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吳肇光,男,外科學家,我國外科基礎理論研究的先驅之一,現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外科教授,博士生導師。歷任中國生物材料和人工器官學會理事,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器官移植專題委員會委員,中國外科年鑑編委會委員,上海科學技術委員會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營養學會理事,中華外科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外科學會副主委等職。兼任《國際胰腺病雜誌》、《中華醫學雜誌》等10餘部中外專業學術期刊編委。對普外科領域各類疾病,包括肝臟外科和血管外科疾病的診治研究有深厚造詣。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主編《實用外科學》、《血管外科手術圖譜》,參與編寫學術專著10餘部。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近10項
從業經歷
1956年從美國回國從事醫學事業,1958年在國內率先開展規則性肝切除、乳癌超根治術、全盆腔臟器清掃術、迷走神經切斷術等手術。他也是我國外科基礎理論研究的先驅之一,在外科營養、休克和重症監護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詣。1980年,由他主持實施了世界上首例微囊化同種胎兒胰島移植,研究成果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平。晚年,他悉心指導研究生,為發展中國的醫學事業嘔心瀝血,是受廣大民眾和醫學界尊重的醫學家。
個人履歷
1925年5月30日 出生於北平。
1943年~1949年 上海醫學院六年制本科。
1949年~1954年 新澤西州醫學中心住院醫師。
1954年~1955年 新澤西州醫學中心總住院醫師。
1955年~1956年 新澤西州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1957年~1964年 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中山醫院外科主治醫師。
1964年~1978年 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中山醫院外科副主任。
1978年~1982年 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中山醫院外科主任,副教授。
1982年 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中山醫院外科教授。
1984年 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中山醫院外科博士生導師。
人物生平
吳肇光,1925年出生於當時北平市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曾就讀於青島江蘇路國小,後因戰亂進入香港的中學學習,1941年人香港大學學習,1942年進入上海聖約翰大學。1943年進入上海醫學院學習臨床醫學,立志醫學救國。1949畢業後赴美國新澤西州一些醫院及醫學中心進一步學習和工作,在美國期間吳肇光始終牢記自己是中國人,他有一個堅定的信念,總有一天要返回祖國,把自己的醫學知識貢獻給祖國和人民。1956年底,儘管那時他已是新澤西州醫學中心的外科主治醫師,有了洋房、汽車和舒適的生活,但祖國和人民的召喚使他放棄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攜愛人毅然返回祖國。
回國後,他在原上海第一醫學院中山醫院外科工作。那時中國的醫學事業雖較解放前已有很大發展,但較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吳肇光教授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急切地把自己在國外學到的醫學知識貢獻給人民。在很短的時間內開展了多項高難度手術,迅速縮短了中國外科技術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正當他意氣風發,準備為祖國的醫學事業作更多的貢獻時,“文化大革命”發生了。“文化大革命”中,他被錯誤地打成“反動學術權威”和“特嫌”受到批判,並被下放到農村勞動,但他從未喪失對黨和祖國的堅定信念。粉碎“四人幫”後,吳肇光又回到了他摯愛的工作崗位上,煥發了青春。他先後主持了靜脈營養、創傷和重症監護、胰島移植等多項課題的研究,參與編寫了大量的教科書和外科專著。
吳肇光1981年加入中國致公黨,曾任致公黨中央委員,上海市副主委,主委。他還歷任第五,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屆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在學術領域,他曾先後擔任國際外科學會會員,國際胰腺病學會會員,中國生物材料和人工器官學會理事,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器官移植專題委員會委員,中國外科年鑑編委會委員,上海科學技術委員會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生化學會會員,中國營養學會會員、理事,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外科學會副主委,國際胰腺病雜誌編委等職。
吳肇光,中國普通外科很多新手術的開拓者。他具有高超的手術技能,並以其精湛的醫術蜚聲海內外。從1958年開始從事肝臟和人工肝研究,在國內率先進行規則性肝葉切除術,由他實施手術的肝癌患者曾創造了國內外生存期最長的記錄,術後生存率已超過40年。在國內,他除了首先施行規則性肝葉切除術外,還較早地開展了乳癌超根治術,全盆腔臟器清掃術,結腸代食道術,迷走神經切斷術,腸系膜上靜脈下腔靜脈吻合術等。
科學成就
吳肇光,中國外科基礎理論研究的先驅之一。對外科基礎理論有很深的造詣,他特別注重外科基礎理論的研究,從20世紀50年代起主持並從事外科營養,監護和休克機制的研究,被譽為中國南北兩位開展外科營養,休克監護的先驅之一。他主持研究的“犬感染性休克的自然過程”課題於1982年獲衛生部科技成果二等獎,Ⅱ-胺基酸注射液-833”於1984年獲上海市三等獎。由吳教授主持治療的一例全小腸切除的患者依靠腸外營養至今生存達16年,並於10年前成功妊娠分娩,治療水平居國際領先。他所主持的生物人工肝研究曾獲1980年國家醫藥局三等獎。“靜脈營養”研究課題分別獲1994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和1996年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80年開始,吳肇光教授率先在國內開展生物人工胰的研究,研究目標直指威脅人類健康的頑症——糖尿病,在他的指導下,上海中山醫院實施了國內第一例微囊化大鼠胰島移植,世界上第一例微囊化同種胎兒胰島移植,研究成果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高等教育委員會基金的資助。
吳肇光教授著述頗豐。20世紀60年代,他參與編寫了《外科學》、《腹部外科手術學》等教科書;粉碎“四人幫”後,為儘快把失去的時間補回來,儘快提高臨床醫師的水平,他先後參加編寫了《外科手冊》、《營養與創傷骨科》、《實用急診外科學》、《醫學百科全書》等書,並在國內外醫學雜誌上發表了幾十篇文章。此外他還主持翻譯出版了《重症監護治療》、《外科營養》和《克氏外科學》等書。
吳肇光教授已邁入古稀之年,但他依然精神精神矍鑠,工作在臨床第一線,為廣大人民民眾奉獻著他的光和熱。
吳肇光1981年加入中國致公黨,曾任致公黨中央委員,上海市副主委,主委。他還歷任第五,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屆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在學術領域,他曾先後擔任國際外科學會會員,國際胰腺病學會會員,中國生物材料和人工器官學會理事,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器官移植專題委員會委員,中國外科年鑑編委會委員,上海科學技術委員會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生化學會會員,中國營養學會會員、理事,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外科學會副主委,國際胰腺病雜誌編委等職。
吳肇光,中國普通外科很多新手術的開拓者。他具有高超的手術技能,並以其精湛的醫術蜚聲海內外。從1958年開始從事肝臟和人工肝研究,在國內率先進行規則性肝葉切除術,由他實施手術的肝癌患者曾創造了國內外生存期最長的記錄,術後生存率已超過40年。在國內,他除了首先施行規則性肝葉切除術外,還較早地開展了乳癌超根治術,全盆腔臟器清掃術,結腸代食道術,迷走神經切斷術,腸系膜上靜脈下腔靜脈吻合術等。
吳肇光,中國外科基礎理論研究的先驅之一。對外科基礎理論有很深的造詣,他特別注重外科基礎理論的研究,從20世紀50年代起主持並從事外科營養,監護和休克機制的研究,被譽為中國南北兩位開展外科營養,休克監護的先驅之一。他主持研究的“犬感染性休克的自然過程”課題於1982年獲衛生部科技成果二等獎,Ⅱ-胺基酸注射液-833”於1984年獲上海市三等獎。由吳教授主持治療的一例全小腸切除的患者依靠腸外營養至今生存達16年,並於10年前成功妊娠分娩,治療水平居國際領先。他所主持的生物人工肝研究曾獲1980年國家醫藥局三等獎。“靜脈營養”研究課題分別獲1994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和1996年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80年開始,吳肇光教授率先在國內開展生物人工胰的研究,研究目標直指威脅人類健康的頑症——糖尿病,在他的指導下,上海中山醫院實施了國內第一例微囊化大鼠胰島移植,世界上第一例微囊化同種胎兒胰島移植,研究成果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高等教育委員會基金的資助。
吳肇光教授著述頗豐。20世紀60年代,他參與編寫了《外科學》、《腹部外科手術學》等教科書;粉碎“四人幫”後,為儘快把失去的時間補回來,儘快提高臨床醫師的水平,他先後參加編寫了《外科手冊》、《營養與創傷骨科》、《實用急診外科學》、《醫學百科全書》等書,並在國內外醫學雜誌上發表了幾十篇文章。此外他還主持翻譯出版了《重症監護治療》、《外科營養》和《克氏外科學》等書。
吳肇光教授已邁入古稀之年,但他依然精神精神矍鑠,工作在臨床第一線,為廣大人民民眾奉獻著他的光和熱。
主要論著
1 《實用外科學》主編.
2 《血管外科手術圖譜》主編(獲1999年衛生部科技成果二等獎).
3 Chen FZ, WU ZG. Anastomotic false aneurysm following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ectomy and prosthetic grafting. Chin Med J (Engl). 1994 Nov; 107 (11):832~5.
4 Yang H, Wu ZG. Morphological and functional studies on microencapsulated human fetal pancreatic tissue. Chin Med J (Engl).1989 Oct; 102 (10):786~90.
5 Wu ZG, Shi ZQ, LU ZN, etc. In vitro culture and transplantation of encapsulated human fetal islets as an artificial endocrine pancreas.ASAIO Trans. 1989 Jul-Sep; 35 (3):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