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病人虛構門

哈爾濱病人虛構門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的阿繼醫院,是一家規模不大的民營一級甲等醫院,也是醫保定點醫院。據央視報導,這裡病房床位大都空著,但醫院記錄卻顯示這些空病床上住著病人。醫院通過虛構病人套取醫保基金獲利。醫院拿到醫保卡後,虛構治療費用與住院押金,醫保中心將報銷資金打入醫院賬戶,醫院持虛假的出院結算單到醫保中心報銷。

報導

據央視報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的阿繼醫院,是一家規模不大的民營一級甲等醫院,也是醫保定點醫院。這裡病房床位大都空著,但醫院記錄卻顯示這些空病床上住著病人。醫院通過虛構病人套取醫保基金獲利。醫院拿到醫保卡後,虛構治療費用與住院押金,醫保中心將報銷資金打入醫院賬戶,醫院持虛假的出院結算單到醫保中心報銷。

央視報導視頻截圖央視報導視頻截圖
虛構病人”大戲幾乎是個無本萬利的買賣。然而,有一本萬利的,自然也有虧大了的,醫保不可避免地成了冤大頭。醫保中心無端為“虛構病人”支付醫保經費,顯然完全背離了醫保制度的初衷。醫保部門作為醫保經費的支付者,按說本該擔當起監督責任,具備識別真偽的慧眼。明明是一出拙劣的假戲,居然騙過了專業的醫保機構,恰恰暴露出醫保監督機制的漏洞。既然當地醫療保險中心在住院病人住院期間都要到醫院進行實地核查;何以“病床上空著,卻住著病人”這樣明顯的詭異之處,都沒有被核查出來?甚至連住院時間上的低級錯誤,都毫無察覺?“虛構病人”之所以能上演,與其說是“演員”的演技有多高明,不如說是“觀眾”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造假者壯了膽。

調查

按照當地住院患者醫療報銷程式,患者要持醫保卡交納住院押金,辦理住院手續;出院結算時,先由醫院墊付患者應報銷的金額,再由醫保中心每月對醫院進行結算。也就是說,要想套取醫保資金,必須要先拿到個人的醫保卡,然後才能將相關信息錄入醫院與醫保中心聯網的電腦。那么,那些沒住院的所謂住院病人,他們的醫保卡是怎么到了阿繼醫院手裡的呢?
記者抽取的第二位住院患者名叫徐秀萍,是一名退休教師。不久前,她剛做過手術,看來,她應該是住過院的。但徐秀萍說,她的病不是在阿繼醫院看的,手術也不是在阿繼醫院做的。記者又找到了第三位住院患者王岩,他的情況和前兩位“病人”一樣。但醫院的住院記錄上卻顯示,他們不僅住院,而且每天還在交床位費,和正常住院的患者一樣,每天都在打針吃藥、接受檢查和治療。醫院的職工說,“在這些人沒有到我們醫院住院的情況下,為這些人辦理虛假住院,然後拿著虛假住院結算單到阿城區國家醫保結算中心報取了現金,用這種方式套取了國家醫保資金”。徐秀萍回憶說,當時找過周自剛看病,就把醫保卡放他那兒了。周自剛是這家醫院的院長。據知情人介紹,在他的手裡,時常放著幾十張醫保卡。
有了這些醫保卡,在辦理虛假住院手續時,還得做點手腳。住院必須先交納一筆押金。住院病人既然是虛構的,那么動輒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住院押金自然也是虛構的。讓虛假的病人住院,必須要在這些人身上產生大量的醫療費用,才能套取醫保資金。在阿繼醫院的住院記錄里,這些根本不存在的住院病人每天都在吃藥打針、檢查治療。阿繼醫院的職工說,辦理完住院手續以後,病人的床費、護理費微機裡面就自動產生。“月末前,周自剛再給‘患者’統一補藥費和檢查費單子,由收款人員統一錄到微機里,然後使每個患者都能產生一定費用。”據介紹,每個人的費用在幾千元到1萬元左右。十幾天后,他再給這些人出具出院手續。這樣,在住院處微機上就體現了一整套像真的一樣的住院手續和出院結算單。

回應

儘管是造假的病人、造假的單據,但在錄入阿城區醫保中心的結算系統後,真金白銀的醫保報銷資金就順利地返還到了阿繼醫院的賬戶。那么,醫保中心對造假行為,能不能發現呢?阿城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中心副主任燕淑敏說,在住院病人住院期間,他們都要到醫院進行實地核查。
阿城區人社局副局長張志平採訪中表示,他們不掌握“假住院”情況。阿繼醫院職工說,該院住院病人最多時,每月只有二三十人。但在醫保中心的支付系統中,同樣的時間,住院病人竟多出了三倍。目前,阿繼醫院套取醫保問題已經被有關部門立案。
17日,從哈爾濱市阿城區委了解到,涉嫌騙取醫保金的阿繼醫院院長周自剛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阿繼醫院醫保結算網路也被暫停,醫院正全面進行整改。

流程

阿繼醫院套取醫保資金流程
拿到個人醫保卡
將住院信息錄入醫院與醫保中心聯網的電腦系統
虛構治療費用
虛構住院押金
醫保中心將報銷資金打入醫院賬戶
持虛假的出院結算單到醫保中心報銷

來論

醫院本是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地方,應該是一片淨土,沒想到卻成了利用非法手段牟取個人利益的犯罪場所,身為院長不能替患者管好錢,卻把罪惡的黑手伸向人民民眾的“保命錢”,實在令人憤慨。
令人不解的是,周自剛騙取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竟然從2008年至2011年7月跨越了4年多,倘若是個人投機取巧也不過一次兩次,長達4年之久,是周自剛手段巧妙還是制度有漏洞?在這起案件中,阿繼醫院上傳到醫保中心的材料看不出紕漏,有些醫院就鑽了監督人員少、監督工作量大的空子。顯然這是管理制度設計上的漏洞。
因為醫保資金是公共福利,在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容易被吃“唐僧肉”。這種行為,已不是醫德醫風問題,而是有預謀地偷竊了公眾福利,嚴重傷害醫保制度的公信力,破壞新制度的建設。
值得深思的是,近年來醫院騙保事件時有發生,並且被媒體屢屢曝光。但面對明顯的制度漏洞,負有“堵漏”責任的相關部門,卻表現地熟視而無睹。由此可見,醫保制度有漏洞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明知有漏洞卻置之不理。因此,有必要從加大處罰和監督力度兩個方面入手,防患於未然,才能解決醫院騙保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