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縣靈鷲寺

寺”。 井、走廊等處牆壁,歷時二代人。

周寧縣靈鷲寺
靈鷲寺,位於浦源鎮龍住院,據南莊、龍住院吳氏宗譜和《周墩區志》記載及民間傳說,興寺過程是這樣的:
官任北宋統兵大使的吳仁部,弘揚吳氏開姓始祖泰伯“至德、謙讓、進取、開拓”精神,於宋太平興國元年(976)攜眷從浙江慶元縣徙遷寧德縣青田鄉東洋裏白岩嶺兜(即今周寧縣龍住院)拓居,興置田地產業,同時設立奉禮神堂(即是後來靈鷲寺的始紀年)。七年後,即太平興國8年(983)正月十五日,有兩位僧人來家化緣,言求仁部舍讓田地產業供作佛地,當即被婉拒。當夜天降大雪,翌晨忽見兩僧人臥睡屋前小山上,並有一隻大鷲鳥展翅覆蓋身上,霧氣翻騰,覺得稀奇,遂將二僧召入家中問及然由?僧曰:釋名慈濟、慈慧,來自天竺,尋募春他供作佛家道場。仁部沉思片刻,問他要多少地?僧曰,只須在早餐之前讓我挖稻根,能挖多少你送多少。仁部認為僅在煮早飯之間,時間短促,挖不少多少稻根,爽快地允諾他。等到叫吃早飯時,所有田地稻根全被挖光。仁部驚愕曰:你把我田產都拿去了,我到哪裡居住?僧曰:我把錫杖舞到何方,你就到那裡興居。北宋雍熙元年(984),正月十八日,仁部將屋宅、田地、山場概捨僧人營造佛寺,取名曰:“靈鷲寺”。所捨產業具列石碑立於寺前。雍熙二年(985)十月初三日,仁部與二僧設齋告盟,蘭桂結拜,仁部釋名慈仁,攜眷搬遷告別,先至當頭(今端源)駐馬,未幾,卜遷東洋雙峰下曰懦源(今吳山底)。宋端拱二年(989),尋見慈濟杖濺落南源山腳龍井眼,十月初八日,攜眷從儒源再遷南源(今南莊)置宇興居。
慈濟、慈慧二僧落腳靈鷲後,隨即在仁部原神堂處大興土木構建“三寶佛堂”,坐北朝南,闊15米,深11米,高8米,單層結構,屋脊翹角,正座塑三寶佛,兩傍神龕塑十八羅漢。隨著香火的興旺,寺田的增多,據《周墩區志》和吳氏宗譜載,有寺田二頃(註:公頃或市頃不清)八十一畝九分。每年重陽節,寺僧邀請佃戶吃重陽午餐,俗稱“冬福”。明萬曆18年(1590)被舒令應元清出和尚洋並壽寧亥窯(當時割制)等處檀越田31畝7分7厘8毫申允召佃充餉。光緒三年(1877),戒僧宿緣復建左傍靜舍,寬4.5米,深11米,中祀慈濟老佛,相傳禱祈時雨屢著靈應。
清光緒年間,在僧人佛開的主持和周圍檀越的支持,續建規模較大的前庵,稱“大雄寶殿”,坐西向東,闊30米,深15米,高7.8米,三扇透房,穿斗式木質結構,屋脊翹角,中廳寬15米為“大雄寶殿”,左右神龕塑十八羅漢。兩邊各寬7.5米為二層樓結構,樓下設客廳、齋堂,樓上設書房、睡房。大殿門前橫廊下的中間走廊左右各建有寬5米,深15米相對稱的廊樓,牆璧用50×70公分的雕刻石砌造,神龕塑廿四位諸仙。走廊路口建有小樓塑彌勒和韋陀。大門口立塊“寺銘記”石碑。底庵、前庵大門處各砌座塔型化錢爐。底庵右圍牆邊建有馬廄,置餵馬石槽,寺郊猴留岔墩辟有三華里長的跑馬路至東岩。前庵左圍牆角設口大水井,牆內井眼供僧侶提水使用,牆外井眼供村民提水飲用。整個佛寺圍牆內面積約達2500平方米,整體構建端尊肅穆,雄偉壯觀。www.xtfj.org
相傳建寺期間,有位從浙江泰順來的石匠,18歲隨師傅到寺雕刻吉祥人物、花草、禽獸等50×70公分的上百塊雕石裝嵌天井、走廊等處牆壁,歷時二代人。寺大門前有500米長的人行路用石板材鋪砌。1982年,村民建水尾奶娘宮時,留存少數明代雕刻的景物塊石砌造於牆坐。在寺左邊稱庫塆的山地,有用2米左右長的石板材建造的地下銀庫三座,庫室寬1.3米,深3米,高2.7米,早已無銀。解放後,村民建房時石板材被利用於砌造天井。在庫塆和水尾墩建有兩座僧侶墳塔,庫塆的一座於1987年被拆除,在水尾墩一座仍留存,已遭窺探。
到1962年,寺被拆除,木料被利用於建設龍住院初級國小校和三個生產隊倉庫。
作者:吳鳳山
摘自政協周寧文史資料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