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03年被評為蘇州市常規管理先進學校,
2004年被命名為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實驗學校,被評為蘇州市教育信息化實驗學校,
2004~2005學年被評為吳江市課改先進集體,
2005年被評為江蘇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先進集體,
2006年成為蘇州市綠色學校,中國書法特色學校,
2007年吳江市教育局授予AAA級特色學校,連續十多年被評為吳江市文明單位,她還是蘇州市書協書法教育基地,新教育實驗學校。一連串的榮譽證明,她不太簡單。
發展
因為她勇於探索,著眼文化,尋求發展。
環境文化感染人。“要讓學校的每一面牆壁說話。”校門口,花崗岩的校牌上,“金家壩中心國小”七個大字遒勁有力,猶如鐵畫金鉤一般,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那是著名書法家武中奇老人的書跡。走進校門,兩側的金童碑廊讓人望而生嘆,令人膜拜的古代書法家的石刻造像及其經典書法鐫刻其上,那字或飄逸瀟灑或雄渾有力或筆力遒勁或娟秀靈動……
“羲之樓”、“真卿樓”、“東坡樓”各以書家名字命名,樓內各處研究性布置、樓前碑刻雕塑自成一體;“墨磬書韻園”外的書畫長廊定期更換,成為師生書法作品的展示舞台;藝術樓前那不太規則卻透著靈氣的天然山石上,蘇州青年書法家陸衡題寫的校訓“好學明志”靈動中自有嚴謹。行知園裡的石山石階、涓涓流水,再配上王曦之的“流殤曲水”,仿佛把我們帶到那眾文豪相集、吟詩作詞、提筆揮毫的情景中。點綴園中的塊塊圓石,懸掛於樓道的幅幅作品,更能讓你感受到那濃濃的翰墨情懷。作為一所寫字特色學校,學校打造的是“時時聞墨香,處處是書跡”的書香校園。
特色文化陶冶人。“人能練字,字能練人”,學校堅持“端端正正寫字,踏踏實實做人”這一宗旨。每天二十分鐘一小練,每周四十分鐘一大練,書法課外活動小組的學生更需額外添加練習時間。悠揚的樂曲,飄香的翰墨,寒來暑往,從不間斷,練的是學生高雅的品質。每班每周安排一節小課講書法知識,開展相應的競賽活動,溯本追源,知個大概的同時,更留存學生一份深深的民族文化情懷。寫位元組暨人文藝術節,每年都有主題,尤為特別。2002年6月學校首屆寫位元組,學校在吳江博物館成功舉辦了首屆“金家壩中心國小師生書法作品展”,鎮領導、家長、兄弟學校師生、新聞媒體相繼出席開幕式,學校打出了牌子,提高了知名度,贏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2003年6月第二屆寫位元組,學校組織“我與寫字”專題演講比賽,同學們自己寫,自己講,鼓舞自己也啟迪他人。
2004年6月第三屆寫位元組,學校組織了師生書法作品拍賣會,會場上高漲的氣氛,一次次逐增的叫價,那高達4000元一幅的賣價,又一次鼓舞了孩子們的士氣。
2005年6月第四屆寫位元組,
2006年6月第五屆寫位元組,學校邀請了民工子弟學校的小朋友與大家共度節日,“金曦小書家”們現場揮毫,贈送作品給他們。
2007年6月第六屆寫位元組以“走進書家”為主題,學生知書史賞作品學人品,做一代文明有品位之人。瞧,每年春節前夕,師生們興高采烈地上街義務寫春聯,受到民眾的一致好評。“書法進社區”系列活動中,親子家庭書法賽高潮迭起。在一次次的活動中,同學們的品性得以修煉,態度更加端正,提高了審美能力,陶冶了美好情操。
學習文化錘鍊人。學校致力於學習型組織的構建,每人有專業發展方向,每學期有研究性學習主題,每周有協作組活動,聽課後注重研討,上課後講求反思,茶館式沙龍大家暢所欲言,論壇與部落格人人均是主角,課堂觀察研究跟蹤追擊,個人教育日記集呈現科研的智慧。學習研討的氛圍充盈於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老師們在團隊協作的過程中,充分展示個人的風采,尋求自我的個性化發展。
課程文化提升人。《翰墨飄香》、《書史擇粹》、《快樂跟我學》,校本課程一一問世,是學校師生共同研究的結果。抓住新課程改革這一契機,學校聚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挖掘已有的校本資源,開創性地開展申報並立項的吳江市級新課題暨省第六期重點教研子課題《開發利用校本資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活動,推出具有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活動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彰顯學校的特色化,由校到年級至班級都注重計畫性,整體活動形成系列化。
如一學期以“走進書家”為研究大主題,三年級學生正講書家故事,四年級學生研究書家作品,五年級學生則透做作品看人品。“筆墨紙硯”學期系列研究活動中,學生們畫筆、做筆、寫日記、出小報,卓有成就而喜上眉梢。學生們的研究性成果,還成為學校布置各教學樓的原始資料呢!
制度文化塑造人。學校是我家,發展靠大家。當初寫字特色之路的最後定奪,是老師們選擇的結果;三幢教學樓的名字,曾發動全體師生的智慧徵集;學校“十一五”規劃發展,聽取老師們的意見。學校堅持人本化管理。《金家壩中心國小教職工考核方案》、《金家壩中心國小教班級考核方案》、《金家壩中心國小班主任聘任實施方案》、《金家壩中心國小禮儀常規》,大到方案,小至細則,都交由每一期的教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徵得教師們的同意認可,才付諸實施。網路、信箱等渠道,代表大會、民主評議、意見徵集等形式,讓師生真正當學校的主人,出台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來自於教師、服務於教師、促進教師成長的制度體系。把制度管理與情感內化相結合,堅持用制度塑造人,用機制發展人,用情感凝聚人,使師生在互動的管理環境中得到共同發展。
文化的浸潤,是學生、老師、學校一起發展的靈魂。回首,45年跋涉之路遙遠,十多年特色之路漫漫,近年來文化浸潤中的發展之路維艱,這一路走來,卻也舒坦!取得的榮譽,已經成為過去;每一個新的起點,才值得去珍惜。
育文化底蘊,樹民族情懷,塑團隊精神,展個性風采,學校將繼續著眼於文化浸潤中的持續發展,朝著既定的目標積極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