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擊鼓亡身

周宅豐、鎬①,近戎人②。 戎寇嘗至,幽王擊鼓,諸侯之兵皆至。 至於後,戎寇真至,幽王擊鼓,諸侯兵不至。

【原文】
周宅豐、鎬①,近戎人②。幽王與諸侯約:為高堡於王路,置鼓其上,遠近相聞,即③戎寇至,傳鼓相告,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嘗至,幽王擊鼓,諸侯之兵皆至。褒姒視之大說④,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數擊鼓。諸侯兵數至而無寇。至於後,戎寇真至,幽王擊鼓,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於驪山⑤之下,為天下笑。
【注釋】①周宅酆、鎬(hào):西周的都城在豐、鎬一帶(今陝西長安縣內)。宅:居住,這裡是“定都” 的意思。②戎: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③即:如果。④褒姒:周幽王的寵妃,後立為皇后。說:通“悅”高興。⑤驪山(lí):今陝西臨潼東。
【譯文】周朝定都酆、鎬,接近西戎人。周王與諸侯約定,在官道上修建碉堡,在上邊擺放戰鼓,(鼓響的時候)遠近都能聽到,假使戎人來到,擊鼓相告,諸侯的兵馬都來救天子。戎人曾經來到,幽王擊鼓,諸侯的兵馬全都來到,褒姒非常高興,笑了起來。幽王想讓褒姒笑,於是幾次擊鼓,諸侯的兵馬幾次來到而沒有見到戎人。到了後來,戎人真的到了,幽王擊鼓,諸侯的兵馬沒有到來,幽王死在驪山之下,被天下人恥笑。
【擴展】“幽王”及其他。周朝分西周與東周兩個時期,周幽王是西周的末代君主。姓姬,名宮涅,因為生前昏庸,死後被謚為“幽”,故稱周幽王。古代君主死後,都要根據他生前的業績行事、品德好惡給他一個諡號。如周朝開國君主姬昌,治國有功,故謚為“文”,也稱周文王。又姬發,因滅商朝,武功卓著,故謚為“武”,世稱周武王。又,隋朝楊堅,因生前殘酷暴虐又陰險,故死後謚為“煬”,世稱隋煬帝。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為 ②嘗 ③乃
2、選擇:“即戎寇至”中的“即”,解釋為 ①如果②立刻③靠近④不幸
3、翻譯:①因數擊鼓 ;②為天下笑
4、理解:周幽王的過錯是
答案:1.①築②曾③便
2. ①如果
3.①於是多次擊鼓②被天下人嘲笑。
4.失信於諸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