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順縣串村國小

和順縣串村國小,是一所面向農村,服務全縣的縣城寄宿制學校。

基本信息

和順縣串村國小地處縣城西郊15公里處,是一所面向農村,服務全縣的縣城寄宿制學校。2004年4月破土興建,投資1000餘萬元,2005年竣工並投入使用。學校占地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1125平方米,幾年來寄宿生由原來的計畫招收發展到今天的1189名。截止現在,有教學班33個,教職工126名(其中專任教師83名,生活教師29名,後勤人員14名。),在校學生人數1526名。幾年的努力探索,幾年的蓬勃發展,在寄宿制學校的管理方面也有些許心得,淺談幾點不成熟的想法與各位同仁商榷。
一、立足本土搞規劃,創平安特色校園,實實在在辦教育。
串村寄宿制學校有95%以上是寄宿學生,這些學生在年齡結構上最小的只有7歲,從家庭狀況上地處偏遠山區,家境貧寒,從孩子素質上就更不難想像了,辦什麼樣的教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最大的難題。既不能違背優質教育的精神,又得面對當地現狀,為此我校堅持育人為本,尊重個性,全面發展的辦學原則。堅持辦家長放心的學校,辦家長滿意的學校的辦學宗旨,堅持讓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的教育理念。辦規範特色校,育合格特長生,面向未來,著眼現在。緊緊圍繞教育改革,以“服務學生,服務社會”的工作態度,努力形成“遵守紀律,勤奮好學,善於合作,勇於探索,創新發展”的良好校風。加強養成教育,嚴格行為規範,關注終身發展,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堅定信念的激情。培養學生珍愛生命,自我保護的意識,培養學生自強不息,勇於創新的精神,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堅毅樂觀的意志。真正讓每一個從串村寄宿制學校走出去的莘莘學子“學會生活,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創新”。
二、從生活細節入手,搞行為習慣教育,點點滴滴重養成。
從少年兒童的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來看,養成教育是國小教育的一個重要在機組成部分,再加上寄宿制學生在校時間長,孩子們生活在學校,學習在學校,活動在學校,學校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生活實踐的空間,學校的性質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家長交給你的不僅僅是求知的學生,而是家庭的全部,社會交給你的不僅僅是一個未成年人,而是一個有思想,有交往的小公民,我們肩負的不僅僅是監護權,還有教育等多重功能,學校就變成了社會、家庭的一個縮影,衣食住行的家庭生活細節,與人交際的社會關係處理都變成了學校的全部責任。為此,寄宿制學校學生的養成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寄宿生的衣食住行得不到合理妥善的管理,學校的一切工作將無從談起。
首先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學生學會生活。
1、從新生入學的第一天抓起,狠抓洗衣、疊被、洗涮、用餐等生活細節,衛生時時抓,天天抓,月月抓,就拿理應在“‘襁褓”中盡受恩賜的7歲娃娃來說別說生活自理,就是脫衣睡覺,端碗吃飯都成問題,不是感冒肚疼,就是想媽哭鼻,不是褲里灑尿,就是逃離校園。面對學些我們該如何處理呢,床鋪二床合併,檔頭變護欄,橫向三人同鋪,既解決了住宿緊張的問題,又保證了學生安全,脫衣三人互助,毛衣兩人幫助拉袖,自行配合協調,既學會了合作,又體會到生活的情趣,感到了大家庭的溫暖。洗臉洗手在生活教師的指導下,先打涼水,後打熱水。早飯刷牙洗臉,午洗手漱口,晚刷牙洗腳,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從學生的言行舉止抓起,狠抓衣著、言談、舉止、走路等生活細節。堅持時時抓,天天抓,月月抓,孩子們大都來自偏遠山區,愚昧落後的家庭環境,導致孩子口中髒話連篇,自私自利隨處可見,我行我素,唯我獨尊。如何讓他們樹立團結合作意識,友好和諧生活,做文明小學生呢?要求學生在校園裡隨時隨處講國語,做文明人。在行為上加強組織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放學行走兩人對齊,三人成行,輕聲慢步靠右行。衣著整潔,換拖鞋進寢室,鞋子按號擺放一條隊,開展十星級評比,如十星級文明學生,十星級文明宿舍,十星級文明班級等活動,規範了學生言行,培養了學生習慣,當看到活潑大方的孩子們在食堂里有序就餐,宿舍里整齊擺放的日用品,有稜有角的豆腐塊被子,上下學整齊列隊,活動場歡聲笑語,文明交談時,我們備感欣慰,付出的辛勤勞動沒有白費。
其次,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求知。
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於形成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有利於培養學習能力,提高自身素質,使學生終身受益。
1、從上學的第一天抓起,愛護學習用品,讀書姿勢,寫字姿勢等都應一一規範,教育學生提前準備下一節的學習用品,並珍惜保護小心使用,不亂扔,不隨意損壞,要敢於向任何損壞學習用品的行為作鬥爭。讀書寫字姿勢做到三個一,課前做必要的預習,課後留心積累,積極參加綜合實踐流動。
2、緊扣課堂教學的主陣地,讓學生會學,在自覺培養認真傾聽的習慣的前提下,多思善問,大膽質疑,敢於發表不同見解,樂於習作研討,動手操作。將學習習慣養成分課前、課中、課後三部分,印成小冊子,充分利用晨會等形式廣泛宣傳。教師要把學習習慣,養成教育當成教育頭等大事來抓,班主任每周對本班的學習情況做階段性總結,並把表現突出的學生的事跡上報教導處,學校對進步明顯的學生進行表揚。
第三、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學會做事。因此,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深知能力比知識更重要,根據寄宿制的實際情況住校生的年齡特點,我校要求教學生學會做事,做事比空談更有效。
能力是在體驗中積累起來的,只有深入到實踐中去,一個人才能獲得綜合能力,相信每個孩子身上都潛藏著巨大的能量,只有老師們能夠大膽放手,能夠很好地去發現他們,挖掘他們,我們將驚奇的發現,原來孩子們是很能幹的。
培養自信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學會做事的手段,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做事的基礎,為此我校在教育學生如何保護自己,如何吃飯穿衣疊被,保管自己物品等生活細節的前提下,教會學生做事的原則與技巧。
1、引進“異想天開”的欄目,搞“異想天開”的活動。滲透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理念,教育學生只看不想,看也是白看;只想不看,想也是空想;只想不做,一切都成為霧中花,水中月。
2、讓“馬上開始”成為師生的座佑銘。利用早晨十分鐘讓學生寫對自己不滿意的地方,希望養成的好習慣,培養好習慣的方法。制定改善計畫的完成時間,放在文具盒裡,按要求去做。晚上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改變的方法,督促學生自我行動。
三、靠制度約束規範,構築網路化管理,分分秒秒抓安全。
“安全是第一責任,教學是第一要務”是我校行動的指南,我們針對寄宿制學校的特點,把很大的精力都放在了安全工作中。
建立和完善寄宿制學校多項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值班管理制度,出入校門制度,家長接送制度,責任追究制度,五分鐘上報制度,時段責任制度,建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將學校的每一項工作納入安全制度的管理之中。
1、飲食衛生。
我校炊事工作人員全部經過體檢和培訓,實現持證上崗,嚴把糧油進口關,實現定點採購,嚴格操作程式,四案分離,設定粗細加工間,做到糧油品牌進貨渠道,飯菜價格有專人把關承包。
2、學生生活安全。
以校長為龍頭,將安全責任分解落實到每一個領導,每一名教師,每一位管理員身上,形成網路化管理,做到誰主管誰負責,堅持考核到人,做到安全檢查常態化。自下而上,形成了一條龍,覆蓋全校的管理網路,真正做到了責任明確,時時處處有監控,每時每刻有管理。
3、學生思想安全。
安全教育進課堂,設立專門的安全課程,利用校園廣播,警示欄,宣傳欄廣泛宣傳,組織緊急疏散演練,定期聘請交警,防疫到我校進行講座,強化學生的自主管理,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強了學生自護能力。
四年來我校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這就是安全教育最好的詮釋。
四、跟緊最後一名學生,狠抓課堂教學效益,扎紮實實搞教學。
素質教育發展到今天,教學質量同樣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面對的是窮鄉僻壤走出來的山裡娃,基礎弱,習慣差,教學質量的提高是困惑,更是難題。為了適應時代需求,經過幾年的摸索,走出了一條屬自己的教學之路。
1、回響課改召喚,最佳化教師資源。許多學生初入我校,走進花園式的校園,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面對他們未曾接觸的計算機,從來沒有的新鮮感由然而生,為了讓孩子們受到優質教育,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在教師資源嚴重短缺的和順,首先為我校配齊了各科教師,尤其是音體美電專任教師的配備,為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奠定了基礎。同時針對我校實際,由校長帶頭,走進課堂。開設了安全課,習慣養成課,欣賞課等,讓學生在得到知識的同時,受到美的薰陶,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為將來實現自我價值打下堅實的基礎。
2、以人為本,理念引領。我們的工作對象和性質決定了我們的行動,不是技術,而是藝術。每個孩子在教師眼中是五十分之一,而對於孩子的家庭是百分之百的。我們在開學初,敞開大門,無條件的接納每一個充滿渴望和憧憬的學生,決不放棄每一個孩子,堅持從最後一名學生抓起,是雷打不動的制度,也是我們行動的指南。用慈母式的關懷和嚴父式的教育作為我們的工作方式,同時出台了《規範辦學行為管理方案》,《體罰和變相體罰的處理規定》,《教師獎懲辦法》等制度,為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確保每個孩子受到良好教育保駕護航。
3、推門聽課,二次跟蹤。教學是春雨,是陽光,無需裝飾,他依然美麗,依然惠澤萬物。我校在課堂教學中大力推進常態課,把推門聽課作為教學常規管理的重要評價,提高課堂效益的重要方法,具體做法為:學校業務領導帶領同年級同學科教師在年前打招呼的情況下,走進課堂,聆聽任課教師上課,課後檢查備課,根據課時教學,三維目標,抽查學生掌握情況,發現問題以聽課反饋的形式,反饋給代課教師,課後會診。進門二次聽課,二次跟蹤(主要跟蹤學生對教學目標的達狀況),一段時間後,教師集體研討的氛圍逐步形成,課堂效率得到了明顯提高。
4、撥優扶困,整體推進。我校學困生面積較大,成績突出學生屈指可數,面對這樣龐大的學困生底子,整體提高成為困難。為此採取針對性的教學,課堂上關注學困生,激勵尖子生,自習上緊跟學困生,拓展尖子生,生活中關愛學困生,促進尖子生。利用班級文化建設,創建激勵競爭機制,如紅花欄,對對紅,你追我趕等,營造出互幫互助,相互競爭的學習氛圍。學生激勵由過去的“三好生”拓展為“突出進步獎”、“最有潛力獎”,讓每個學生都有受獎機會,都能感受到通過努力所帶來的成功與快樂。培養自信,激發興趣,從學困生的非智力因素上去開發潛能,推動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5、單元把關,形成競爭。在借簽洋思“三清”的教學策略前提下,我校採用單元把關,不僅讓學生形成競爭,而且讓教師形成競爭,具體作法:學期初年級組同科教師共同制定教學進度,定期集中研討定出單元目標,基本教學策略,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根據本班學情制定屬於班級的教案,單元結束後,以年級學科進行測試,分析缺陷和不足,找出原因,做為課題探索研究,帶著思考進入下一環節教學。
6、自上而下,問題會診。教研是為教學服務的,教研的課題應來自本校的學生、教師,我校教研活動的開展是自下而上的自髮式研討,並非完成任務的盲目抄襲。對單元測試後的分析,推門聽課後的疏漏進行反思,自己不能解決的就做為課題進行問題會診,集中研討。教師的困惑就是我們的研究對象,學生的不足就是我樣的不足,我們的做法也是廣大教師智慧的結晶。
7、激勵評價,共同提高。制度的約束,紀律的規範是根本,是保證,但唯制度和無制度都會犯錯,因此,在制度的前提下,以人為本,激勵評價,充分調動學生、教師、領導的工作積極性和能動性。在傳統考試成績定乾坤的評價基礎上,對老師實行的名譽性評價和價值性評價,對學生注重過程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時時處處激勵師生,用賞識的眼光去欣賞,讚許每一位教師與學生,讓每一位教師和學生都能感到努力後的認可,成功後的喜悅。如常規檢查重學習提高,過去的單純扣分制變為現在的優點加分制,課堂教學評價,由過去的領導一票定音變為老師參與找亮點,尋疑點,變終結性評價為過程性評價。這種評價機制上的轉變,師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往日的抱怨被今日的進取所代替。
什麼叫不簡單,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我校二年來依靠教師走出了“簡單”教學之路,使學生逐步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有效地轉化了後進生,教學質量明顯提高。
五、尋本土資源優勢,展示教師專項特長,創穩穩妥妥的特色。
我校地處山區,屬國家級貧困縣,我校學生來自全縣的每一個角落,外來打工子女也都在我校上學,學生離家較遠,遠在馬坊鄉的幾個村莊,坐公共車就得4個多小時,車費20元,再加上返程、吃飯(家長接送),一次放假開資就得120元左右,針對這一情況,為了減輕學生家庭負擔,我校採取兩周放假的制度,本身學生們每天在校時間就較長,再加上兩周一次放假,在校時間就更長了,這是與教育規律相違背的。不很好地處理好時間效益的關係,就會造成費時低效,懶散疲塌日後果,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結合學生生理、心理特點,既不違背教育規律又能有效地解決時間大的問題,我校充分利用時間長的優勢,開展藝術教育,讓豐富多彩的活動彌補空白,形成了我校獨有的特色,確定了師師有活動,生生有專長的發展構想。
1、堅持上好六課一活一自習。由於住校生多,生活教師短缺,如果晚上不上自習,會造成許多安全隱患,為此3—6安排晚上上一個小時自習,一二年級由生活教師組織半個小時的活動,這樣既解決了師資短缺的問題,又減少了許多安全隱患。同時利用活動時間上好安全課,習慣養成課,欣賞課等校本課程,豐富知識的同時,培養能力,養成習慣。
2、採取以年級分男女輪流洗刷,兩周中有一課是必上的,那就是“清洗課”,串村水源不足,生多擁擠,學校衣物無人清洗,這樣每周二個小時的集中洗衣便成為一種慣例,在班主任,生活教師的指導下換洗衣物。對於小學生“周周洗衣”那其中的教育意義是可想而知的。
3、利用地方資源優勢開展二課活動興趣小組。下午活動課,便是學生的樂園,在有限的空間內,教師個個盡展才藝,辦起了校園廣播站,組建了葫蘆絲隊,成立了語文寫小組,書法繪畫篆刻小組,攝影組,體育活動組等多種興趣小組,學校有小隊,班班有小組,人人有特長,校園裡就像少年宮,琴棋書畫,競技表演,濃濃的書香味中奏出的是健康和諧的交響樂。每逢節日(五一、六一、國慶、感恩、植樹、母親等),多姿多彩的文藝匯演、演講比賽、書法繪畫比賽、小製作展覽等活動呈現出一派“你才唱罷我登場”的火熱場景。這些活動,這些比賽,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生活,激發了學生的活動興趣,增強了學生的能力,鍛鍊了學生的思維,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六、捆綁式承包體系,責任式服務思路,有時時處處的服務。
加強培訓,強化全體教職工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一直是我校工作的重點,教書育人在我校能更準確地詮釋,服務在這裡能得到充分體現,與普通學校相比,我校每名工作人員的責任重,面臨困難大。為此,我們加強教職工的責任管理和生活服務培訓,強化服務意識,同時根據低年級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弱,適應能力差的特點,將管理重點下移,生活教師“保母式”管理,和學生同吃同住,吃喝拉撒,生活起居全程服務,對於高年級學生,生活教師重指導,讓學生自我管理,學會生活,學會合作,學會生活。為了強化責任,我校制定了系列管理制度,科任教師與生活教師捆綁,生活教師與食堂人員捆綁,食堂人員與後勤管理者捆綁,各有分工,又相互配合,責任明確又不相互推委。
1、科任教師與生活教師之間,生活教師的責任在安全,科任教師的責任在教學,同時科任教師要做好安全宣傳工作,教育關心學生生活起居,並及時與生活教師溝通。生活教師要和若干學生組成對子,全面承包,對學生進行學習輔導,生活輔導,行為引導,使教師的育人責任落實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每時每刻與之配套,形成“人人有責任,事事有人管”,一切服務於學生的管理模式。
2、生活教師與食堂工作人員捆綁,低年級學生由生活教師盛飯,保證吃飽吃好,食堂工作人員保證白日提供足夠的高質量的食品,高年級學生採用自由支配飲食,憑卡選擇自己喜愛的食品進行合理的營養搭配,食堂工作人員要保證飯菜花樣豐富,物美價廉,飯菜供學生選擇,生活教師給予指導監督。讓生活教師,食堂工作人員,學生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共同為學生服務。對家長的提出的寶貴意見一經核實,將不折不扣地採納執行。
3、食堂工作人員與學校後勤管理者捆綁。在一切為了學生服務的前提下,為了減輕學生家庭的負擔,提供良好的服務。在食堂布置上採用兩灶競爭制,食堂老闆的選擇上採用公開招標制,飯菜的價格上採用定價監管制。每日食譜有明確規定,花樣種類不可缺少。在學生吃飽吃好的前提下,價格每天不超5.50元,層層簽定責任書,實行責任追究制,凡是不按學校規定和要求辦事的行為,各級責任人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真正做到為學生服務,為家長服務,辦家長、社會滿意的學校。
4、強化服務意識,在捆綁的基礎上,實現層層承包,我校以校長為龍頭,中層領導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前提下,承包一個年級,科任教師承包一個班級,班級學生承包一項日常事務,讓學校的一花一草,一磚一瓦,一椅一桌,小到一個開關,一扇窗戶都有主人,如果說一個學生是一朵花,一個工作人員就是一片綠葉,那么我們的學校就是一座百花齊放的大花園。
幾年來的實踐摸索,我校在鎮鎮府的大力支持和村委縣教委正確指導下,經過全體教職工的不懈努力,我們的工作基本上被家長、社會和同行認可。2007年9月被評為山西省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同年又進入了晉中市示範校建設的行列,但是,不可否認,我校的建設仍存在一定的困難。
第一、經費短缺,硬體實施不配套,學生活動場地狹隘,教室既是課堂又是實驗室、藝術活動室。
第二、編制緊缺,教師負擔過重,高年級一個生活教師就擔任60多位學生的監護任務,一個科任教師一天工作時間最多可達13個小時,最少也有9個小時。
總之,經過四年的努力,我校完成了和順教育布局的調整,合理利用了資源。在學生養成教育方面做出了表率與楷模,促進了學生健康和諧發展,鍛鍊了學生自主、自強、自控、自調的能力,教學成績穩步提高,推動了素質教育又好又快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