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與發展
離吳川市區東北面約6公里,有一條自然村——蘇村。村東北面有小東江流過,其支流三叉江也在村中環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在東江相倚的亞九坡、羅了塘坡、白水塘坡、瓮中坡、車塘坡等5個相連的,面積達8千多畝的低“坡”,河水漲時水汪汪一片,水退時變成一片低地。村民覺得這片肥土“丟荒”十分可惜。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全村大小老幼傾巢而出擔泥造壩,擔出了一條長6公里的大堤,使這5個“坡”變成了“人造田”。
由於“人造田”長期受小東江浸沒,因而沉積著一層很厚的泥,沒有砂子。令人稱奇的是白水塘坡里的泥土曬乾後,遇到水就像沙子一樣完全散開。據化驗,“人造田”里的土質鉀含量達43%以上,是番薯生長的必需元素。
奇特的栽培方式。
蘇村人在“人造田”上種番薯是從1978年初開始的,當時在“人造田”地勢較高的地方種四、五十畝,獲得成功。
1982年,種植280畝,到1995年突破1300畝。今年達2800畝。
不論種植面積多少,也不論在生產隊時期還是分田到戶階段,該村種植番薯都是統一行動,即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左右全村男女老少一齊在“人造田”上勞作。20多年來,栽培技術經歷了精耕細作,粗耕粗種,嫁接雜交三個時期。
精耕反而不好
蘇村人造出了“人造田”後,最初種植的是稻禾,只是到了1978年初才試種番薯。當年番薯不僅能生長,還特別香甜好吃。那時種植番薯共有6個品種,被村民公認最好吃的是細尾笑品種,以致後來全部都是種這一品種。
這一時期採用傳統的耕作技術:在耕作前,讓土地乾燥,用牛把地犁翻,再用牛耙碎,或用鋤頭砸碎泥片,然後做成一壟一壟的,最後才在壟上種上番薯田。需用水時,統一時間一起用車拉水(若不統一用水,水可能滲到其他地里,影響他人種植)。
這樣種植,反而吃力不討好,番薯產量較低,味不純正。
粗耕粗種
因精耕細作需要人工特別多,且勞作較辛苦,尤其是車水特別吃力。1983年,村裡有了電力抽水機。村民為省事,先抽水浸土,接著用牛把地犁成一壟一壟的,最後就直接栽下番薯苗。想不到,收穫時,產量比以前精耕細作的高了,且番薯表面平滑光亮、味道甘香。經過分析,村民明白:細碎的泥土在雨天時很容易藏水,不利於番薯生長,泥土粗大,在高溫多雨的氣候環境下,水很快就被“疏散”了,土很快乾,產生一乾一濕的環境,對番薯生長非常有利。村民還用一種科學肥(芬蘭肥)給番薯追肥,效果很好。
嫁接雜交
1990年,村民用自己種的品種細尾笑嫁接到湛江白二號雜交,“產”下湛江白三號。雜交後的品種,產量不但增高,而且清脆甘香正味。
然而,經過連續幾年的種植,這一品種又變異了,致使產量較低,果實體型小而有根,味道不正。
睿智的村民又設法把這一難題破解。2000年初,村民用育種方法栽培,效果顯著。在每年收穫番薯大致4-5天后,挑選皮光滑、無根、體態適中的番薯,用刀子在番薯頭上切下—小截,拿到其他地里去育苗。在每年的農曆十月稻禾收穫後,稻田休閒,就把已育出的苗種截下移到稻田裡。每年正月十五左右種薯時節,在稻田裡截取薯苗。
這樣的育種法,對番薯產量質量都有保證。據了解,現在番薯畝產量在2000-3000公斤。個體最大在3.6公斤以上。
吃番薯要講技巧
蘇村番薯的煮法,目前較為流行的有兩種方式:用高壓鍋或普通鍋(鋁鍋、陶鍋)蒸;用微波爐蒸。村童用泥塊堆成地窯子焗熟也非常好吃。
此外,還要掌握番薯的“脾氣”,否則,味道大打折扣。例如,番薯蒸熟後要馬上開蓋;收穫放了兩個星期的番薯最好吃。體形大的不如小的好吃;收穫的番薯貯藏在六個月以上,蒸煮前,要把番薯連續浸水8小時才使其味道不變。
番薯貯藏也要講究技巧。收穫一個月後,番薯水份減少兩成。若不注意保存,味道和肉質就變化。因此,收穫回家裡,就要用石灰粉撒,以防蟲子。一個月後,每天早晚要用水噴濕一次,每個月都要用石灰粉撒一次。這樣,至少可以貯藏一年。
近年來,蘇村番薯已聞名中外。每年有大批中外人士要享一下蘇村番薯口福。若錯過機會,只能望土興嘆。蘇村番薯是一年一熟,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左右種下,到立秋前十天是收穫期的開始,全部收成時間約十天。也就是說,在立秋前幾天到蘇村準能買到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