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長文[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副教授]

呂長文[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副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呂長文,男,漢族,四川南充人。博士,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人物履歷

學習經歷

1997-2001:西南農業大學,農學學士

2001-2004:西南農業大學農學及生命科學學院;農學碩士

2006-2011: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農學博士

工作經歷

2004-現在: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5.2-2005.8、2009.2-2009.8、2012.6-2013.7: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借調工作

2010.11-2012.5: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借調工作

2013.8-現在:重慶市巴南區農業委員會掛職副主任

研究方向

1. 作物高產優質高效栽培理論與技術

2. 設施栽培與環境調控的理論與技術

3. 作物栽培生理

研究論文

1. 呂長文,趙勇,王季春,唐道彬. 馬鈴薯脫毒效果與剝離莖尖大小的關係. 南方農業(2013年全國馬鈴薯大會論文集),2013,S1:56-58

2. 吳正丹,張凱,王季春,呂長文. 馬鈴薯晚疫病抗性相關StRIN4基因的克隆及表達模式分析. 南方農業(2013年全國馬鈴薯大會論文集),2013,S1:51-55

3. 呂長文, 趙勇, 唐道彬, 王季春, 何鳳發, 張凱. 不同類型甘薯品種氮、鉀積累分配及其與產量性狀的關係.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2012, 18(2) :475-482

4. 呂長文,王季春,唐道彬,王三根, 趙勇, 李艷花. 甘薯塊根碳水化合物合成與積累動態特性研究. 中國糧油學報, 2011, 26(2):23-27

5. 呂長文,唐道彬,羅小敏,王季春. 甘薯乾物質測定方法研究. 江蘇農業科學, 2009,3:307-308

6. 呂長文,, 唐道彬,,王季春,,郭爽. “渝蘇303”甘薯高產栽培模式及其影響效應研究. 安徽農業科學, 2009, 37 ( 29) : 14092-14093 , 14106

7. 呂長文,羅蘭,唐道彬,王季春. 重慶市能源甘薯產業發展的建議與思考. 科學諮詢(決策管理), 2009, 7:16

8. 呂長文, 唐道彬, 王季春, 宋朝建. 甘薯模式化高產栽培技術研究. 作物雜誌, 2008, 2:60-62

9. 呂長文,唐道彬,秦忠群,王季春. GA和6-BA對霧培馬鈴薯內源激素與生長發育的影響,馬鈴薯產業與冬作農業(會議論文集),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6

10. 呂長文, 王季春, 唐道彬, 等. 馬鈴薯試管結薯的光周期誘導效應研究. 中國馬鈴薯,2004,18(2)

11. 呂長文, 王季春, 何慶學, 吳柏文. 誘導法與營養液配方對馬鈴薯試管結薯的影響,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4,26(1)

12. 呂長文, 王季春, 唐道彬, 等. 不同類型馬鈴薯離體結薯對光周期的反應,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4,26(增)

13. 楊林森, 唐道彬, 呂長文, 王季春, 劉群. 高澱粉甘薯0409-17 高產栽培模式研究.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 33(2):12-16

14. 劉偉, 王季春,高旭,唐道彬,呂長文,趙勇. 匍匐莖調控對霧培馬鈴薯生長的影響. 中國馬鈴薯, 2010, 24(6):341-344

15.王季春,呂長文, 唐道彬, 何鳳發, 蓋瓊輝. 馬鈴薯不同熱處理方式脫毒效果比較研究. 馬鈴薯產業:更高更快更強(馬鈴薯專委會年會會議論文),2008, 231-234

16. 丁凡,王季春,唐道彬,呂長文. 不同營養方式下霧培馬鈴薯對氮、磷、鉀的吸收、利用及分配規律.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 33(3):81-85

17. 王季春, 唐道彬, 呂長文, 何鳳發, 何慶學. 營養與株型調控對霧培馬鈴薯的結薯生理影響.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07, 15(3):104-107

主持科研項目和教學研究項目

1. 國家星火計畫重大項目:重慶市特色經濟作物產業化技術集成與示範(2012GA811002);2012-2014

2. 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水分脅迫下甘薯/玉米套作群體應激回響的分子機制與產量品質影響機理研究(cstc2012jjB80009),2012-2015

3. 重慶市育種攻關:專用型馬鈴薯新材料創製與新品種選育(cstc2012ggB80006),2012-2015

4 重慶市軟科學項目:重慶市涉農科技企業研發需求戰略研究(cstc2012cx-rkxAX0001),2013-2014

5. 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甘薯澱粉積累的生理機理與調控(CSTC,2007BB0330),2007-2009

6. 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不同類型甘薯澱粉遺傳及合成酶活性差異聚類(CSTC,2009BB5295),2009-2011

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馬鈴薯新材料創製方法研究與特異性狀的分子鑑定(XDJK2013B006),2013-2015

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甘薯遺傳連鎖圖譜構建和澱粉含量QTL定位,2009-2011

成果與獎勵

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馬鈴薯霧培結薯機理研究與最佳化快繁技術的套用;排名 第三;2010年4月

甘薯新品種:渝薯2號;2008年3月,鑑定編號:渝品審鑒2008007;排名 第三

甘薯新品種:渝薯33;2008年3月,鑑定編號:渝品審鑒2008009;排名 第三

甘薯新品種:渝薯4號;2012年4月,鑑定編號:渝品審鑒2012003;排名 第三

甘薯新品種:渝薯6號;2012年4月,鑑定編號:渝品審鑒2012004;排名 第三

大豆新品種:西豆7號;2007年2月,審定編號:渝品審鑒2007001;排名 第四

大豆新品種:西豆8號;2008年10月,審定編號:渝品審鑒2008001;排名 第三

國家級規劃教材:《農學概論》, 參編,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8年8月

中國旱區農業; 參編;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7月

甘蔗栽培100問; 獨著;貴州民族出版社;2009年11月

我國涉農重點產業技術創新研究報告; 執行主編;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11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