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號

和平號

和平號,是一個太空空間站,它由4個基本部分組成,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歷史上的第9座空間站,也是迄今為止體積最大、套用技術最先進、設施最完善、太空飛行時間最長的空間站。

名稱

和平號

相關解說

和平號
“和平號”的平均運行速度為每小時17885英里。其軌道距離地球的正常距離為250英里。“和平號”的修建和正常運行耗資相當巨大,根據俄羅斯航天局提供的數字,整個修建和維護費用已經達到42億美元。
“和平號”的主艙是於1986年2月20日發射升空的,前後曾有104名太空人在空間站工作過,其中包括42名俄羅斯太空人,7名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太空人和其它來自英國、法國和德國等國家的太空人。
“和平號”在太空的日子並非毫無挫折,在其服役期間前後共發生過大小1500次故障,其中包括1997年與運貨飛船幾乎致使的相撞以及今年年初發生的站上火災。不過,俄羅斯太空人瓦勒利-波利亞科夫曾於1994年到1995年間在空間站連續工作了438天,創下了一項歷史紀錄。此外,塞爾吉-阿德耶夫曾於1992年到1999年間在“和平號”上前後多次執行任務,工作時間達到747天,這也是一項世界紀錄。
還有,所有“和平號”空間站上的太空人進行過的太空行走共有78次,時間共有352小時。其中太空行走時間最長的是太空人阿納托利-索羅約夫,他一共進行過16次,共77小時。
2001年3月23日 “和平”號成功墜毀
莫斯科時間2001年3月23日9時0分12秒(台北時間14時0分12秒),俄羅斯地面控制中心宣布,“和平”號所有殘片已成功、安全地墜入預定的南太平洋海域。至此,墜毀“和平”號的工作圓滿地畫上了句號。
莫斯科時間8時44分04秒(台北時間13時44分04秒),“和平”號進入稠密大氣層。在與大氣猛烈摩擦的過程中,“和平”號燃起熊熊大火。莫斯科時間8時59分49秒(台北時間13時59分49秒),“和平”號第一批碎塊安全墜入南太平洋海域,該海域位於紐西蘭與南美洲之間。23秒後,“和平”號的1500多塊殘片墜入了指定海域。
“和平”號的墜毀過程是按預定計畫進行的。從俄羅斯地面控制中心向“和平”號發出第一次制動信號到“和平”號墜毀,前後不到6個小時。
“和平”號空間站是人類歷史上第九座空間站,也是迄今體積最大、套用技術最先進、太空飛行時間最長的空間站。在太空飛行的15年間,“和平”號共接納了28個長期基本考察組和30個國際考察組,共108名來自12個國家及歐洲航天局的太空人。這些太空人共完成了20多個科研計畫和2.2萬項科學實驗。通過這些計畫和實驗,人類掌握了太空艙建造、發射和對接技術、太空行走技術、太空生命保障技術,更加深入地研究了航天醫學、生物工程學、天體物理學和天文學。“和平”號的功績將永載史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