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雲波 男所在單位:南開大學 經濟研究所 畢業院校:南開大學 職 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發展經濟學、收入分配 招生專業:政治經濟學 現任校內外職務:政治經濟學教研室主任 個人簡歷: 現為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教授、經濟學博士、政治經濟學教研室主任。1989年考入天津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1994年獲工程學學士學位後轉學經濟學,分別於1997和2000年分別獲得南開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和經濟學博士學位。2005年5月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赴紐西蘭懷卡托大學經濟系留學,2006年5月回國。2010年7月受中組部選派作為第六批赴西藏大學旅遊與外語學院工作,任副院長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經濟成長、技術進步、經濟體制改革、收入分配和貧困等。自從事學術研究以來主持和參與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教育部項目。先後在《經濟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經濟學季刊》,《財經研究》,《南開經濟研究》、“International Review of Business Research Paper”和“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olicy Research” 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有多篇論文入選在上海、香港、澳大利亞和美國等地召開國際學術會議並應邀宣讀,其中有些論文獲得國際學術會議的最佳論文。獨立和與他人合作撰寫中文專著4部,英文專著1部。先後獲得國家級獎勵1項,省部級獎勵8項。 主講課程與研究生指導: 經濟發展理論與中國經濟發展實踐現代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科研課題: 1、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現狀、問題以及改善收入分配的對策”(項目號:05CJL005),資助經費5.5萬元,已經結項。2、主持中央高校專項資金項目:“縮小我國居民收入差距過大的途徑和政策研究”資助經費10萬元,項目在研。3、主持民生銀行總行培訓中心項目:“我國小微商業企業融資問題研究”,資助經費15萬元,已經結項。4、主持國家開發銀行項目:“銀政合作破解我國農業貸款堅冰”,資助經費5萬元,已經結項。5、主持天津市房地產集團開發公司項目:“天津市房地產走勢研究”,資助經費1.6萬元,已經結項。6、主持陳宗勝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與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研究”的子課題:“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差別現狀、格局、和趨勢研究”,項目在研。7、主持2008年天津市達沃斯項目:“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三十年回顧與展望”資助經費4萬元,已經結項。8、參與陳宗勝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規範收入分配,防止兩極分化”已經結項。9、參與陳宗勝教授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經濟發展與體制變革中的收入分配: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差別現狀、問題、趨勢及巨觀管理”已經結項。10、參與陳宗勝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一般項目:“理順收入分配關係,提高農民收入水平”資助經費5萬元,已經結項。11、參與陳宗勝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重點項目:“調整二元結構,改進收入分配與促進經濟成長”,資助經費20萬元,已經結項。 主要著作: 1、《中國農村收入分配差距、貧困與勞動力非農就業》(專著,獨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6月。2、《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實證分析》(專著,第一作者),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3、《Income Distribution during System Refor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專著 第二作者),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New York, 2005。4、《再論改革與發展中的收入分配》,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年9月。5、《中國二元經濟結構與農村經濟成長和發展》(第三作者,專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年5月。6、《發展經濟學》(教材,作者之一),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7、《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研究》(教材,作者之一),中國審計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2005年第二版。8、《社會主義勞動與勞動價值論》(專著,作者之一),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9、《轉型期中國財產制度變遷研究》(專著,作者之一),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7月。10、《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的繼承與發展》(專著,作者之一),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6月。11、《社會主義經濟學通論》(專著,作者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12、《創新、整合與協調: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前沿報告》(專著,作者之一),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年4月。13、《中國經濟學30年》(專著,作者之一),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年12月。14、《中國經驗:內生道路與持續發展》(專著,作者之一)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8月。15、《新中國經濟學30年》(專著,作者之一),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年4月。主要論文: 1、“我國農村二元經濟轉換及其對居民收入差別的影響”(獨著),《經濟學家》,2004年第1期,第52―58頁。2、“尋租理論與我國體制轉軌過程中的非法尋租問題”(獨著),《南開經濟研究》,2004年第3期,第70―74頁。3、“城市化、城鄉差距及全國居民總體收入差距的變動―收入差距倒U假說的實證檢驗”(獨著),《經濟學季刊》,2009年第8卷第4期,第1239―1256頁。4、“影響城鎮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分析”(獨著),《統計與決策》,2009年第18期,第81―83頁。5、“我國收入差距變化何時能夠迎來倒U軌跡的拐點”(獨著),《經濟縱橫》,2010年第3期,第43―66頁。6、“The Factors that impact income inequality of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獨著),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2009,Vol.4, No.4.,第617―632頁。7、“文化資本的內涵及其估計方案”(第一作者),《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9年第8期,第91―96頁。8、“我國地區收入差距變動特徵與影響因素分析:1985―2005”(第一作者),《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0年第5期,第38―43頁。9、“城鎮居民收入差距的倒U拐點及其演變趨勢”(第一作者),《改革》,2010年第5期,第28―35頁。10、“中國旅遊業效率評價與投入改進分析”(第一作者),《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年第5期,第27―33頁。該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旅遊管理》2010年第8期全文轉載,第8―15頁。11、“中國區域農村人力資本的估算及其時空特徵分析”(第一作者),《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年第9期,第165―170頁。12、“影響我國城鎮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基於回歸方法的分析”(第一作者),《經濟問題探索》,2010年第12期,第38―43頁。13、“深化體制改革,加速市場化進程”(第二作者),《天津社會科學》,2001年第3期,第55―58頁。14、“非法非正常收入對居民收入差別的影響及其經濟學解釋”(第二作者),《經濟研究》,2001年第4期,第14―23頁。15、“文化程度等人口特徵對城鎮居民收入及差別的影響”(第二作者),《南開經濟研究》,2001年第4期,第38―42頁。16、“經濟體制改革對城鎮居民收入差別的影響”(第二作者),《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第6期,第54―62頁。17、“行業特徵等因素對居民收入及其分配差別的影響”(第二作者),《中國經濟論壇》,2001年第10期,第52―55頁。18、“城鎮居民收入差別及制約其變動的某些因素”(第二作者),《經濟學季刊》,2002年第1卷第3期,第563―574頁。19、“中國的城鄉差別及其對居民總體收入差別的影響”(第二作者),《南方論叢》,2002年第2期,第26―32頁。20、“影響我國城鎮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研究”(第二作者),《南開經濟研究》,2005年第3期,第42―47頁。21、“影響農村三種非農就業途徑的主要因素研究”(第二作者),《財經研究》,2006年第5期,第4―18頁。22、“中國城鄉差距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第二作者),《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年第10期,第14―18頁。23、“我國城鄉二元反差程度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第二作者),《天津大學學報》,2008年,第10卷第4期,第289―293頁。24、“技術進步與人力資本對城鄉收入差距的作用”(第二作者),《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第19―25頁。25、“農村人力資本形成模式:以天津為例―基於2003年天津農村家戶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第二作者),《南開經濟研究》,2008年第6期,第111―121頁。26、“環渤海地區的經濟成長與工業廢氣污染問題研究”(第二作者),《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9年第2期,第63―68頁。27、“壟斷對我國行業收入差距的影響到底有多大?”(第二作者),《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9年第4期,第25―30頁。28、“中國農村地區收入差距解釋:1997―2005” (第二作者),《當代經濟科學》,2010年第3期,第86―95頁。29、“中國行業收入差距的演進趨勢與特徵(1990~2008)――基於細分行業數據的研究”(第二作者),《改革》,2011年第2期。30、“Technology Spillover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第二作者),Journal of Business & Policy Research, 2008, Vol. 4 No. 1.,第116―126頁。31、“Transform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in China”(第二作者),International Review of Business Research,2008,Vol. 4, No. 2.,第243―248頁。32、“Urbaniz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of China's Total Residents”(第二作者),Journal of Business&Policy Research,2009,Vol.4,No.1.,第98―109頁。33、“中國農村二元經濟對居民收入的影響”(第三作者),《南方論叢》,2003年第1期,第41―47頁。34、“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中不同因素影響率研究”(第三作者),《統計與決策》,2007年第2期,第93―95頁。35、“基本建成中國特色市場經濟體制” (第三作者),《天津社會科學》,2009年第2期,第73―80頁,該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09年第6期全文轉載,第23―30頁。36、“我國經濟發展的幾個轉變”(第三作者),《人民日報》,2009年4月3日理論版。37、“中國經濟發展奇蹟的本質和特徵研究”(第三作者),《財經研究》,2009年第5期,第4―16頁。該論文被《新華文摘》2009年第16期全文轉載,第44―48頁。38、“中國區域海洋經濟發展水平綜合評價”(第三作者),《經濟問題探索》,2010年第2期,第26―32頁。39、“體制轉軌與尋租”(獨著),《天津日報》(獨著),2004年5月21日,第19版。。40、“關注農村低保制度”,《天津日報》(獨著),2004年9月24日,第18版。38、41“強化自主創新意識,打造自主創新型社會”,《天津日報》(獨著),2004年9月24日,第20版。42、“我國農村勞動力的非農就業”,《天津日報》(獨著),2004年11月19日,第20版。44、“收入差距影響因素分析”,《天津日報》(獨著),2005年4月8日,第20版。43、“發展農村經濟,縮小城鄉差距”,《天津日報》(獨著),2006年8月11日,第18版。44、“農村非農就業基本情況及影響因素”,《天津日報》(獨著),2007年1月26日,第20版。45、“構建城鄉統一勞動力市場,助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天津日報》(獨著),2007年9月7日,第20版。46、“國內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對策措施”,《天津科技》(第二作者),2004年第1期,第41―43頁。。47、“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規律及對經濟成長的促進作用”,《天津科技》,2003年第5期,第32―34頁。獲獎情況: 1、論文“城市化、城鄉差距及全國居民總體收入差距的變動―收入差距倒U假說的實證檢驗”(獨著,發表在《經濟學季刊》2009年第8卷第4期)獲得天津市第十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省部級),同時論文收錄在《中國經濟學2009》,上海人民出版社。2、學術專著《中國二元經濟結構與農村經濟成長和發展》(第三作者,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年6月)獲得天津市第十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省部級)。3、論文 “影響我國城鎮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研究”(第二作者,《南開經濟研究》2005年第2期)獲得天津市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省部級)。4、論文“非法非正常收入對居民收入差別的影響及經濟學解釋” (第二作者,發表在《經濟研究》2001年第4期)獲天津市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省部級)。5、學術專著《再論改革與發展中的收入分配》(第二作者,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8月)天津市第九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省部級)。6、論文“中國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於2002年獲第六屆全國統計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省部級)。7、參與撰寫的由逄錦聚擔任主編的《社會主義勞動與勞動價值論》一書的,獲得天津市第十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省部級),首屆中華出版物圖書獎,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省部級)。8、參與撰寫的由周立群擔任主編的《創新、整合與協調: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前沿報告》一書的,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省部級)。9、參與編寫的由谷書堂教授主編的《社會主義經濟學通論》一書於2001年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國家級),於2002年獲天津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省部級)。10、因在CSSCI期刊上發表4篇論文,同時在權威報紙《人民日報》上發表一篇論文以及因發表在其他期刊上的論文被《新華文摘轉載》獲得南開大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1、因在《經濟研究》2001年第4期和《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6期上各有1 篇論文發表,於2002年獲南開大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同時,由於2001年在CSSCI入選期刊上發表4篇學術論文,於2002年榮獲南開大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