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樣式的煙筒來源於山林中滿族人的住宅。由於其屋頂是用樺樹皮或茅草覆蓋,甚至牆壁也多是用樹幹加工後排列“砌”成,如果煙筒附在牆壁上或設在房頂上,很容易引起火災,所以就把煙筒設在距房三四尺遠的地面上,再通過一道矮牆內的煙道連通室內炕洞,達到排煙效果。早期做這種煙筒的材料,既不是磚石也不是土壞,而是利用森林中被蟲蛀空的樹幹,截成適當長度直接埋在房側,為房裂縫漏煙,用藤條上下捆縛,外面再抹以泥巴,成為就地取材、廢物利用的傑作。
滿族走出山林後,這種煙囪也被帶到東北的漢族居住區。隨著建房材料的變化,逐漸改為用土坯和青磚砌築,但高逾房檐、下粗上細的風格依然如故。土坯草房的煙筒就好像是一隻大酒瓶,磚砌的煙筒多為方形,逐級上斂,似一座小塔。瀋陽故宮清寧宮西山牆之側,至今仍保留著滿族皇帝“帶”進宮來的高大磚砌“呼蘭”煙筒。
由於這種煙筒距房體有一段間隔,其間有內留煙道的短牆相連線,俗稱為“煙筒脖子”或“煙筒橋子”。為防止冬季嚴寒時受凍影響排煙燒炕,有的地方還在此短牆下留出類似橋洞的空間,以便用柴禾加熱以利煙道暢通。此外,在煙筒的底部煙道平面以下留出一個淺炕,俗稱“狗窩”,以防逆風冷氣倒灌。一些人家的煙筒頂端還往往要套上一隻荊條筐避免灌入雨雪,從遠處看好像戴了一隻奇形怪狀的帽子,別具關東民宅韻味。
在民間,這種煙筒還有一些特殊的用途。比如有的地區冬天把雞窩搭在常有熱氣通過的“煙筒橋子”上,使雞也能住在“炕”上,冬季仍可產蛋。民間還認為煙筒根是死人魂靈寄身之處,年節時此處燒紙祭奠。家中老人病重咽氣之初,兒女要到煙筒根下喊“朝西南光明大道走”,謂之“指路”。因為“呼蘭”式的煙筒是關東的一大獨特景觀,在一些文人墨客題詠東北風俗的詩篇中也常提到它。其中乾隆皇帝《盛京土風雜詠》“呼蘭”詩中“疏風避雨安而穩,直外通中朴且堅”之句,應算是“金口玉言”的概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