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天台

告天台

告天台是蘭溪南陽趙氏後裔於明隆慶年間,由裔孫、曾任雷州同知的趙佑卿為紀念北宋名臣趙抃而建,位於天福山側,台高九米,有階四十四級,四面環廊,上築殿閣、飛檐斗拱、雄偉壯觀,歷經風雨侵襲仍巍然屹立,是蘭谿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告天台簡介

告天台告天台

蘭谿市區古城最高處天福出,其南巔有一座面西偏南廟祠,即告天台,又名“望衢亭”,為明代隆慶年間趙氏後裔為紀念其遠祖趙抃所建。告天台高9米,四周用紅條石壘砌,三面環廊,44級台階迂迴而上,表石華橋及望柱上有浮雕和鏤空花卉紋飾。台上築三開間大殿一座,面積100平方米,飛檐斗拱,歇山頂,內部遞角梁結構,為南方明代典型建築之一。

人物簡歷

趙抃,字閱道,號清獻衡州人,為北宋著名文學家。景祐年間官殿中侍御史,清正剛直,為官清謙,舉賢不擇布衣,彈劾不畏權貴,人稱“鐵面御史”,遷參知政事。他每日朝政所做之事,到夜間必定衣冠齊整焚香告之於天。故其後裔在明代做蘭溪縣主簿時,於天福山興建廟祠,名為“告天台”。又因其面向衡州方向,故亦謂“望衢亭”。該亭於清鹹豐年間被毀,民國九年重修。

歌詠詩文

告天台殿閣,門前有明宏治十二年(1449)明孝宗御題以琴鶴兩字為首的柱聯:
琴聲寒日月,永留清白在人間。
鶴唳徹遙天,常使丹心通帝座。
這幅柱聯,啟迪了後人,對應了《辭海》中“一琴一鶴”的釋文,讓後人盡情地享用。

傳承意義

“一琴一鶴”,指的是宋趙抃“匹馬入蜀,以一琴一鶴自隨,常用以形容官吏的清廉”。趙抃更有官居殿中御史彈劾不避權貴之稱。卒後蘇軾作《神道碑》稱他“郭慎子之清,孟獻子之賢,鄭子產之惠,晉叔向之直”。宰相韓琦贊他為“世人標尺”。蘭谿市提升告天台公園,不僅可為市民提供一個更好的休閒之處,也意含讓後人走近千年的趙抃身邊,感受一堂為政清廉的教育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