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守備有功
周尚文幼年讀書,粗曉大義。有謀略,精騎射。十六歲時襲職指揮同知,因屢次出塞作戰有功,升任指揮使。
正德五年(1510年),安化王朱寘鐇反叛時,周尚文守衛黃河渡口,擒獲叛軍丁廣等,被眾人推舉負責衛事。其後率軍相繼討平關內回亂。御史劉天和因彈劾中貴廖堂獲罪。周尚文也被牽連,遭下獄拷打,被逼招供劉天和罪行,周尚文始終不承認劉天和有罪,很久後才獲釋。不久,守備階州(屬甘肅省)。因設計擒獲反叛的番族,升為都指揮僉事,充任甘肅游擊將軍。
嘉靖元年(1522年),改任寧夏參將。不久後進官都指揮同知,並擔任升涼州(治今武威縣)副總兵。一次,御史在莊浪巡視部屬,突然遭遇敵軍入侵。周尚文一面派人保護御史,一面率軍射擊,敵軍這才引退。他曾經出塞追擊敵軍,卻反遭優勢敵軍包圍。當時明軍才抵達半數,周尚文的部將都感到恐懼。周尚文於是從容下馬解鞍,於崖邊力戰,雙方死傷相同。適逢周尚文的部將丁杲率軍來援,敵軍才退去。此役,周尚文身受重傷,於是向朝廷告歸。不久後,被起復原職。韃靼吉囊數次踏冰入侵,周尚文築邊牆一百二十里,並以水澆灌,敵軍因冰滑無法登上城牆,冰化時令士卒用長竿鐵鉤守在城牆上,鉤殺渡河來犯者。
嘉靖九年(1530年),周尚文被升為都督僉事,充任寧夏總兵官。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王瓊督陝西三邊軍務,主修邊牆,周尚文親自監工。他還疏浚水渠,開墾屯田,使得當地軍民受益不淺。不久,韃靼劫掠西海(屬青海省),途徑寧夏。巡撫楊志學建議發兵作戰,周尚文不同意,被劾免職。許久後,被起用為山西副總兵。
力破吉囊
嘉靖十六年(1537年),吉囊率四萬騎兵從偏頭關(今山西偏頭西北)向岢嵐來犯,周尚文與其子周君佐轉戰三百里,將其擊退。此役,周尚文父子均受重傷,獲朝廷獎賜銀幣。不久,以總兵官鎮延綏(治今陝西榆林)。韃靼進犯紅山墩,周尚文力戰將其擊敗,再獲朝廷賞賜。
嘉靖十九年(1540年)三月,吉囊擾延綏,大肆搶掠清平堡而退,周尚文被牽連奪去俸祿。周尚文優於將略,但恃才而傲,常與文官相爭。文官又常壓制他,雙方關係因而更加惡化。巡撫賈啟彈劾周尚文“老悖”,兵部請將其調至甘肅。世宗不同意,將賈啟與周尚文的俸祿一併奪去。巡按張光祖稱二人一定不能共處,世宗這才將周尚文革職,並將賈啟貶官。九月,吉囊擾固原,劉天和當時已擔任三邊總督,召周尚文前來,激其立功。適逢陝西總兵官魏時與吉囊於黑水苑(今寧夏固原北)交鋒,周尚文盡出精銳,與魏時兩面夾擊,大敗韃靼軍。此役,吉囊幼子十王陣亡,明軍共斬首一百三十餘級。不久,升周尚文為都督同知。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周尚文被推薦為東官廳聽征總兵官兼僉事後府都事。當時嚴嵩為禮部尚書,其子嚴世蕃官後府都事,驕橫無常。周尚文當面叱責他,並將上疏彈劾,經嚴嵩道歉才作罷。嚴嵩將嚴世蕃調至別部,以避開周尚文,嚴氏父子自此對他恨之入骨,百般尋釁。同年秋,周尚文以總兵官職鎮守大同。周尚文到任後,請求增加軍餉及馬匹。兵部認為周尚文所請過多,他正受詔書責備時,又與巡撫趙錦不和,周尚文便一再要求告老,朝廷不許,二人每日都互相詆毀。御史王三聘請求將周尚文調離大同,而朝廷以“大同敵沖,尚文假此避,不宜墮其奸謀”為由,反將趙錦調為甘肅巡撫。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韃靼俺答(吉囊之子)率數萬騎兵犯前衛(大同附近)。周尚文與之激戰於黑山,殺吉囊子滿汗歹,追至涼城,擊退了韃靼,斬獲頗多。周尚文晉升為右都督。不久後,韃靼又由宣府逼近北京近郊,出大同塞往北行軍。周尚文率軍邀擊,稍有俘獲。後來韃靼又大舉入侵,進犯鵓鴿谷,將要南下。周尚文率軍守備陽和,派多隊騎兵騷擾韃靼。韃靼退兵後,世宗降敕獎賞周尚文。
廣築邊牆
當時,總督翁萬達與周尚文商議修築長城,自宣府西陽和至大同開山口,長約二百多里,由周尚文帶領士卒完成。周尚文又增加了陽和以西至山西丫角口段,共四百餘里,修築敵台一千多個,開墾屯田四萬餘頃,增添守兵一萬三千多人。世宗嘉獎他的功勞,升其為左都督,加太子太保,蔭子世襲錦衣千戶。史稱“終明之世,總兵官加三公者,尚文一人而已”。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二月,周尚文奏稱陝西巡撫賈啟挾怨報復,當年曾劾奏他的三個兒子冒功升賞,在九年後仍唆使陝西按察司前來治罪,俱發戍邊。周尚文設問:“父子暌離異域,一旦遇警,臣以孤身當虜,誰為援者?”兵部指出其子因他事謫戍,實在與賈啟無關,世宗旨意中也同意功過應該分開。世宗批令周尚文之子照原罪發遣,但實際謫戍的僅有其二子周君佑,長子周君佐及三子周君仁仍留在周尚文身邊。
同年八月,俺答犯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指揮顧相以千餘騎迎敵,中伏,被圍於彌陀山茨林墩,周尚文聞警,督參將呂勇、游擊李梅等出邊增援,周君佐、周君仁各率所部馳援血戰,敵騎潰去,而顧相與指揮周奉、千戶呂愷等先已戰死。周尚文命官軍轉戰逐北,在野口遇伏,明軍早有戒備,殊死與戰,格殺其首領,俺答受重創引去。而尚文早在其歸路布下伏兵,斬獲甚眾。捷報傳來,世宗在核實後獎勵眾官,“尚文準以功贖,並貸其子君佐等三人所犯軍罪。”
曹家莊之戰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正月,周尚文偵知俺答正集結部伍,將由去秋的路線進犯宣府。翁萬達認為宣府總兵趙卿怯懦,疏請借調周尚文應敵。至二月中旬,俺答果以數萬騎侵犯滴水崖,指揮董陽、江瀚、唐臣、張淮等俱戰死,遂大舉南下,駐隆慶石河營,游騎四出。宣府游擊王鑰、大同游擊袁接戰於隆慶州橋南,一番廝殺,俺答移營南向。周尚文提大同兵萬騎趕到,南路參將田琦率兵千餘前來會合,與俺答主力遇於曹家莊,一場惡戰立刻展開。雙方近身相搏,鏖戰了整整一天,仍是相持未決。夜晚,周尚文令死士襲擾敵營,使不得停息。
次日,明軍接著殊死拼殺,“斬酋首四,搴其旗”,俺答為之氣沮。這時翁萬達督援兵趕來,順風鼓譟揚塵,以為疑兵之計,俺答驚恐,遂結營東遁。宣府新任總兵趙國忠聞警馳出關,至大滹沱邀擊敵軍,斬獲甚多,又與尚文等分道追殺,俺答潰不成軍,扶傷馱屍,狼狽夜遁。
捷報傳來,京師振奮。兵部題復:“虜近鷙甚,小入則小利,大入則大利,邊民受其荼毒,我兵積怯,已成不振。今茲諸將能挫敗其鋒,使之狼狽出奔,蓋數年所未見,所宜略過論功,用作敢戰之氣,風示諸鎮。”世宗心情頗為愉悅,以周尚文以首功,加太保兼太子太傅,賞銀五十兩、紵絲六表里。周尚文上疏為將士請功,“諸將士奮不顧身,三戰三捷,即所摧敗,前此無聞”,請求辭去升賞,建議世宗獎勵英勇殺敵的將士。世宗諭令兵部從速議定賞格。
卒遭構陷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五月,周尚文去世,享年七十五歲。
周尚文一生清廉、儉樸、善於用兵,愛護士卒。為此,部下都願意出死力作戰。同時,對敵情了如指掌,因而能屢戰屢勝,威名很高。嚴嵩父子對他百般排斥,讒言中傷,因周尚文武藝高超,戰功卓著,世宗要依賴他防守邊陲,讒言未成功。及至去世後,又因嚴嵩之故,朝廷不予恤典。給事中沈束上疏為周尚文鳴不平,嚴嵩故意激怒世宗,使沈束禁錮在監獄達十八年之久。
隆慶元年(1567年)四月,明穆宗朱載垕追贈周尚文為太傅,諡號“武襄”,賜祭九壇。
人物評價
翟鑾:臣歷九邊,驍將固多,若廉勇嚴明、與士卒同甘苦者,周尚文(闕)最,臣薦疏中備陳之,但尚文軍法過嚴耳。
許成名:迄今尚文以老將籌邊,奇功懋著,特膺上賞,公(翟鑾)之言驗矣。
沈束:①尚文為將,忠義自許。曹家莊之役,奇功也。②尚文忠勇素著,國之長城,其死也,邊人亡不灑淚者。
徐階:尚文多謀,善騎射,讀書通大義。清約愛士,飲食同甘苦,能得士死力。善用間諜,悉知虜中委曲,故戰輒勝。自壬寅以後,虜數入宣大、山西無寧歲,邊將望風奔潰,所亡失不可勝計。惟尚文數當虜有功不敗,蓋亦近時名將也。然性伉傲,喜持人短長,以故幕府多不能堪。
趙貞吉:釋沈束之囚,以求直言;錄周尚文之功,以勵邊將,即虜可不戰而退。
李贄:余所見有俞大猷、戚繼光,所聞有周尚文、郭琥,皆具將才。
林燫:且夫武臣,固不可求備也。假如近年邊將,梁震貪而智於刼營、楊照傲而勇於赴敵、周尚文謾罵而仁於撫士,若以寸朽棄之,必欲求熟軟庸鄙之夫,使為干城。彼其屈首折腰於權要之前,重失富貴,不啻奴隸。而責之能運籌制勝,免胄捐生,豈有是理乎!
何喬遠:尚文多謀,善騎射,讀史通大義,清約愛士,能得士死力,善用間諜,悉知虜委曲,自壬寅以後,虜數入宣大,山西無寧歲,邊將望風奔潰,所亡失不可勝計,惟尚文數當虜有功,然性抗傲,善持人短長,以故幕府多不能堪。
朱國楨:太傅短小精悍,坐而竦身,兩足跨坐屋樑以為常。乃議者謂太傅武藝雖非所長,練兵亦有可取。蓋阿分宜(嚴嵩)之指欲彈治,而北方正賴其力。又恐搖動軍心,生他變也。
張岱:周武襄以暇整得功,都不為幕府所喜,而終於功多賞薄,則知拜將封侯之不在疆場而在帷幄也亦明矣。然其奇功偉伐,一言之趙文肅,再言之沈梅岡,則是武襄之功績,不載之鐘鼎旂常,而反載之賢士大夫之口,其所得為熟多哉!
查繼佐:能犯分宜子世蕃,何難吉囊子滿罕!給事中沈束代為靖恤,亦號飛將軍。
張廷玉:嗚呼,明至中葉,曷嘗無邊材哉!如馬永、梁震、周尚文、沈希儀之徒,出奇制勝,得士卒死力,雖古名將何以加焉?然功高賞薄,起蹶靡常。此無異故,其抗懷奮激,無以結歡在朝柄政重人,宜其齟齬不相入也。
親屬成員
輩分 | 關係 | 姓名 | 簡介 |
子輩 | 長子 | 周君佐 | 常隨周尚文征戰。 |
次子 | 周君佑 | 常隨周尚文征戰。 | |
三子 | 周君仁 | 常隨周尚文征戰。 |
表格參考資料:
史料記載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三百四十八》
《名山藏·卷七十九》
《罪惟錄·卷十九·武略諸臣列傳》
《明史·卷二百十一·列傳第九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