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是英國女作家J·K·羅琳的系列魔幻文學作品,本系列共有七本,描寫的是主人公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七年的學習生活冒險故事。被翻譯成六十二種語言,總銷量為三億本,僅次於《聖經》及《毛主席語錄》。目前J.K.羅琳已經出版了前六本,由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已經把前四部作品拍攝成電影。目前前三部的電影票房收入都在7億美元以上,都在歷史總票房排名的前15名前。
概述
儘管J·K·羅琳一再說明她在開始寫哈利波特這系列小說時沒有針對某個年齡段讀者的想法,但是叢書的出版商在出版系列小說第一部的時候明顯把讀者群定位在9到15歲的青少年上。無論如何,哈利波特系列小說擁有了各年齡的擁躉。在一些國家,系列小說的出版趨向於同時出版兩個版本——一個封面設計適合青少年的兒童版和封面設計成熟穩重的成人版,儘管它們的內容是完全一樣的。並且,隨著系列小說情節的發展,羅琳的寫作風格也逐漸成熟老練,加之故事主人公哈利波特不斷成長,不論從風格上還是內容上,整個系列一直在逐步發展。第一本小說(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英國原版在1997年7月由Bloomsbury出版,這是一家小型的中立出版社。隨後的幾個月中這本書受到了好評。第一本後來該系列的第二本(哈利·波特與密室)、第三本(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都獲得了9—11歲年齡組Nestlé Smarties圖書獎。系列小說第四本(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原版2000年在英國出版的時候比較高調,受到了大眾和媒體的關注,且關注程度遠高於一本普通新書的出版。幾乎與此同時,中國的皇冠出版社和人民文學出版社開始將此系列小說引進中國大陸,分別出版了該系列小說的繁體中文版和簡體中文版,引起了一定轟動效應,不少中文媒體紛紛報導這一訊息和介紹這一系列小說。美國的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決定把本套小說搬上大熒幕並且在2001年正式發行了根據第一本小說改編的首部電影,後來美國藝電發行了哈利波特主題的運行在各種平台上的遊戲。
第五本(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和第六本(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更是大作廣告宣傳,無論是原版在英國的首發還是其他語言版本在世界各國的首發,都非常高調,小說的銷量也迅速進入各國圖書銷售排行榜。
根據作者羅琳的介紹,這個故事的靈感是1991年她在從曼徹斯特到倫敦的火車上萌發出的。她當時常常在愛丁堡的一家咖啡館中撰寫第一部小說。系列小說的熱賣使如今的她的身價位居世界上第620位。【1】. 甚至比伊莉莎白二世還富有。
每一本書大體上敘述哈利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生活一年期間發生的故事。他在這所學校學習魔法、製造魔藥,哈利也學會了戰勝各種各樣的困難——魔法上的、社會上的、感情上的。
羅琳說她計畫寫七本書,一本比一本多一些黑暗色彩,隨著哈利的年齡增長,他的敵人伏地魔的能力也越來越強。從羅琳出版第五本小說之後,她開始在她的個人網站上面發表一些暗示未來情節的內容。
這系列小說是用第三人稱模式表述的,以哈利波特為中心人物,除了第一本、第四本和第六本的少數內容,全書全程透過哈利自己的視角來表述,這也是讀者認為閱讀這系列書有親切感的原因之一。
羅琳駕馭精心設計的天衣無縫的情節的能力很強,她能創造出在幻想世界中令人信服的情節。哈利、赫敏·格蘭傑、羅恩·韋斯萊是三個重要的人物,他們都是青少年。書中的成年角色刻畫深刻,次要角色也都活靈活現,這都展現出了羅琳作為一個作家是很優秀的。
書中也有很多有關道德方面的內容,隨著正義和邪惡的對抗不斷激烈和明顯化,一些人物面臨著重要的選擇,人性的陰影也被展現出來。
羅琳把現實社會中的種族主義觀點、種族滅絕論等偏見加入了情節中,這些偏見正是伏地魔和食死人的想法。書中偶爾也會出現一些巫師和不會魔法的人(“麻瓜”)的交流。
一些出現在書中的物品被帶進了現實世界,比如在一些國家,出現了叫做“柏蒂全口味豆”的糖果、魁地奇球衫和家庭小精靈製作的襪子。
小說及電影名錄
簡體中文版小說由中國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發行,繁體中文版小說由皇冠出版社陸續出版。
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1997年6月26日)
美國版小說及電影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簡體譯名: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2000年9月,曹蘇玲、馬愛農譯)
繁體譯名: 《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2000年6月23日,彭倩文譯)
故事時間:1981年,1991年—1992年
電影公映日期:2001年11月
電影全球票房排名:第3名(截至2004年10月31日)
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1998年)
簡體譯名: 《哈利·波特與密室》(2000年9月日,馬愛新譯)
繁體譯名: 《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2000年12月22日,彭倩文譯)
故事時間:1992年–1993年
電影公映日期:2002年11月
電影全球票房排名:第8名(截至2004年10月31日)
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1999年9月8日)
簡體譯名: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2000年9月,鄭須彌譯)
繁體譯名: 《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2001年6月22日,彭倩文譯)
故事時間:1993年-1994年
電影公映日期:2004年6月4日
電影全球票房排名:第14名(截至2004年10月31日)
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2000年7月8日)
簡體譯名: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2001年5月,馬愛新譯)
繁體譯名: 《哈利波特—火杯的考驗》(2001年12月31日,彭倩文譯)
故事時間:1994年-1995年
全球首映日:2005年11月18日
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2003年6月21日)
簡體譯名: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2003年9月21日,馬愛農、馬愛新、蔡文譯)
繁體譯名: 《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2003年9月29日,皇冠編譯組譯)
故事時間:1995年-1996年
電影預計首映時間:2007年7月7日
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 (2005年7月16日)
簡體譯名:《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2005年10月15日,馬愛農、馬愛新譯)
繁體譯名:《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2005年10月1日,皇冠編譯組譯)
故事時間:1996年~1997年
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 Hallows
簡體譯名:暫無,現多數翻譯為《哈利波特與死聖》
故事時間:1997年~1998年
預定發行時間:2007年7月21日
相關文化
《哈利·波特》以其小說的聞名,帶動了一系列相關文化內容的開發,包括:
電影:(請參見“小說與電影”)
遊戲:目前《哈利·波特》的前四部小說已經有相應的遊戲。另有許多小遊戲在網上流傳。
主題網站:(請參見“外部連結”)
道具等:在主題網站的商店中可以買到巫師帽、文化衫、巫師袍、魔杖等物品。
相關書籍:《我與哈利·波特的真實故事》,《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神奇的魁地奇球》/《穿越歷史的魁地奇》,《神奇動物在哪裡》/《怪獸與它們的產地》,《寫給哈利·波特的信》,《讀哈利·波特學英語》等。
2007年7月7日,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第七部也是最後一部《哈利波特與死聖》正式封筆。作者J·K·羅琳完成了這部巨著的終結篇。
《哈利·波特》魔法系列小說的最後一部《哈利·波特與死聖》將於2007年7月21日正式發行。在發行日的零時到黎明,作者J·K·羅琳參加新書閱讀和簽名活動。
據美聯社報導,書閱讀和隨後的簽名活動將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舉行。英國和愛爾蘭的《哈利·波特》書迷可在贊助該項活動的學術出版社和布盧姆斯伯里出版社網站上報名參加。大約1700名中選者將免費獲得1部由羅琳簽名的《哈利·波特與死聖》。隨機選中的首批500名幸運書迷將受邀參加新書閱讀。
《哈利·波特與死聖》是《哈利·波特》系列叢書的第七部。作者曾透露在這部書中將有兩個主要人物死亡。《哈利·波特》系列叢書已被譯成64種語言,全球銷售逾3.25億冊。
哈利·波特終結篇最後一章淚書寫--------J·K·羅琳披露寫作過程:
《哈利·波特》系列作者J·K·羅琳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向記者透露了她含淚寫下該系列終結篇《哈利·波特與死聖》的艱辛過程。
羅琳在英國廣播公司(BBC)2007年7月6日播出的節目中說:“當我完成接近終結的一章時,我絕對是嚎啕大哭。”羅琳獨自在酒店房間中寫完《哈利·波特與死聖》。她回憶說:“我發自內心地在哭,我在酒店的小酒吧一口氣喝下半瓶香檳,回家時,我的臉上滿是淚水衝下的睫毛膏。那可真是太難了”。
今年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問世10周年。迄今為止,該系列小說已被譯成64種語言,總銷量已達到3.25億冊。羅琳也因創作了《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和電影而名利雙收。《哈利·波特與死聖》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七部,也是它的終結篇。它將於今年7月21日開始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