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52.6畝(水田144.6畝,旱地108畝),人均耕地2.04畝,主要種植種烤菸、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425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8畝,主要種植核桃、梨、桉樹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8畝;草地3畝;荒山荒地7畝,其它面積149.4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有33戶通電和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戶(分別占總數的100%和6.25%);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機車2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6戶;建有小水窖2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5畝,有效灌溉率為59.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5畝。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32戶均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0.9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8.14萬元,占總收入的54%;畜牧業收入13.74萬元,占總收入的26.6%(年內出欄肉豬182頭,肉牛21頭,肉羊60頭,雞461隻);林業收入1.35萬元,占總收入的3%;第二、三產業收入3.08萬元,占總收入的6.2%;工資性收入3.57萬元,占總收入的7%。
農民人均純收入209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5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7人,占勞動力的38.46%,在省內務工11人,到省外務工17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姚安縣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9.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6.1%。該村發展核桃、板栗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畜牧業。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33戶,共鄉村人口130人,其中男性71人,女性59人。其中農業人口124人,勞動力67人。該村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51人,彝族79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3人,占人口總數的10.48%;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4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4人,五保戶1戶;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大河口鄉衛生院,距離鄉衛生院5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1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於漣水完小,中學生就讀於深刻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公里,距離中學5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人,其中小學生11人,中學生7人。
村務公開
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3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0.3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村民會議方式公開。
村民代表會議制度
一、村民代表會議必須向村民負責,在村民會議閉會期間,由村委會辦理村民會議授權的事項。
二、村民代表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每屆任期三年。村民代表要具有一定的政治覺悟和參政、議政能力,堅持原則,熱愛集體,關心民眾,辦事公道。
三、村民代表會議每年召開一次,參加人員由村民代表、村黨支部委員、村委會委員,村民小組長和本轄區內的上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組成,上述參會人員都有參議權。
四、議事內容:
1、審議本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規劃落實情況;審議下一年度的發展計畫。
2、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項。
3、本村享受誤工補貼的人數和標準。
4、本村興辦各項公益事業需要村民負擔的事項。
5、本村集體經濟收入的使用情況。
6、本村土地承包、宅基地使用,重要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集體經濟項目承包的方案等。
五、議事原則:村民代表在議事過程中,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對所議的內容及作出的決定不得與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相牴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