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祥[明代,新昌知縣周文祥]

明洪武元年(1368年)任新昌縣令

周文祥(1343-1404)元至正年--明永樂二年

明洪武元年(1368年)任新昌縣令 明以決 民以廉以澤心 自兵災後官民舍宇悉毀

公蒞政後凡官曆吏舍陲亭學校非不經周備 升杭州府通判 邑民俱感其德 率葬新昌邑內之北門

余也與廼孫綜同硯同科因為之贊

贊曰

澄廉其身 明決其心

霜雪其氣 月皎其襟

繼甘棠之遺愛 因賢侯之清名

敷恩光於新邑十椒衍其盈盈

河間府監山縣教諭梁沂拜撰

明代知縣周文祥安家於新昌,後代多數定居於縣東王家莊,高來等村,世人為紀念他,

在城東十里拓溪鋪旁建有“文祥廟”。

就這樣,最初被新昌子民百姓稱為“父母官”的一縣之長,一位接著一位定居新昌,

成為一個個望族名村的創始奠基人之一。如果說他們的子孫輩還可被當時百姓視為官宦子弟,

那么再過幾代,他們的裔孫們則已完全融入到了新昌眾多百姓之中,成為土生土長的新昌本地人。

一縣之長大都接受過正統的教育,是科舉場上的佼佼者,他們到新昌任職後定居下來,

帶來了先進的教育和思想,對新昌經濟社會和教育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

城隍廟戲台在新昌城關鎮西門城隍廟內。城隍廟為新昌古建築群落,廟分三進,頭進為台門,

戲台,樓廊;二、三兩進為前殿和後殿。廟始建於宋,元。至大三年(1309)年毀於兵火,

明;洪武三年(1370),知縣周文祥重建。明、清兩代,殿宇歷經修繕而戲台原貌未變。

光緒十七年(1891年)縣令朵如正在《重修城隍廟碑記》中載:“(光緒十六年)將前後正殿兩側樓廊,

台門戲台,一律整修,制乃舊宇。”光緒十九年,後殿毀於火,戲台幸未殃及,被完整地保留下來。

明代,新昌知縣周文祥負責在驛道上每相隔十里建立一座鋪遞,後來經過毛鸃、李楫的重修,

驛道上的鋪遞就完備成形。驛道從嵊州黃泥橋進入新昌縣境,再到達天台縣界,其間依次有三溪鋪、

市西鋪、柘溪鋪、小石佛鋪、赤土鋪、班竹鋪、會墅鋪、冷水鋪、關嶺鋪。每個鋪“各為屋三楹,

旁列兩廂,中建一亭,繚以周垣,外門榜曰某鋪。各設司兵以急遞焉。”班竹鋪在新昌縣的九個鋪舍中,

位在樞紐,處在一個轉折點上。從新昌縣城出發的旅客,一路在驛道上行走,到中午或傍晚歇腳投宿

之處正好在班竹。過了班竹鋪以後,班竹山下惆悵溪畔的驛道較為平緩,北上會墅嶺的山路,

變得十分陡峭,正如古書記載的“舊有鳥道可攀”。

明代稱驛站為館,明初新昌僅有一館。洪武元年(1368)知縣周文祥在城內南明驛舊址建石城館,

其規模為正廳三間,後堂一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官府視事使者往來皆歇宿於此。明中期以後稱公館。

明成化三年(1467),知縣毛鸃因官員來往不便,在天姥寺旁又建一館稱接台公館以接待官員來往,

內有官廳,左右官房二間,外為儀門。兩館人員配置,在明成化時各有門子二名,明萬曆時只存一名。

清代兩官驛皆不存。

古代新昌境內的驛鋪,宋代未見記載。明代稱急遞鋪,人員編制共有鋪兵45名。九個鋪名為:

在城內的一鋪稱市西鋪,往西十里有三溪鋪(明萬曆《新昌縣誌》載,三溪鋪“在縣西十里”,

下同),具體地址不明,此鋪系接送嵊縣方向傳遞來的公文。自市西鋪往東十里第一鋪稱柘溪鋪

(“在縣東十里”),位置大約在長丘田至黃婆亭之間。再往東為小石佛鋪(“在縣東二十里”),

清末曾改建為庵,路廊施茶,至今尚存路廊和民國時茶碑五方,庵已倒塌無存。路廊近年又作修繕。

小石佛鋪仍可看出大體原貌。再往東南為赤土鋪(“在縣東三十里”)、斑竹鋪(“在縣東四十里”),

皆在原桃源鄉境內(今屬南明街道)。再往南經天姥寺有冷水鋪(“在縣東六十里”),在今

儒岙鎮的冷水坑村內,建國後尚存鋪舍,今無存。最後一站為關嶺鋪(“在縣東七十里”),

鋪舍本在天台縣原松關鄉境內,可是歷史上各版《新昌縣誌》記載,均稱屬新昌縣管轄。關嶺鋪舍,

在清代修建後,遺蹟尚存。這九個急遞鋪,明成化《新昌縣誌》載,為洪武三年知縣周文祥所建,

其規模、人員配置、職責是:“為屋三楹,旁列兩廂,中建一亭,繚以周垣,外門榜曰某鋪。

每鋪設鋪長一名,鋪司一名,鋪兵四名。具旗鈴以嚴號令,更迭走遞,一晝夜行三百里。”

明萬曆起,除市西鋪有鋪兵六名外,其餘各鋪皆五名。清代驛鋪制度延續。清乾隆《紹興府志》

記載,新昌境內有九鋪,除市西鋪有鋪兵五名外,其餘八鋪司兵各四名。這種急遞鋪郵傳制度,

在清光緒期間郵政事業興起後,逐步被更替而廢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