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婉京

周婉京

周婉京,筆名周刺,青年作家。1990年12月生於北京,久居香港。

基本信息

周婉京,筆名周刺,青年作家。1990年12月生於北京,久居香港

周婉京周婉京

也是一位遊走列國的文字工作者,曾在香港與北京的電視台任編導,在報章任記者。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電影藝術學士(一等榮譽),香港中文大學視覺文化研究碩士(優秀學生嘉許)。自2009年起從事電影劇本創作及藝術評論。大學時期是香港金像獎導演譚家明的學生,畢業作品為5萬字長篇電影劇本《寨》,曾與團隊拍攝微電影《重演》、《川子》、《Eveline》等。2012年獲得香港城市文學獎,同年獲香港特區政府才藝發展獎。現任香港《大公報》收藏版主編,台灣《典藏‧今藝術》特約作者,中央美術學院藝訊網特約撰稿人。著有書籍《一個人的歐洲》。

人物經歷

1990年出生於北京海淀區解放軍總醫院。
周婉京周婉京

2006年入讀北京第十二中。
2008創作紀錄片《我城市的奧運》獲得瑞士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授予的全球奧運影片徵集三等獎,並獲博物館收藏。
2009年編寫的話劇《喚醒愛》獲北京學生藝術節二等獎。
2009年考入香港城市大學,為了實現拍攝電影的夢想入讀創意媒體學院,2010年被選入電影藝術系,主攻編劇及美術指導方向。
2012年以《我們的精神和家園,誰來負責——電影評論之於<鋼的琴>鑄造的“不鏽鋼”時代》獲得香港城市文學獎文化及藝術評論組獎。
2012年以學系第一的成績前往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電影系交換,研究重點是國際電影和區域電影。
2013年為創作劇本《寨》幾度前往湖南湘西鳳凰考察,將考察的過程以影像、散文詩的形式寫成文集《日照白溧》。
2013年擔任學校宿舍學者(HallScholar),獲得獎學金同時幫助宿監、香港知名作家馬家輝完成宿舍的藝術設計工作。
2013年6月9日,擔任香港電台《文化超現代》節目嘉賓,以年輕藝術家身份與馬家輝、鄭培凱對談影像藝術學習之路。
2013年以學系第一的成績畢業於創意媒體學院,同年獲得香港特區政府才藝發展獎。後進入香港中文大學視覺文化研究系攻讀碩士,以優秀學生嘉許成績畢業。
2015年年底出版《一個人的歐洲》。

個人評論作品

《常沙娜談兩代人的敦煌情》——《大公報》(2015年3月5日)
(轉載於清華大學新聞網)
《仇國仕憶祖父仇焱之》——《大公報》(2015年4月1日)
《中國當代藝術進軍蓬皮杜》——《大公報》(2015年8月19日)
(轉載於新浪收藏)
《媒材上的跨度,記憶上的承接——淺析馮夢波藝術作品中的“光韻”》——中央美術學院藝訊網
《從巴塞爾藝術展看:藝術家與市場相距多遠?》——中央美術學院藝訊網

個人作品特點

(2015年12月12日—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現正推出由青年作家周婉京著寫的首部旅遊文學書籍《一個人的歐洲》(英文名:OneFlaneur's

《一個人的歐洲》《一個人的歐洲》

Europe):從一個從事藝術評論的“九〇後”留學生出發,圍繞藝術和旅行之於人生的意義進行循循探索,以美學方式游遍歐洲十二國。本書總計約10萬
字,為作者歷時兩年的創作。

《一個人的歐洲》適合所有年齡的讀者。故事主人翁是一個二十多歲留學至瑞典斯德哥爾摩的中國女孩。作者以私人化的視角,藉助旅行為載體,將生命里的一段真誠與讀者分享。生活經歷,藝術思維,人文情懷都在其中,用文字與鏡頭打造一個她獨有的歐羅巴王國。

茅盾文學獎得主周大新在為此書所作的序中,稱讚周婉京在文字操作上頗有點兒功夫。在這本書里,她寫人,生動;寫景,逼真;寫物,有形。但她並沒有滿足於走路看新鮮,而是邊走邊思考,在遊走的過程中獲得關於自然、歷史、藝術等問題的新見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