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30年10月10日,哈羅德·品特生於倫敦東部哈克尼一個猶太人的家庭。他的整個青少年時期,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雲下度過的,這些都對他後來的創作產生了潛在的影響。1948年,品特曾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進行過短暫的學習。1950年他開始寫作,曾出版其詩作;並以藝名大衛·巴倫(DavidBaron)登台演出。1957年,品特寫出了第一個劇本《房間》。正是在這部劇作中,品特植入了日常生活背後的恐懼以及荒謬。近50年後,即2005年,瑞典皇家文學院授予哈羅德·品特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他的戲劇發現了在日常廢話掩蓋下的驚心動魄之處,並強行打開了壓抑者關閉的房間。”
成了專業作家後的品特有時仍參加演出或擔任導演。品特早年深受荒誕派戲劇代表人物塞繆爾·貝克特的影響,後來兩人更成為深交。他積極進行新的戲劇實驗,向英國的戲劇傳統挑戰,很快便引起了人們的注目。這些劇的情節往往把一些無傷大雅的情況,逐漸變壞成荒誕的局面,劇中人物的行為有時令觀眾、甚至劇中其他角色費解。
品特的作品新穎精煉,形式多樣,有獨幕和多幕舞台劇,也有電視劇和廣播劇;早期主要作品有《房屋》(1957)、《送菜升降機》(1957)、《生日晚會》(1958)、《看管人》(1960)、《侏儒》(1961)、《蒐集證據》(1962)、《茶會》(1964)、《歸家》(1965)、《昔日》(1971)和《虛無鄉》(1975)等。其中三幕劇《看管人》曾於1960年作為最佳劇本贏得晚會標準戲劇獎和紐約報紙同業公會的專欄獎,可以說是他最成功的劇作之一。兩幕劇《歸家》1967年獲百老匯劇評家獎。
上世紀70年代起,品特有更多機會導演,並成為了國立皇家劇院的副導演。該時期他的劇作篇幅逐漸變得短小,更為政治化,看起來像某種寓言。同時,作品開始具有明顯的左派傾向,對充斥世界的不公正境況進行了嚴厲抨擊,他的激進言行也常見於英國媒體。可以說,品特這時的風格已從荒誕派逐漸向政治戲劇過渡。
品特是個崇尚人權和反戰的作家,他曾公開反對北約空襲塞爾維亞。並曾與其他名人因伊拉克戰事,要求彈劾首相貝里雅,指責其為“戰犯”,並稱美國為“一個被許多罪犯治理的國家”。
2003年,品特出版了一部詩歌選集《戰爭》,表達了他對伊拉克戰爭的強烈抗議,次年因這部詩集獲得了威爾弗雷德·歐文獎。“你的腦袋卷進沙里/你的腦袋是泥土的池塘/你的腦袋是塵埃中的一個污點/你的目光已經熄滅而你的鼻子/僅僅嗅到死者的臭氣/而所有死亡的空氣都活著/伴隨著美國上帝的氣息。”2005年3月,品特宣布他已決定終止自己的劇作生涯,集中精力於政治活動,2000年的劇作《慶典》當屬他的封筆之作。
2008年12月24日死於癌症,享年78歲。這位被譽為蕭伯納之後英國最重要的劇作家一生獲獎無數,其中還包括奧地利文學獎、莎士比亞獎、歐洲文學大獎、皮蘭德婁獎、大衛·科恩大不列顛文學獎、勞倫斯·奧利佛獎以及莫里哀終身成就獎等。此外,他還有14個大學的榮譽學位。
戲劇成就
哈羅德·品特出生在倫敦一個猶太裁縫家庭,在反猶主義思潮的影響下,走上戲劇之路。除了撰寫舞台劇劇本,品特還為廣播劇、電影和電視劇撰寫過劇本,也是導演和演員,獲得過兩次奧斯卡獲提名和七次英國電影學院獎提名。2005年,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品特的語言技巧、冷峻的解剖風格影響了整整一代英國戲劇家。諾貝爾文學獎對他的評價是“他改變了20世紀戲劇舞台的面貌”。這位戲劇先鋒同時又是崇尚人權和反戰的作家,生命的最後幾年一直致力於此。
不過哈羅德·品特在中國,比較廣為人知的作品還是他參與編劇的電影《法國中尉的女人》。此外,品特還分別在《巴拿馬裁縫》和《曼斯菲爾德莊園》這樣的電影裡演過一個跑龍套角色。
人物評價
他真正對戲劇的貢獻就是他的作品是可以作為英文戲教材的。他的原文,很容易看懂,但是能明白裡面深層傳達的東西又挺難,他其實發現了人類語言的詬病。——徐昂(人藝導演,其根據品特作品《情人》改編的話劇正在上演)品特的劇作創作大致被分為早、中、後三個時期。早期是荒誕派創作,中期是現實主義和回憶性的戲劇,如《情人》。這兩段時期的作品都有哲學上思辨的意味。後期的創作政治傾向特別明顯。
“我個人很喜歡品特,我曾經專赴英國劍橋大學進行負責的“品特的研究”國家項目,但是很遺憾沒能見到品特。我個人對他很情有獨鍾,他的離世我感覺像是一位老朋友的離開。”——華明(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品特作品中文版譯者)。
他的作品語言高度集中和故事合乎邏輯,這是我最大的感觸。品特會用咖啡廳里旁邊人的對話或者街邊的聊天營造自己的戲劇風格。這個人給人最大感覺就是特楞,也特神,有膽兒。——沈林(中戲教授,英國戲劇研究專家)。
媒體聲音
“品特擅長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不祥與平靜狀態下的噪聲,這使他成為最有影響的劇作家並成為同代人模仿對象。”戰後英國戲劇舞台上最具有創造力,最高深莫測的戲劇家。”
中國之旅
雖然哈羅德·品特是公認的20世紀下半葉最偉大的戲劇家,但他的劇作和其他作品卻從來沒有在中國國內正式出版,就算是2005年加冕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國內出版界對一位諾獎得主作品仍保持罕見的沉默。事實上,國內出版界對品特作品著作權的爭奪一直在悄悄進行。就在品特去世前不久,譯林出版社剛剛獲得了12部品特代表作的出著作權。據譯林出版社介紹,譯林出版社已經獲得的品特作品著作權,包括《看房者》、《生日晚會》在內的12部作品,基本囊括了品特的代表作及所有重要作品。譯林社計畫以《品特作品集》的形式,將這12部作品分上、下卷於2009年推出。
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中國曾經出現過荒誕派戲劇的熱潮。品特作為英國荒誕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為中國觀眾所認識。中央戲劇學院曾排過品特的《升降機》《生日晚會》《情人》等作品。中央戲劇學院教授沈林介紹,品特的作品在語言上有其獨到之處,早在80年代就有許多戲劇人紛紛模仿。“品特的去世對英國乃至世界文壇來說,都是莫大的損失。真是太遺憾了。”在得知品特去世的訊息後,文學評論家白燁深表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