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古鳥類學家]

周忠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古鳥類學家]

周忠和,1965年出生於江蘇省江都市,進化生物學及古鳥類學家、孔子鳥化石的發現者之一,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所長。 1986年周忠和從南京大學地質系畢業後進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地學部學習;1989年碩士畢業後留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工作;1999年獲得美國堪薩斯大學古鳥類學博士學位;1999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擔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2000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同年當選國際古鳥類與進化學會理事;2010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8月就任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2011年12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3年入選首批國家“萬人計畫”首席科學家 ;2015年當選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巴西科學院通訊院士;2016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18年當選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 周忠和主要研究方向為鳥類的起源、鳥類飛行的起源和進化、羽毛的演化、鳥類早期演化和輻射,以及帶毛恐龍、翼龍,生物地層學和熱河生物群演化與環境關係 。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周忠和 工作 周忠和 工作

1965年1月19日,周忠和出生於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的農民家庭,父親是大隊會計,他是家中長子,每天放學都要幫家裡乾農活、照顧弟妹 。高中就讀於江蘇省江都中學,高中班主任是學水文地質的,訂過一本雜誌叫《化石》 ,他看過這本雜誌,從中知道了些有關化石的事兒 。

1982年,考入南京大學地質系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 。

1986年,本科畢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之後進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地學部,師從蘇德造教授研究中生代魚類。

1989年,獲古魚類學專業碩士學位,畢業後留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工作。

周忠和 演講/訪談 周忠和 演講/訪談

1995年,赴美國堪薩斯大學生態學與進化生物學系留學,師從世界古鳥類專家馬丁教授,攻讀古鳥類博士學位。

1999年,獲得博士學位,同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並回國工作,擔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熱河生物群”課題組的負責人,並繼續從事古鳥類研究。

2000年,當選國際古鳥類與進化學會理事。

2010年4月27日,在舉行的美國國家科學院第147屆年會,宣布周忠和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8月,就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

2011年12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3年1月,入選國家“萬人計畫”首批科學家工作室首席科學家 ,2月1日,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任期5年) 。同年當選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

2015年,當選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巴西科學院通訊院士。

2016年10月21日,獲得2016年何梁何利基金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18年,當選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周忠和長期從事中生代鳥類與熱河生物群的研究,他發現並命名發表了若干中生代鳥類化石,是最早從事遼寧早期鳥類化石研究的學者之一。和同事一起提出了一些支持鳥類恐龍起源學說以及鳥類飛行樹棲起源假說的新證據;研究了早期鳥類的系統演化、生態分異、食性分化等理論問題,豐富了人們對早期鳥類的認識;還通過對熱河生物群的綜合研究,提出了熱河生物群是若干生物進化搖籃的假說。有關成果多次入選美國《發現》雜誌年度百項科學新聞、《時代周刊》年度世界十大科技發現、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十大成果、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

•野外考察

1990年7月,周忠和參加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金帆博士率領的科考隊,在中國遼寧省西部的朝陽地區跋山涉水,採集魚類化石,進行熱河群地層的研究,由於他的碩士論文研究的是北票鱘,所以他分工負責尋找和研究鱘類化石,在波羅赤鄉的一條小山溝里,他發現了一種白鱘科魚化石,這是現代生活著的長江白鱘最早的祖先。9月中旬,從小山溝堅硬的泥灰岩里打出了兩塊保存得相當完整的鳥類化石。這兩塊化石後來經古鳥類專家侯連海研究員鑑定,認為是兩種不同類型的鳥類。其中的一件標本特別完整,保存了整個的頭骨部分,因而成為了當時世界上已知的白堊紀早期地層中最為完整的鳥類化石 。

•科普工作

周忠和作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長,他認為,應提高社會公眾對科幻領域的關注和認知,激發全民的想像力。他提到,科普創作應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的氛圍,用科學的良好氛圍為創新型國家建設提供更多的優秀作品 。

•學術論著

截至2014年,周忠和一共主編、參編、翻譯著作共4部,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其中在《Science》、《Nature》上發表50多篇,並在《光明日報》、《科學時報》等期刊上發表科普論文40多篇 。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名稱作者出版社
2014.01《十萬個為什麼 古生物 第6版》韓啟德總主編;周忠和主編少年兒童出版社
2003.10《翱翔天空 動物飛行起源探究》張福成,周忠和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2.08《第五屆世界古鳥類與進化國際會議文集》周忠和,張福成主編科學出版社
2000.04《中國古鳥類圖鑑 中英文本》侯連海主編;楊恩生等繪;周忠和譯雲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期刊論文

O’Connor J, Wang X, Sullivan C, Zheng X, Tubaro P, Zhang X, Zhou, Z. 2013. Unique caudal plumage of Jeholornis and complex tail evolution in early birds. PNAS, 110(43): 17404-17408.

Zheng, X., Zhou, Z., Wang, X., Zhang, F., Zhang, X., Wang, Y., Wei, G., Wang, S., Xu, X. 2013. Hind Wings in Basal Birds and the Evolution of Leg Feathers. Science, 339: 1309-1312.

Zheng, X., O’Connor, J., Huchzermeyer, F., Wang, X., Wang, Y., Wang, M., Zhou, Z. 2013. Preservation of ovarian follicles reveals early evolution of avian reproductive behaviour. Nature, 495: 507-511.

Zhou, Z. Miguel Telles Antunes. 2013. Terrestrial Mesozoic Stratigraphy. Ciências da Terra (UNL). 18: 95-98.

Zhou S, Zhou Z, O'Connor, J K. 2013. A new piscivorous ornithuromorph from the Jehol Biota. Historical Biology.

Zhou, S., Zhou, Z., O'Connor, J. 2013. Anatomy of the basal ornithuromorph bird Archaeorhynchus spathula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Liaoning, Chin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33(1): 141-152.

Zheng, X., Wang, X., O’Connor, J., Zhou, Z. 2012. Insight into the early evolution of the avian sternum from juvenile enantiornithin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3:1116

Zhou Z., Martin L.D., 2011. Distribution of the predentary bone in Mesozoic ornithurine birds.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9(1): 25-31.

Zhou, Z., Wang, Y. 2010. Vertebrate diversity of the Jehol Biota as compared with other lagerstätten. Sci China, Earth Sciences, 53(12): 1894-1907.

Zheng, X. T., Xu, X., Zhou, Z., Miao, D., Zhang, F. 2010. Comment on “Narrow Primary Feather Rachises in Confuciusornis and Archaeopteryx Suggest Poor Flight Ability”. Science. 330 (6002): 320.

Zhou, Z., Clarke, J. Zhang, F. 2008. Insight into diversity, body size, and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from the largest Early Cretaceous enantiornithine bird. Journal of Anatomy. 212: 565-577.

Zhou, Z., Zhang, F., Hou, L. Aves. In: Li J L, Wu X C, Zhang F C (eds), The Chinese Fossil Reptiles and Their Kin. Beijing: Science Press. 337-378.

Wang, X., Kellner, A. W. A., Zhou, Z., Campos D. de A. 2008. Discovery of a rare arboreal forest-dwelling flying reptile (Pterosauria, Pterodactyloidea) from China. PNAS. 105(6): 1983–1987.

Zhang,F., Zhou, Z., Xu, X., Wang, X., Sullivan, C. 2008. A bizzard Jurassic maniraptoran from China with elongate ribbon-like feathers. Nature. 455, 1105-1108.

Zhou, Z. 2006. Evolutionary radiation of the Jehol Biota: chronological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Geological Journal. 41: 377-393.

Zhou, Z., Zhang, F. 2006. A beaked basal ornithurine bird (Aves, Ornithurae)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China. Zoologica Scripta. 35: 363–373.

Zhou, Z., Zhang, F. 2006. Mesozoic birds of China – a synoptic review. Vertebrata PalAsiatica. 44(1): 74-98.

Wang, X., Kellner, A. W. A. Zhou, Z., Campos D. de A. 2005. Pterosaur diversity in Cretaceous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 Nature. 437: 875-879.

Xu, X. Zhou, Z., Wang, X., Kuang, X., Zhang, F., Du, X. 2005. Replying to: K. Padian & K. P. Dial Nature 438. Nature. 438: E3-E4.

Zhou, Z. 2004. The origin and early evolution of birds: Discoveries, disputes, and perspectives from fossil evidence. Naturwissenschaften. 91: 455–471.

Zhou, Z. 2004. Vertebrate radiations of the Jehol Biota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9: 754-756. (pdf)

Zhou, Z. 2004. Jehol Biota- a world-class fossil treasure hose for exploring the Mesozoic life evoluti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2004(2): 143-151.

Zhou, Z., Zhang, F. 2004. A precocial avian embryo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China. Science. 306: 653.

Zhou, Z., Zhang, F. 2004. Mesozoic birds of China: an introduction and review. Acta Zoologica Sinica, 50(6): 913-920.

Zhou, Z., Clarke, J., Zhang, F., Wings. 2004. Gastroliths in Yanornis - An indication of the earliest radical diet switching and gizzard plasticity in the lineage leading to living birds? Naturwissenschaften. 91: 571-574.

Wang, X., Zhou, Z. 2004. Pterosaur embryo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China. Nature 426: 245.

Zhang, F., Zhou, Z. 2004. Leg feathers in an Early Cretaceous bird of China. Nature. 431: 925.

Zhou, Z, Zhang, F. 2003. Anatomy of the primitive bird Sapeornis chaoyangensis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Liaoning, Chin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40(5): 731-747.

Zhou, Z, Zhang, F. 2003. Jeholornis compared to Archaeopteryx, with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earliest avian evolution. Naturwissenschaften. 90: 220-225.

Zhou, Z., Barrett, P. M., Hilton, J. 2003. An exceptionally preserved Lower Cretaceous ecosystem. Nature. 421: 807-814.

Xu, X., Zhou, Z., Wang, X., Kuang, X., Zhang, F., Du, X. 2003. Four-winged dinosaurs from China. Nature. 421: 335-340.

Zhou, Z, Zhang, F. 2002. Largest bird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earliest avian ec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Naturwissenschaften. 89: 34-38.

Zhou, Z, Zhang, F. 2002. A long-tailed, seed-eating bird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China. Nature. 418: 405-409.

Zhou, Z., Clarke, J., Zhang, F. 2002. Archaeoraptor’s better half. Nature. 420: 285.

Zhang, F., Zhou, Z., Xu, X., Wang, X. 2002. A juvenile coelurosaurian theropod from China indicates arboreal habits. Naturwissenschaften 89: 394-398.

Zhou, Z. 2001. Discovery of early birds and the origin of avian flight.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6(1): 53-55.

Zhou, Z., Zhang, F. 2001. Origin of feathers-perspectives from fossil evidence. Science Progress. 84(2): 87-104.

Xu, X, Zhou, Z., Prum, R. O. 2001. Branched integumental structures in Sinornithosaurus and the origin of feathers. Nature. 411: 200-204.

Zhou, Z., Wang, W. 2000. A new species of Caudipteryx from the Yixian Formation of Liaoning, northeast China. Vertebrata PalAsiatica. 38(2): 111-127.

Zhou, Z., Wang, W., Zhang, F., Xu, X. 2000. Important features of Caudipteryx-evidence from two nearly complete new specimens. Vertebrata PalAsiatica. 38(4): 241-254.

Xu, X., Zhou, Z., Wang, X. 2000. The smallest known non-avian theropod dinosaur. Nature. 408: 705-708.

Zhang, F., Zhou, Z. 2000. A primitive enantiornithine bird and the origin of feathers. Science. 290: 1955-1959.

Zhou, Z., Martin, L. D. 1999. Feathered dinosaur or bird? - a new look at the hand of Archaeopteryx. Smithsonian Contribution to Paleontology. 89: 289-293.

Zhou, Z. and L. Hou. 1998. Confuciusornis and the early evolution of birds. Vertebrata PalAsiatica. 36(2): 136-146.

Martin, L. D., Zhou, Z. 1997. The skull of enantiornithine Cathayornis. Nature. 389: 556.

Zhou, Z. 1995. Is Mononykus a bird?The Auk. 112: 958-963.

Zhou, Z. 1995. The discovery of Early Cretaceous birds in China. Courier Forschungsinstitut Senckenberg.181: 9-22.

Hou, L., Zhou, Z. Martin, L. D., Feduccia, A. 1995. A beaked bird from the Jurassic of China.Nature. 377: 616-618.

Zhou, Z. 1992. Review on Peipiaosteus based on new materials of P. pani. Vertebrata PalAsiatica. 30(2): 85-101.

Zhou, Z., Jin, F., Zhang, J. 1992. Preliminary report on a Mesozoic bird from Liaoning,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37(16): 1365-1368.

科普雜文

周忠和,書評“譯到精時堪稱奇”,光明日報 2013.12.24.

Zhou Z., Zhang F., Li Z. 2010. A new Lower Cretaceous bird from China and tooth reduction in early avian evolution. Proc. R. Soc. B., 277: 219-227.

周忠和、王元青,2010. 快速發展中的中國古脊椎動物學. 科學時報,2010年01月27日.

周忠和,2010,遊歷白海豚之鄉.科學世界,第5期

周忠和,2009,生物進化隨想錄,生物進化,第2期

周忠和,2008,請不要為我哭泣,因為我很快樂-懷念青年古生物學家胡耀明,科學時報,6月11日

周忠和,2007,瘋狂的石頭,華夏地理,3月刊

周忠和,2007,古鳥的飛行起源說,華夏地理,3月刊

周忠和,李志恆,2007,美麗的白堊紀公園-熱河生物群演化的輝煌與滄桑,大自然探索,12期

Zhou, Z. 2007. Jehol Biota—a beautiful window to the Early Cretaceous Terrestrial Ecosystem. In Sanz, J. L. ed. Los Dinosaurios en el Siglo XXI. Metatemas 99. TusQuets Editores. Barcelona. Pp. 265-290.

周忠和,DNA解讀人類起源,華夏地理,2007.1

周忠和,白堊紀古老生命演化的輝煌和滄桑,牛頓科學世界, 2006.8

周忠和,陡壁塌,我僥倖死裡逃生,文匯報,2006.10.07

周忠和,一個充滿誘惑的古老世界《動物世界的黎明》,科學時報,2006 (pdf)

周忠和,2005. 解析三個為什麼,化石,2005

周忠和,汪筱林, 地質年譜中的“宙”、“代”、“紀”和“世”。光明日報,2004.12.03

周忠和,2004. 熱河生物群—探索中生代生命演化的世界級化石寶庫。科學技術與工程,2004,4:140-151

周忠和,2003.中國鳥類的早期進化. 科學(日本),73(6):665

周忠和,熱河生物群漫談,大自然,2002.5

周忠和、徐星、張福成,遼西:20世紀最驚人的古生物發現--熱河生物群鳥類和長羽毛恐龍的故事,牛頓科學世界,6

周忠和,中生代的化石寶庫-遼西四合屯熱河生物群揭密,科學月刊,台灣,2001.6

周忠和,鳥類起源與演化百問百答(上),化石,2:29-36。

周忠和,鳥類起源與演化百問百答(下),化石,3:24-25。

周忠和,鳥是否為恐龍的後裔?化石,1:18-19。

周忠和,中國最早鳥類的不斷發現令世界之驚訝,化石,3:14-15

周忠和,始祖鳥的羽毛是偽造的嗎?化石,2:9-11

周忠和,誰是最早的鳥?化石,3:4-6

周忠和,始祖鳥會飛嗎? 化石,4:6-7

周忠和,鳥類古老家族的新發現,百科知識,9: 52-53.

•科研項目&成果獎勵

截至2017年,周忠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等多個項目,並獲得多項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國家自然科學獎 。

科研項目

項目名稱項目來源
熱河生物群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基金(延續)
熱河生物群與白堊紀陸地生物多樣性的形成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第5課題)
熱河生物群與現代生態系統的出現中瑞合作項目
熱河生物群的起源、輻射和地質環境背景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
反鳥類的系統發育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co-PI)
鳥類的起源與熱河生物群的輻射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第6課題)
中國中生代鳥類化石與鳥類起源和早期演化的綜合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
中國中生代鳥類的研究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
四億年以來中國陸地生物群演變及其與環境的關係(2012-2017)973項目

成果獎勵

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來源
1999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排名第二
2000年遼西中生代華夏鳥類群和孔子鳥類群及鳥類的早期演化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二
2003年中國科學院傑出科學成就獎,排名第一
2007年熱河脊椎動物群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人才培養

•科研態度

周忠和認為:做科研應當出於興趣和愛好,如果科學家有潛力,願意做某個方向,無論十年二十年都應堅持下去,國家也應支持,讓很多人逐漸達到可以拿諾貝爾獎的水平,但與拿諾貝爾獎相比,更重要的是中國科技水平的整體提升。周忠和希望能淡化“衝擊諾貝爾獎”的提法,一者很多學科沒有諾貝爾獎,二者做科研不應有急功近利的心態。中國基礎研究荒廢了幾十年,現在迎頭趕上,特別需要積累,需要長期潛心去做,不能拔苗助長。科研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需要鼓勵很多人去冒險、探索,國家應積極營造比較公平的學術生態環境,讓科研回歸本質。周忠和希望科學評價能回歸科學共同體,逐步擺脫行政化約束,也希望社會能對基礎科學研究的意義有更多認識,不要過於急功近利,讓科研人員受到應有的信任與尊嚴,覺得做基礎研究是體面的、驕傲的工作 。

•團隊建設

1999年周忠和回國後擔任遼西熱河生物群研究課題組負責人,他領導的課題組聚集起了一群年輕學者,如被國外媒體譽為“最有前途的新一代古生物學家之一”的徐星 ,研究哺乳動物的王元青、胡耀明,專攻蜥蜴和兩棲類的王原,學習現代鳥類出身的張福成,學習地質出身的汪筱林等 。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來源
1995年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二等獎
2003年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二等獎
2006年第九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10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3年國家“萬人計畫”首批傑出人才
2014年第五屆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榮譽稱號
2015年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15年巴西科學院通訊院士
2016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來源
2010年-2014年國際古生物協會副主席
2014年-2018年國際古生物協會主席
2016年12月-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第七屆)
2018年3月-2023年3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委
南京大學兼職教授
中國科學院大學兼職教授
《科學通報》特邀編輯
《古生物學報》編委會副主任
《古脊椎動物學報》編委
《地球科學進展》編委
《National Science Review》副主編
《Zoologica Scripta》編委
《Palaeoworld》編委

人物評價

周忠和研究發表了20多種早白堊世發現的新的鳥類化石,在脊椎動物的進化,特別是早期鳥類的系統發育、分異輻射、飛行進化、功能形態、胚胎髮育和生態習性的分異等方面取得了若干突出的發現和成果,推動了中國在中生代鳥類研究領域的工作,並使得中國逐漸成為國際該領域最重要的地區之一,此外還在熱河生物群的綜合研究等方面有較大貢獻 。 (中國科學院評)

周忠和的發現帶動了隨後發生的鳥類進化歷史上最為重要的突破 。 (美國古鳥類學家Alan Feduccia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撰寫評論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