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的科學

呼吸的科學

《呼吸的科學》開頭致力於呼吸科學的生理層面闡述,接下來談及心理和精神方面,最後涉及心靈層面。

基本信息

作 者:(美)威廉·沃克·阿特金森 著,邱宏 譯

出 版 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3-1

版 次:1

頁 數:185

字 數:300000

印刷時間:2012-3-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201072791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重視生命的人,總會在某個階段發現自己始終難逃老、病、死之苦;重視事業的人,總會在某個時期發現事業亦有下降、衰敗之日;重視家庭的人,總會在某個日子裡發現家人也有離散的一天。這些似乎都是人生無奈的“苦”。而重視知識和智慧的人,則會在無常、無奈的生命中,探尋苦的真諦,尋找解脫之路。

印度瑜伽行者十分關注科學的呼吸方法,對有緣閱讀本書的讀者而言,其中原因顯而易見。很多西方作者都曾談及該層面的瑜伽教育,但是我們相信本書作者用言簡意賅的形式和語言,將瑜伽修行中科學呼吸的基礎和諸多常用的瑜伽呼吸練習及方式,推薦給了西方世界中的愛好者。

如果我們成功地將龐大的瑜伽知識體系凝結成幾頁文字,並且讓任何一個讀者都能看懂其中的文字和術語,那就頗感欣慰了,或許也能得到大眾的理解和寬恕。唯一讓我們擔心的是,如此樸素的文字表達也可能會導致某些人在探詢“深奧”、神奇且不被理解的途徑時,忽略該書的重要性,不屑去關注。然而,西方人的思想觀念非常實際,相信不用多長時間,大家都能了解該書的實用性。

圖書目錄

上篇呼吸的科學

第1章 呼吸就是生命

◆人類不僅依靠呼吸生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還必須要依靠正確的呼吸習慣才能延續生命,免於病痛。

◆通過瑜伽修行的練習,人們可以掌控自己的身體,而且還能給任何一個器官或身體中的任何一部分輸送生命力。

第2章 呼吸的基本原理

◆人體的大部分反應都呈現出——學會正確呼吸至關重要。如果經過肺部的新陳代謝過程後,血液沒有得到完全淨化,就會以異常狀態回流至動脈中,不夠純淨的血依然帶有沒被完全清除的穢物,這些成分都會重新流入心臟及全身各處。

◆呼吸行為還使體內器官和肌肉得到了鍛鍊,這個特點通常都被西方的專家們忽視了,但瑜伽修行者卻十分欣賞這一點。

第3章 呼吸的深層理論

◆千萬不要將生命能量與本我的本性混為一談——每個本性中都有心靈存在,其周圍聚集著物質和能量。生命能量僅僅是一種能量形式,被本我在物質展現中所利用。

◆生命能量的確存於大氣中,但也同時存於其他地方,它還能滲透到空氣不存在的地方。空氣中的氧氣在維持動物生命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碳則在植物生命的延續中同樣重要。第4章 神經系統

◆以神經傳導方式從腦部傳輸至身體各處的力量,被西方科學家們稱為“神經力”,可東方的瑜伽士們卻早已稱其為生命能量的展現。

第5章 鼻呼吸與嘴呼吸

◆一定要牢記嘴巴對呼吸器官不具保護作用,而且冷空氣、灰塵、髒東西、細菌等也會由此輕易地進入人體。

◆經過鼻腔的淨化、過濾和濕潤溫暖後,空氣才到達嬌嫩的咽喉和肺部等器官,不至於傷害它們。

第6章 四種呼吸方法

◆胸和肺的上部是容納空氣最小的部分,因此使用這種呼吸方式,吸入的空氣最少。

◆瑜伽完全呼吸方式包含高位呼吸、中位呼吸和低位呼吸的所有優點,且不含它們各自淘汰的缺點。這種方式令所有的呼吸器官,肺的每一個部分,每一個肺泡,每一塊呼吸肌,都能參與其中。

第7章 如何掌握瑜伽完全呼吸法

◆完全呼吸並不是一種被迫運動,也不是反常的行為,而是一種原始的回歸——一種回歸自然的呼吸方法。

◆我們希望提醒各位,並不需要在每一次吸氣時,都必須吸入可徹底填滿肺部的空氣。在進行完全呼吸練習時,每次吸進肺部的空氣要均量,無論吸入多少空氣,都要將吸入的空氣分布到肺中的各個部分。

第8章 完全呼吸的生理效應

◆在練習完全呼吸時,吸氣過程中橫膈膜會收縮,給肝、胃和其他器官帶來一個柔和的壓力,與肺部的呼吸節奏相配合,從而產生對這些器官的溫柔按摩,刺激它們運動起來,促進正常的功能運作。

◆當健康前來敲門時,人們卻硬是將其拒之門外。建築師拒絕使用的石頭,恰恰正是修建神廟所必需的基石。

第9章 其他幾種瑜伽呼吸法

◆當瑜伽士們感覺到有必要清潔肺部、進行體內外氣體交換的時候,就會使用一種常用的呼吸形式。

◆這種呼吸方式可清潔肺部、刺激細胞、調節呼吸器官,有益於人體健康。

◆當一個人在筋疲力盡時最適合練習這種呼吸方式,人們會發現它能起到提神的作用。

第10章 七個瑜伽呼吸拓展訓練

◆瑜伽士們發現,若在呼吸過程中肺部被填滿空氣後作短暫屏息,不僅對呼吸器官、營養器官、神經系統有好處,對血液自身也有好處。

◆一個不完全呼吸數年的人,很難通過完全呼吸把所有萎縮的肺泡激活起來。

第11章 七個呼吸輔助練習

◆千萬不要因為被稱為“輔助練習”而忽視它們。其中有些練習可能正是你所需要的。先嘗試一下。

第12章 振動和瑜伽韻律呼吸

◆所有振動中都存在著某種特定的節奏。因此,整個宇宙都遍布著韻律。

◆瑜伽士以同樣方式通過韻律呼吸仿佛“與振動節奏配合起來”,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吸收並控制大部分已經獲得提高的生命能量。

第13章 瑜伽精神呼吸

◆有節奏地呼吸及控制自己的思想,從而能夠吸收大量的生命能量,也能把它傳入另一個人的身體,刺激其虛弱的器官,祛除病痛。

第14章 瑜伽精神呼吸的其他現象

◆人們總可以通過傳送自我的思想、將生命能量注入欲傳送信息之中的方式,激發他人的興趣和關注。

◆任何一個動機不純的人都不曾獲得過巨大的精神能量,而一顆純潔的心靈根本不會受到任何不潔精神力量的影響。若能保持自己那顆純潔的心,什麼也無法傷害到你。

第15章 瑜伽心靈呼吸

◆精神是人類心靈的最高表現形式,每個人的精神雖然是心靈海洋中的一滴,從外表看來似乎有著明顯的差別,彼此間截然不同,但卻和整個心靈之洋、與其他人的心靈密不可分。

◆精神是人類心靈的最高表現形式,每個人的精神雖然是心靈海洋中的一滴,從外表看來似乎有著明顯的差別,彼此間截然不同,但卻和整個心靈之洋、與其他人的心靈密不可分。

下篇放鬆的藝術

第16章 瑜伽與健康

◆瑜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需要的一個更為直接的套用,每個人都不知不覺地從事著不同程度的修行,只不過是自己沒有注意到而已。

第17章 瑜伽飲食與淨化

◆我們的認識、對自我的意識及個性表現,都依靠身體每個細胞、不同的器官和系統,發揮功能及相互作用。

◆瑜伽練習應儘量避免一切緊張,阻礙血液循環和機體正常活動的服裝都應被杜絕。柔軟的身體、敏銳的情緒、寧靜的心靈、潔淨的身心等,都是瑜伽的理想要素。

第18章 放鬆是一門學問

◆放鬆也是瑜伽的成果之一。通過放鬆,人們能夠接受任何事物,無論好與壞,都是生活賦予的禮物。

◆我們必須盡最大努力堅持進行放鬆練習,不要徹底地屈服於絕望、痛苦之類的感受。

第19章 尋找整體感

◆生命能量和以太彼此交織,以各種不同形式、在不同層次上相互作用,從而產生千差萬別的形態和經驗。

◆僅僅靠使身心靜止,使生命能量的展現靜止下來,並不能達到最終目的,而是要超越氣和以太的二元對立狀態,直接進入到絕對無二的狀態中。這就是放鬆或冥想的最重要秘訣。

第20章 呼吸控制——調息法

◆瑜伽還主張,呼吸方式對整個人體都具有清潔作用。他們認為,人體中遍布著一系列非物質性的能量通路,被稱為“氣脈”。

◆如果想得到效果,每個練習方法都需要每天花費至少15~20分鐘的時間。嘗試太多的方法,必然會導致全盤皆輸的後果。

第21章 業力與輪迴——業力瑜伽

◆業力一直在我們的生命中活躍著,由過去和現在塑造著未來。我們此刻的行為正在創造未來的經歷。

◆潛藏的秘密顯現出來後,就能把我們天性中的一般特徵轉變成金子一樣的優秀品質,如此內外合一,結合成那個真我的本性。

第22章 奉愛瑜伽

◆我們所經歷的痛苦常常橫亘在我們與聖靈之間,因此,這種更大的分離苦又鞏固了我們的心,使我們心甘情願地忍受著恐懼帶來的傷害。

第23章 勝王瑜伽

◆通往瑜伽的道路可被總結為一個詞——放鬆。不幸的是,當人們尋找覺悟本性的方法時,總要去找能得到結果的方法、能將人們帶至何處的方法,其實我們的真正需要是有一個根本就帶不走我們的方法。

◆懶惰、感覺太離譜、保持無目的的內在困難等,所有這些都會阻礙我們的進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