通過近日點:2061年7月28日 |
半長軸 | 17.8AU |
離心率 | 0.967 |
軌道周期 | 75.3a |
軌道傾角 | 162.3° |
物理特徵 | |
大小 | 15×8km,11 km(平均) |
質量 | 10^15kg |
平均密度 | 0.6(估計的範圍在0.2至1.5g/cm) |
逃逸速度 | ~0.002 公里/秒 |
恆星自轉周期 | 2.2 d(52.8 h,?) |
反照率 | 0.04 |
視星等 | 28.2(2003年) |
天文學論
彗星,俗名“掃帚星”,是圍繞太陽運行的一種天體。人們已經發現的彗星有1600多顆,但是肉眼能看到的卻很少,用望遠鏡每年也只能看到20多顆。彗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但質量較小的天體,其中最大最容易觀測的要算哈雷彗星了。這顆彗星出現的周期為76年,是由一位叫哈雷的英國天文學家第一次算出的,因此叫哈雷彗星。哈雷在1705年發表了《彗星天文學論說》,宣布1682年曾引起世人極大恐慌的大彗星將於1758年再次出現於天空(後來他估計到木星可能影響到它的運動時,把回歸的日期推遲到1759年)。當時哈雷已年過五十,知道在有生之年無緣再見到這顆大彗星了。於是他在書中寫道:“如果彗星最終根據我們的預言,大約在1758年再現的時候,公正的後代將不會忘記這首先是由一個英國人發現的……”
一些人嘲笑哈雷是在說胡話,一些人對哈雷的預言將信將疑,但相信哈雷預言的也大有人在。法國數學家克雷荷在彗星回歸前做了精確的預報:由於木星和土星的影響,彗星將在1759年4月13日前後一個月過近日點。
記錄命名
1695年,已是皇家學會書記官的愛德蒙·哈雷開始專心致志地研究彗星。他從1337年到1698年的彗星記錄中挑選了24顆彗星,用一年時間計算了它們的軌道。發現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現的這三顆彗星軌道看起來如出一轍,雖然經過近日點的時刻有一年之差,但可能解釋為是由於木星或土星的引力攝動所造成的。一個念頭在他腦海中迅速地閃過:這三顆彗星可能是同一顆彗星的三次回歸。但哈雷沒有立即下此結論,而是不厭其煩地向前搜尋,發現1456年、1378年、1301年、1245年,一直到1066年,歷史上都有大彗星的記錄。在哈雷生活的那個時代,還沒有人意識到彗星會定期回到太陽附近。自從哈雷產生了這個大膽的念頭後,便懷著極大的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對彗星的觀測和研究中去了。在通過大量的觀測、研究和計算後他大膽地預言,1682年出現的那顆彗星,將於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次回歸。哈雷作出這個預言時已近50歲了,而他的預言是否正確,還需等待50年的時間。他意識到自己無法親眼看見這顆彗星的再次回歸,於是,他以種幽默而又帶點遺憾的口吻說:如果彗星根據我的預言確實在1758年回來了,公平的後人大概不會拒絕承認這是由一位英國人首先發現的。 在哈雷去世10多年後,1758年底,這顆第一個被預報回歸的彗星被一位業餘天文學家觀測到了,它準時地回到了太陽附近。哈雷在18世紀初的預言,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時間終於得到了證實。後人為了紀念他,把這顆彗星命名為“哈雷彗星”。其實在歷史上從公元前240年起的每次回歸我國都有所記載,最早的一次可能是周武王伐紂之年,即公元前1057年。哈雷彗星每隔大約76年都會按時回歸。在哈雷彗星回歸時,可以對它進行大量的觀測研究。哈雷彗星的上一次回歸是1986年,中國和各國一樣對它進行了大量的觀測,它的再次回歸要等到2062年左右。
回歸證實
1758年初,法國天文台的梅西葉就動手觀測了,指望自己能成為第一個證實彗星回歸的人。1759年1月21日,他終於找到了這顆彗星。遺憾的是首次觀測到彗星回歸的光榮並不屬於他。原來1758年聖誕之夜德國德雷斯登附近的一位農民天文愛好者已捷足先登,發現了回歸的彗星。
1759年3月14日哈雷彗星過近日點,正是克雷荷預告的一個月前。此時,哈雷已長眠地下十幾年了。科學家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們對科學的貢獻卻永世長存。正像哈雷當年所希望的那樣,大家沒有忘記哈雷,將這顆彗星命名為哈雷彗星。
對哈雷彗星的觀測和研究不僅證實了周期彗星的存在,也大大促進了彗星天文學的發展。此外,哈雷彗星還像巡迴大使一樣周期性地檢閱太陽系各大行星並經歷各種各樣的環境,帶回豐富的信息,因此,它的每次回歸都引起天文學家的極大興趣。
哈雷彗星每76年回歸一次,絕大部分時間深居在太陽系的邊陲地區,即使用現代最大的望遠鏡也難以搜尋到它的身影。地球上的人們只有在它回歸時有三四個月的時間能夠見到它。一般來說,人的壽命只有70歲左右,因此一個人很少能兩次看到哈雷彗星。只有一些“老壽星”才有這種機會,第一次看到它是在咿呀學語的幼年,而第二次看到它就到了步履蹣跚的晚年了。
這裡需要向讀者說明的是梅西葉雖沒有成為第一個證實彗星回歸的人,但他並不灰心,而是開始有系統地尋找彗星,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在凌晨和黃昏後進行觀測,一生中共發現了21顆彗星,而經他觀測過的彗星達到46顆。一次,法國國王路易十五開玩笑地說他是“彗星的偵探”,這雖然是一句戲言,但卻是對梅西葉一生尋彗工作的最高褒獎。
彗星特點
大部分彗星都不停地圍繞太陽沿著很扁長的軌道運行。循橢圓形軌道運行的彗星,叫“周期彗星”。公轉周期一般在3年至幾世紀之間。周期只有幾年的彗星多數是小彗星,直接用肉眼很難看到。不循橢圓形軌道運行的彗星,只能算是太陽系的過客,一旦離去就不見蹤影。大多數彗星在天空中都是由西向東運行。但也有例外,哈雷彗星就從東向西運行的。
周期
哈雷彗星的平均公轉周期為75年或76年, 但是你不能用1986年加上幾個76年得到它的精確回歸日期。主行星的引力作用使它周期變更,陷入一個又一個循環。非重力效果(靠近太陽時大量蒸發)也扮演了使它周期變化的重要角色。在公元前239年到公元1986年,公轉周期在76.0(1986年)年到79.3年(451和1066年)之間變化。最近的近日點為公元前11年和公元66年。
公轉軌道
哈雷彗星的公轉軌道是逆向的,與黃道面呈18度傾斜。另外,像其他彗星一樣,偏心率較大。
彗核
哈雷彗星的彗核大約為16x8x7.5千米。與先前預計的相反,哈雷彗星的彗核非常暗:它的反射 率僅為0.03,使它比煤還暗,成為太陽系中最暗物體之一。
哈雷彗星的彗核是個又醜又髒的傢伙。其模樣長得與其說像一個帶殼的花生,不如比作一個烤糊了的土豆更為貼切。表皮裂紋累累,皺皺疤疤,其髒、黑程度令人難以想像。它最長處 16公里,最寬處和最厚處各約8.2公里和7.5公里,質量約為3000億噸,體積約500立方公里。哈雷彗星彗核的密度很低:大約1克/立方厘米,說明它多孔,可能是因為在冰升華後,大部份塵埃都留了下來所致。哈雷彗星的表面比煤灰還黑的,這讓它大量的吸收太陽的輻射而使溫度為30~100℃。彗核表面至少有5~7個地方在不斷向外拋射塵埃和氣體。
彗尾
彗核漸漸靠近太陽了,表面開始受熱而汽化,於是冬眠的彗星進入生命的活躍期。反射陽光和自身 受激發光使它披上了輝煌燦爛的外衣。中間那團明朗而密集的凝聚物是彗核,朦朧而蓬鬆的氣體包層是彗發,邊緣還有一圈暗淡而稀薄的氫雲,它們共同組成了怒髮衝冠的彗頭。光焰噴薄的太陽,照耀著轄區的每一寸空間,同時拋射出源源不斷的亞原子流,形成吹向四面八方的太陽風。彗星上弱不禁風的塵埃和揮發物質便在太陽風的吹拂和光的壓力下,拖出一條明亮的大尾巴來。難怪離太陽越近,尾巴越長,不管走到何處,尾巴總是指向背著太陽的一面。當它辭別自己的主宰再次遠行時,尾巴已經成了照耀路程的一盞車燈了。哈雷彗星在1910年回歸時,許多地方曾舉行了世界末日集會,人們懷著不可遏止的恐怖,等待地球和哈雷彗星相遭遇。直到5月19日地球安然無恙地穿過彗尾,這種杞人之憂才告結束。原來彗尾是比實驗室里製造的真空更為空虛的稀薄氣體,科學家把彗星比做“空口袋”,“看得見的烏有”。
質量損失
哈雷彗星橫跨太陽系的跋涉並不是悠哉游哉的閒庭信步,來到太陽身邊一次,它便要被剝掉一層皮。這種有去無回的物質損耗將導致哈雷彗星在遙遠的將來走向消亡。
哈雷彗星在茫茫宇宙的旅行中,不斷向外拋射著塵埃和氣體。從上次回歸以來,哈雷彗星總共已損失1.5億噸物質,彗核直徑縮小了4~5米,照此下去,它還能繞太陽2~3千圈,壽命也許到不了100萬年了。
哈雷彗星每76年就會回到太陽系的核心區,每次大約會損失6公尺厚的冰、塵埃和岩石。哈雷彗星的彗尾就是由這些碎片所組成的,而散布在彗星軌道上的碎片,產生了五月五日最大的寶瓶座π流星雨和十月二十一日最大的獵戶座流星雨。
發光
彗星本身是不會發光的。早在我國晉代,我國天文學家就認識到這一點。《晉書·天文志》中記載,“彗本無光,反日而為光”。彗星是靠反射太陽光而發光的。一般彗星的發光都是很暗的,它們的出現只有天文學家用天文儀器才可觀測到。只有極少數彗星,被太陽照得很明亮拖著長長的尾巴,才被我們所看見。
相關爭議
哈雷彗星(Halley's comet)第一顆經推算預言必將重新出現而得到證實的著名大彗星。當它在1682年出現後,英國天文學家哈雷注意到它的軌道與1607年和1531年出現的彗星軌道相似,認為是同一顆彗星的三次出現,並預言它將在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度出現。雖然哈雷死於1742年,沒能看到它的重新出現,但在1759年它果然又回來,這是天文學史上一個驚人成就。這顆彗星因而命名為哈雷彗星。它的公轉周期為76年,近日距為8,800萬公里(0.59天文單位),遠日距為53億公里(35.31天文單位),軌道偏心率為0.967。中國史書上對哈雷彗星的出現有詳細記載。論記錄時間之早,首推《春秋》。《春秋》說:魯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這是世界上第一次關於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論所記內容之早,則首推西漢的《淮南子》。《淮南子·兵略訓》說:“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至汜而水,至共頭而墜,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據中國天文學家張鈺哲推算,這是公元前1057年哈雷彗星回歸的記錄。從公元前240年起,哈雷彗星每次出現,中國都有記載,其次數之多和記錄之詳,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哈雷彗星的原始質量估計小於10萬億噸。如取近似值,彗核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克,則彗核半徑應小於15公里。估計它每公轉一圈,質量減少約20億噸,這只是其總質量的很小一部分,因此它還會存在很久。
彗星成分
水、氨、氮、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不完備分子的自由基,是哈雷彗星彗尾的主要成分。
彗核的成分以水冰為主,占70%,其他成分是 一氧化碳(10~15%)、二氧化碳、碳氧化合物、氫氰酸等。整個彗核的密度是水凍的10~40%,所以,它只是個很鬆散的大雪堆而已。在彗核深層是原始物質和較易揮發的冰塊,周圍是含有矽酸鹽和碳氫化合物的水冰包層,最外層則是呈蜂窩狀的難熔的碳質層。
對哈雷慧星的紫外線和射電觀測已提供了首次直接證據,證明其慧核主要是由普通水冰構成。天文學家已探測到氫氧根,它是慧星受到太陽紫外輻射輻照時水的分解產物。當哈雷慧星靠近太陽時,太陽的熱量足以使其冰凍物蒸發而形成巨大的氣體頭部,即慧發。最近用拉帕耳馬的牛頓望遠鏡進行的光譜觀測表明在慧發中有CN、C_2和C_3基的證據,它的總延伸廣度為10弧分(月亮表觀尺寸的1/3)。 在幽冷深邃的空間,它們和塵埃砂礫一起,凍結成硬梆梆的團塊。
彗核的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克。彗發和彗尾的物質極為稀薄,其質量只占總質量的1%~5%,甚至更小。彗星物質主要由水、氨、甲烷、氰、氮、二氧化碳等組成,而彗核則由凝結成凍的水、二氧化碳(乾冰)、氨和塵埃微粒混雜組成,科學家形象地把彗星稱為“髒雪球”。
古代記載
對於哈雷彗星的觀測記錄,從公元前613年到20世紀初,漢文載籍中共有31次記錄,最早的一次在公元前1057年。對於太陽黑子的觀測,最早見於約公元前4世紀甘德的《星占》。正史中關於太陽黑子的記錄,始於公元前28年。至1638年,見於正史中的太陽黑子記錄約百餘例,散見於其它漢文載籍的記載可能更多。這些珍貴的資料,至今仍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中國人對哈雷彗星的記載,最早可上溯到殷商時代。“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至汜而水,至共頭而墜。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時有彗星,柄在東方,可以掃西人也!”(《淮南子·兵略訓》)據張鈺哲推算,這是公元前1057年的哈雷彗星回歸的記錄。《詩經》中提到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發生日食,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有確切日期的日食記錄。更為確切的哈雷彗星記錄是公元前613年(春秋魯文公十四年)的“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春秋左傳·魯文公十四年》)這是世界第一次關於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從公元前240年(戰國秦始皇七年)起,哈雷彗星每次回歸,中國均有記錄。 對哈雷彗星的記錄有時是很詳細的。其中最詳細的記錄,是公元前12年(漢元延元年)“七月辛未,有星孛於東井,踐五諸侯,出何戍北率行軒轅、太微,後日六度有餘,晨出東方。十三日,夕見西方,犯次妃,長秋,斗,填,蜂炎冉貫紫宮中。大火當後,達天河,除於妃後之域。南逝度犯大角、攝提。至天市而按節徐行,炎入市中,旬而後西去;五十六日與蒼龍俱伏。”(《漢書·五行志》)中國古代彗星記錄較精確可靠。
觀測記錄
公元前240年 《史記·秦始皇本紀》“七年,彗星先出東方,見北方,五月見西。”
公元前164年下半年巴比倫的黏土版中記錄
公元前87年8月
公元前12年10月 當時有學者稱其為《聖經-新約》的伯利恆之星
公元66年1月
公元141年3月
公元218年5月
公元295年4月
公元374年2月
公元451年6月
公元530年9月
公元607年3月 《日本書紀》中有記錄
公元684年10月 《日本書紀》天武12年有記錄
公元760年5月
公元837年2月
公元912年7月
公元989年9月 日本和中國均有記錄,日本並因此更改年號為永祚
公元1066年,諾曼人入侵英國前夕,正逢哈雷彗星回歸。當時,人們懷有複雜的心情,注視著夜空中這顆拖著長尾巴的古怪天體,認為是上帝給予的一種戰爭警告和預示。後來,諾曼人征服了英國,諾曼統帥的妻子把當時哈雷彗星回歸的景象繡在一塊掛毯上以示紀念。中國民間把彗星貶稱為“掃帚星”、“掃把星”、“災星”。像這種把彗星的出現和人間的戰爭、饑荒、洪水、瘟疫等災難聯繫在一起的事情,在中外歷史上有很多。
公元1145年4月
公元1222年9月
公元1301年10月
公元1378年11月
公元1456年6月
公元1531年8月
公元1607年10月27日
公元1682年 為哈雷彗星發現的那年
公元1759年3月13日 哈雷的預言被成功證實,此時中國為乾隆24年
公元1835年11月16日
公元1910年4月20日 達到-3.3星等
公元1985年底至1986年5月哈雷彗星回歸地球(1986年4月11日距地球最近,約6300萬公里)
史料價值
20世紀初,英國人克羅密林和科威耳曾經利用中國古代哈雷彗星記錄,跟計算所得的每次過近日點時間和周期相比較;最古記錄上推到公元前240年。對照結果都比較符合,足證古代記錄的可靠。五十年代法國人巴耳代在完成研究1428顆彗星的《彗星軌道總集》之後斷定說:“彗星記載最好的(除極少數例外),當推中國的記載。”1955年蘇聯什克洛夫斯基讚揚:“在中國近2000年的史志記載中,毫無遺漏地記載哈雷彗星的出現”。 由於中國彗星史料豐富、連續和較精確可靠,所以在近現代的天體探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表現出巨大的現代科學價值。1850年欣德(J.R.Hind)曾根據中國彗星史料進行計算,發現哈雷彗星的軌道面和黃道面的交角在逐漸變化,從而對研究彗星的起源和演化作出幫助。1972年美國勃勒德(Brady)套用中國彗星記錄,探索1682年來的彗星運動,來探索1986年哈雷彗星的回歸,從而提出太陽系中存在著未知的第十大行星的假設。1971年在愛爾蘭的華人江濤重新審查了有關記錄,雖否定存在第十大行星的假設,但證實非引力效應的存在。1978年張鈺哲套用中國這些彗星記錄進行研究,得出可能的確存在的這個冥外行星,或在離太陽50天文單位處有一環狀的總質量略等於地球的彗星雲。這些情況都說明了中國古代關於哈雷彗星的記錄,確有其重要的科學價值,它為解決現今天文學的有關問題,提供了寶貴的資料。”遺憾的是,我國古人未能確定某次出現的彗星是不是曾出現過的那一個。
史書記載
春秋時期
魯文公十四年 前613 《春秋》
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
秦漢時期
秦厲共公十年 前467 《史記·六國年表》
秦厲共公十年,彗星見。
秦始皇七年 前240 5月15日 《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始皇七年,彗星先出東方,見北方;五月,見西方,十六日。
漢文帝後元二年 前163 5月12日 《漢書·天文志》
漢文帝後元二年正月壬寅,天 夕出西南。
漢昭帝始元二年 前87 7月10日 《漢書·天文志》
孝昭始元中,汗宦者梁成恢及燕王候星者吳莫如,見蓬星出西方天市垣東門,行過河鼓,入營室中。
漢成帝元延元年 前12 10月9日 《漢書·五行志》
元延元年七月辛未,有星孛於東井,踐五諸侯,出河戌北,率行軒轅太微,後六日度有餘,晨出東方;十三日,夕見西方,犯次妃,鋒炎再貫紫宮中;大火當後,達天河,除於后妃之域,南逝度,犯大角攝提,至天市而按節徐行,炎入市中,旬而後西去,五十六日與蒼龍俱伏。
漢明帝永平八年 66 2月20日 《後漢書·天文志》
永平八年,六月壬午,長星出柳、張三十七度,犯軒轅,刺天船,凌太微,至上階,凡現五十六日去柳。
漢順帝永和六年 141 4月10日 《後漢書·天文志》
永和六年二月丁巳,彗星見東方,長六七尺,色青白,西南指營室及墳墓星。丁丑彗星在奎一度,長六尺,癸未昏見西北,歷畢昴。甲申在東井,遂歷輿貴柳七星張,光炎及三台,至軒轅中滅。
漢獻帝建安二十三年 218 5月28日 《後漢書·天文志》
建安二十三年三月,孛星見東方,二十餘日夕出西方,犯歷五車、東井、五諸侯、文昌、軒轅、后妃、太微,鋒炎指帝座。
晉惠帝元康五年 295 4月23日 《晉書·天文志》
元康五年四月有星孛於奎,至軒轅、太微,經三台、大陵。
晉孝武帝寧康二年 374 2月13日 《晉書·天文志》
寧康二年正月丁巳,有星孛於女虛,經氐、角、亢、軫、翼、張,至三月丙戌,彗星見於氐。
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 451 6月26日 《宋書·天文志》
元嘉二十八年五月,彗星見捲舌,入太微,逼帝座,犯上相,拂屏,出端門,滅翼軫。
北魏莊帝永安三年 530 9月27日 《魏書·天象志》
永安三年七月甲午,有彗星晨見東北方,在東台中一丈,長六尺,正白色,東北行,西南指。丁酉距下台上星西北一尺,而晨伏。庚子夕見西北方,長尺,東南指,漸移入氐,至八月己未漸見,癸亥滅。
隋唐時期
隋煬帝大業三年 607 3月18日 《隋書·天文志》
大業三年三月辛亥,長星見西方,竟天,乾歷奎、婁,至角、亢而沒;至九月辛未,轉見南方,亦竟天,又乾角、亢,頻掃太微、帝座,乾犯列宿,唯不及參、井,經歲乃滅。
唐武帝後光宅元年 684 10月7日 《新唐書·天文志》
光宅元年九月丁丑,有星如半月,見於西方。
唐肅宗乾元三年 760 5月22日 《新唐書·天文志》
乾元三年四月丁巳,有彗星見於東方,在婁、胃間,色白,長四尺,東方疾行,歷昴、畢、觜、觿、參、東井、輿鬼、柳、軒轅,至右執法西,凡五旬余不見。
唐文帝開成二年 837 2月28日 《新唐書·天文志》
開成二年二月丙午,有彗星見於危,長七尺余,西指南斗。戊申在危西南,光耀愈盛。癸丑在虛,辛酉長丈余,西行,稍南指。壬戌在婺女,長二餘丈,廣三尺。癸亥愈長且闊,三月甲子在南斗。乙丑長五丈,無歧,北指,在亢七度。丁卯西北行,東指。己巳長八丈余,在張。癸未長三尺,在軒轅右不見
梁太祖乾化二年 912 7月17日 《新五代史·司天考》
乾化二年四月壬申,彗出於張,申戌彗出靈台。
宋元時期
宋太宗端拱二年 989 9月3日 《宋史·天文志》
端拱二年七月戊子,有彗出東井、積水西,青白色,光芒漸長,晨見東北,旬日,夕見西北,歷右攝提,凡三十日,至亢沒。
宋英治平三年 1066 3月20日 《宋史·天文志》
治平三年三月己未,彗在營室,晨見東方,長七尺許,西南指危,泊墳墓,漸東速行,近日而伏。至辛巳夕見西北,有星無芒。彗益東行,別有白氣一,闊三尺許,貫紫微極星,並房宿,首尾入濁。益東行,歷文昌、北斗,貫尾。至壬午星復有芒,彗長丈余,闊三尺余,東北指,歷五車,白氣為歧,橫天,貫北河、五諸侯、軒轅、太微、五帝座內五諸侯,及角、亢、氐、房宿。癸未彗長丈五尺,有星孛氣,如一升器,歷營室至張,凡一十四舍,積六十七日,星氣孛皆滅。
宋高宗紹興十五年 1145 4月18日 《宋史·天文志》
紹興十五年四月戊寅,彗星見東方。丙申復見於參度。五月丁巳,化為客星,其色青白。壬戌留守張,至六月丁亥乃銷。
宋寧宗嘉定十五年 1222 9月29日 《宋史·天文志》
嘉定十五年八月甲午,彗星出右攝提,光芒約三丈以上,其體小如木星,凡兩月,行歷氐、房、心乃沒。
元成宗大德五年 1301 10月27日 《元史·天文志》
大德五年八月庚辰,彗出東井二十四度四十分,如南河大星,色白,長五尺,直西北,後經文昌、斗魁,南掃太陽,又掃北斗、天機、紫微垣、三公、貫索,星長丈余,至天市垣,巴蜀之東,梁楚之南,宋星上,長盈尺,凡四十六日而滅。
明清時期
明太祖洪武十一年 1378 11月11日 《明史·天文志·客星篇》
洪武十一年九月甲戌,客星見於五車東北,發芒丈余,掃內階,入紫微宮,掃北極五星,犯東垣少宰,入天市垣,犯天市,至十月己未陰雲不見。
明景宗景泰七年 1456 6月9日 《明史·天文志》
景泰七年四月壬戌,彗星東北見於胃,長二尺,指西南。五月癸酉漸長丈余,戊子西北見於柳,長九尺余,掃犯軒轅星。甲午見於張,長七尺余,掃太微北,西南行。六月壬寅,入太微垣,長尺余。十二月甲寅,彗星復見於畢,長五寸,東南行,漸長,至癸亥而沒。
明世宗嘉靖十年 1531 8月26日 《明史·天文志》
嘉靖十年閏六月乙巳,彗星見於東井,長尺余,掃軒轅第一星,芒漸長,至翼長七尺余,東北掃天罇,入太微垣,掃郎位,行角宿東南,掃亢北第二星,漸斂,積三十四日而沒。
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 1607 10月27日 《明史·天文志》
萬曆三十五年八月辛酉朔,彗星見於東井,指西南,漸往西北。壬午自房歷心滅。
清康熙二十一年 1682 9月15日 《清朝文獻通考》
七月己巳,彗星見東北方,白色,尾跡長二尺余,指西南,在井宿北河北。壬申行東北,尾跡長六尺余。
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 3月13日 《清朝文獻通考》
二十四年三月甲午,彗星見於虛宿之次,色蒼白,尾跡長尺余,指西南,每夜順行,十餘日伏不見。四月戊辰復出,在張宿,體勢甚微,向東順行,至五月初隱伏。
清道光十五年 1835 11月16日 《清朝續文獻通考》
道光十五年閏六月十一日彗星見。
清宣統二年 1910 4月20日 《清朝續文獻通考》
宣統二年四月初二日寅初初刻,東北方雲中彗星出見, 哈雷彗星尾指西南方。因在雲中,未能考測。初五日寅初一刻,東北方見彗星,在外屏之北,尾指西南危宿土公吏之間,測得彗星高四度,正東偏北十五度,嗣於十六日不見。
四月十八日戌正三刻,正西偏南柳宿間彗星出見,尾指東南,翼宿名堂之間,測得彗星高二十六度,正西偏南十二度。日漸微,至五月三十日不見。
張鈺哲先生在他 的《哈雷彗星軌道演變趨勢和它的古代歷史》一文中認為,中國關於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為《淮南子·兵略訓》中的:“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至汜而水,至共頭而墜。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當戰之時,十日亂於上,風雨擊於中。”這次哈雷彗星出現的時間應該是在前1057或前1056,如果把它列為哈雷彗星的第一次回歸(在世界範圍內還沒有找到比這更早的記錄),那么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歸了41次,我國記錄了其中的33次,從前1057或前1056到前613有5次沒有記錄,從前613到前467有1次沒有記錄,從前467到前240有2次沒有記錄(這些缺失的記錄在世界範圍內也沒有文獻可以補充)。世界公認最早、最可靠的記錄是《史記》中前240的那次。西歐關於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在66年。
《鄭孝胥日記》中宣統二年四月二十(1910年5月28日)記載:“海中觀哈雷彗星,在北斗西南,吐芒丈余。”
探測器
1984年12月15日,蘇聯發射第一個哈雷彗星探測器。
蘇聯發射的韋加號探測器是第一個造訪哈雷彗星的人類使者。在韋加1號啟程6天之後,12月21日韋加2號接著升空,結伴飛往哈雷彗星進行考察。
配備
兩個韋加號結構相同,質量4噸,都有一碟形天線和儀器平台。平台上裝有分光計、攝譜儀和相機等,4塊太陽能電池板為探測器提供能源。探測器由三軸陀螺儀保持穩定,並使它指向任何方向。其主要任務是在哈雷彗星回歸期間探測彗星的氣體成分及其外流速度,拍攝彗核的紅外和光譜照片,從而獲取彗核的溫度、塵埃質點和氣體分子的性質、密度分布等數據。
觀察記錄
1985年6月韋加1號首先順道到達金星,向金星表面投放了登入艙,然後在金星引力作用下,轉入飛向哈雷彗星的行星軌道。在1986年,五艘來自蘇聯、日本、歐洲委員會的飛行器拜訪了哈雷彗星;ESA的Giotto號飛行器得到了近Halley核的照片。1986年3月4日韋加1號在距哈雷彗星1400萬千米處開始對哈雷彗星進行考察,拍攝到數十張高質量的哈雷彗星照片;3月6日在距哈雷彗星只有8900千米的地方作了綜合考察。1986年3月9日,韋加2號在距哈雷彗星8200千米處飛過,發回700多張哈雷彗星照片,傳回有關彗核的物理化學特性、彗核周圍氣體與塵埃等方面的新情況。
在20世紀最後一次在拍攝中發現哈雷彗星為1994年1月10日,以智利的3.58米新技術望遠鏡(New Technology Telescope)觀測。2003年3月6日,天文學家以南歐天文台三座8.2米VLT望遠鏡在長蛇座頭部再次拍到它(81張照片,總計九小時曝光),距地球27.26 AU(40.8億公里),光度28.2等;天文學家相信:以現時觀測技術,即使它在2023年過遠日點(35.3 AU)還要暗2.5倍之下,也可拍到其影像。
肉眼觀測
1910年哈雷彗星非常亮,達-3.3等;1986年哈雷彗星很暗,幾乎看不到。
哈雷彗星下次過近日點為2061年7月28日。
流星雨
2018年10月21日至22日日出前,獵戶座流星雨將迎來極大。獵戶座流星雨是由著名的哈雷彗星造成的,哈雷彗星每76年就會回到太陽系的核心區,碎片散布在彗星軌道上,從而形成了獵戶座流星雨。
特種郵票
摘要
1985年底至1986年5月這段時間裡,神秘的哈雷彗星出現在地球上空。這次回歸,1986年4月11日離地球最近,約6300萬公里,人們用肉眼能夠看到這顆拖著長“尾巴”的哈雷彗星。
郵票信息
為了紀念哈雷彗星的回歸,1986年4月11日,我國原郵電部發行了一套《1985-1986哈雷彗星回歸》特種郵票,全套1枚,面值20分。袁加設計。由北京郵票廠印刷。
圖案展示了哈雷彗星瑰麗的光彩。在茫茫宇宙空間,哈雷彗星猶如一道光彩奪目的閃電,拖著一條漂亮的長“尾巴”,姿勢雄偉,神采奕奕。將人類居住的地球置在畫面最下端,既給哈雷彗星留下廣闊無垠的宇宙空間,表現出哈雷彗星回歸時的氣勢和風采,也能夠讓人產生一種感覺,自己仿佛站在地球上,正在翹首欣賞哈雷彗星壯麗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