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灴(1719年-1802年後),字仕伯,揚州儀征人,古琴演奏家,為廣陵琴派代表人物之一。為乾隆、嘉慶時期廣陵琴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吳灴,編著廣陵派琴譜《自遠堂琴譜》,廣收諸家琴曲,為古琴譜中曲目較多的著作。
吳灴的古琴音樂理論散見於《自遠堂琴譜》的序、跋中:
以“三弦為宮”疏理古琴的“均調”問題。
提出“曲傳音節,傳其神妙”,指出操琴必須重視表現形式與內容相統一的原則,為後世廣陵琴派奠定了“音隨意走,意與妙合”的藝術風格。
精研“調氣練指”之法,兼收南柔北剛之長,促進了廣陵琴派演奏指法向“跌宕多變,剛柔相濟”的方向發展。
強調“吟揉立體為用”,使廣陵琴派的琴曲內容更富有感情色彩。
吳灴傳顏夫人(真名不詳)、先機和尚,為俗、釋兩派之始。
相關詞條
-
吳廷棟[清朝臣子]
吳廷棟為人名,主要有名的同名人物有:(1793-1873)字彥甫,號竹如,安徽霍山人。吳廷棟,湖南省晃縣(今新晃侗族自治縣)人,侗族
個人簡歷 初露鋒芒 建功地方 朝廷重臣 清廉晚年 -
吳廷棟
吳廷棟(1793-1873)字彥甫,號竹如,安徽霍山人。道光五年拔貢,授刑部七品小京官,洊遷郎中。廷棟少好宋儒之學,入官益植節厲行,蹇蹇自靖。
個人簡歷 初露鋒芒 建功地方 朝廷重臣 清廉晚年 -
琴文化
、婁東、徐上瀛、程雄、郭玉齋、吳之振、雲志高、徐祺、徐俊、王善、蘇琴山、曹遷棟、戴長庚、毛式郇、吳灴、王溥長、王雩門、張椿、張孔山、黃勉之、祝桐...琴譜》、戴長庚所作的《律話》、毛式郇所輯的《龍吟館琴譜》、吳灴所輯的《自遠...
起源 興盛 繼續發展 近現代發展 琴制 -
是仲明
人物簡介晉陵是鏡,原名鑄,字仲明,號誠齋。金陵先賢三國吳都亭侯尚書僕射...,公為大二房。鉄(六世)字器之,號焦浦,配江邑吳橋吳氏,生卒失考,子一淮...十二月十六日卒,壽六十四,子三烺(lang)、灴(hon)、炎,女三,灴嗣兄...
人物簡介 人物生平 人物經歷 -
古琴流派
、徐祜、徐祺、吳灴、秦維翰、釋空塵、孫紹 陶、張子謙、劉少椿等。代表琴曲...鑒堂琴譜》(徐常遇)、《五知齋琴譜》(徐祺)、《自遠堂琴譜》(吳灴...利所述:“吳聲清婉,若長江廣流,綿延徐延,有國士之風。蜀聲躁急,若激浪...
琴派簡介 琴派形成 重要流派 -
焦葉式古琴
遇、徐祜、徐祺、吳灴、秦維翰、釋空塵、孫紹 陶、張子謙、劉少椿等 代表琴...》(吳灴)、《蕉庵琴譜》(秦維翰)、《枯木禪琴譜》(釋空塵)等。 (四...,中正廣和。 代表人物:嚴天池、徐上瀛、吳景略等 代表琴曲:《秋江夜泊...
概述 古琴簡介 名派簡介 相關詞條 -
廣陵琴派
、金陵派、吳派、蜀派傳曲,輯《五知齋琴譜》。徐常遇之孫徐錦堂弟子吳灴廣收...
藝術特點 藝術創始人 -
古琴
、吳景略、顧梅羹、張子謙、衛仲樂等在北京、上海等地研究、傳授琴藝。琴家們...
起源 音色 技法 外形 琴譜 -
古琴[彈撥樂器]
專業教育體系,管平湖、查阜西、吳景略、顧梅羹、張子謙、衛仲樂等在北京、上海...
起源 音色 技法 外形 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