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為適應幼教事業迅速發展的需要,1993年北厙鎮政府投資135萬元,另闢新址(梅東路),建成一撞三層大樓的北厙鎮中心幼稚園,占地面積6333平方米,建築面積1827平方米,設定午睡室、盥洗室、貯藏室、電化教學室等配套設施,校舍明亮寬敞,整潔有序。校園場地寬廣,普載花木,環境優美潔淨。室外有遊戲亭、玩水池、玩沙坑、幼兒跑道等,可供幼兒活動。1995年共辦9個班,教職工總數26人,受教兒童244人。1995年12月,被吳江市教育局評為一類幼稚園。1996年6月被蘇州市教委評為“常規管理先進單位”。1997年被列入“江蘇省名幼稚園”。
隨著家長和社會對幼兒教育的重視,1998年,又投資100萬元擴建一幢1330平方米的教育樓和215平方米的食堂。同年,幼稚園被評為吳江市衛生局評為“衛生保健合格單位”;被吳江市婦聯授予“巾幗示範崗”。1999年9月共辦7個班,教職工總數25人,受教兒童215人。同年,又被蘇州市教委和市婦聯評為“達標家長學校”;
2000年幼稚園認真對照蘇州市現代化幼稚園的標準,又加大了設施設備的投入,幼稚園擁有單向閉路電視一套,室內建有多功能活動室,內設彈跳、海洋球池等項目。還添置多種教育器材,如彩電、錄象機、投影儀、鋼琴等。12月被蘇州市教委評為“蘇州市基本現代化示範幼稚園”。到2002年實現班班有電腦,班班通網路。12月被江蘇省教育廳評為“江蘇省示範性實驗幼稚園”。
規模
2003年幼稚園東,新造門衛室和保健室,大門由西搬至東。2004年班級數增至10個班,教職工總數32人,受教兒童332人。4月幼稚園被蘇州市教育局和環境保護局評為“蘇州市綠色幼稚園”。2005年12月幼稚園被江蘇省教育廳和環境保護廳評為“江蘇省綠色幼稚園”。2006年12月,又通過“江蘇省示範性實驗幼稚園”的複查驗收。2008年被評為“吳江市安全達標學校”,2009年評為“蘇州市達標學校”。
幼稚園重視教育科研工作。大力創導教科研,通過開展教學研究來提高師資水平和教學質量。至2007年11月,有1個省級子課題結題,1個蘇州市級教科課題結題。同年9月,“基於圍棋文化的園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被列為蘇州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
2002年以來承擔了蘇州市十五規劃課題“美術活動中幼兒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為發展幼稚園美術特色奠定了基礎。幼兒參賽的300多幅美術作品分別在全國、省市各類大賽中獲獎,十多位教師也獲得“優秀輔導員”的稱號。20世紀70年代初,為加強農村幼兒教育,公社投資在黎星、金星、戰鬥、銀星、東浜等大隊開辦幼兒班。每班入教兒童在15-20人左右,每班教師1人。70年代末,已有80%大隊辦起了幼兒班,但師資不足,校舍以及教育設施簡陋,有部分幼兒班學生自帶凳子。教師無教材,憑興趣想教啥就教啥,教具極少,玩具奇缺。進入90年代後,全鎮村村辦起了幼兒班,其中黎星、汾湖、東村、北珠4個村為方便民眾,每村辦2個班。校舍開始改善,教育設施也漸趨完備。
1993年起,全鎮實現經費統籌,從而使辦班經費和教師待遇得到很大提高。1995年末,全鎮27個行政村公辦幼兒班31個,幼兒教師34名,班班有1個較為寬敞明亮的活動室,內有配套桌椅,教學器材和幼兒玩具也較齊全。在鎮中心幼稚園的輔導下,教師業務水平不斷提高,教育質量明顯改善。兒童入園達718人,占幼兒總人數的94%。隨著交通的方便和社會對幼兒教育的重視,利用行政村撤併機會,將條件差,人數少,交通方便的村幼兒班,04年末黎星、梅墩、浮樓、港上、南參等村的幼兒班進行撤併。06年末撤併沈家港、朱家灣、汾湖村幼兒班,幼兒班從31個撤併成6個班(大港上、葉周、西新、北珠、永新、大長港)。08年又將北珠撤併到大長港幼兒班,同年大長港幼稚園成功創建成“吳江市合格幼稚園”,09年大長港、徐金幼稚園成功創建成“蘇州市合格幼稚園”,使得農村的幼兒享受到了公平的優質的教育資源,開創了農村幼教的新篇章。
校園環境
2009年末,全園占地面積擴大到10106平方米,建築面積3156平方米,綠化面積4200平方米。幼稚園共有12個班,411名幼兒。全體教職工40人,其中專任教師27人,大專以上合格學歷80%,本科以上提高學歷15%。吳江市骨幹教師5人,國小高級教師10人,國小一級教師6人。2000年以來,幼稚園入學率保持96%以上
傑出校友
自建園至2008年末,幼稚園獲得省級榮譽2次,蘇州市級榮譽 5 次,吳江市級榮譽 8次。教師獲吳江市級榮譽32次。教師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國家級10人次,省級獎 15 人次,蘇州市級獎 13人次,吳江市級獎 25 人次。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國家級57 人次,省級獎 7人次,蘇州市級獎2人次,吳江市級獎 1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