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傳均

吳傳均

吳傳鈞,男,1919年出生於蘇州,1941年畢業於前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地理系。1948年獲英國利物浦大學博士學位。建國後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工作至今。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博士生導師,中國地理學會名譽理事長。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200多篇,主編專著10多部。獲國家自然科學進步獎一等獎2次,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進步獎一等獎3次。因病於2009年3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吳傳鈞,蘇州市人,我國著名的地理學家和人文地理事業的開拓者、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國際地理聯合會(IGU)原副主席、中國地理學會名譽理事長。

個人簡歷

1941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地理系(重慶)。

1943年畢業於中央大學研究 生院,理科碩士。

1943年—1945年任中央大學地理系講師。

1946年任英國利物浦大學地理系兼任講師。

1948年畢業於英國利物浦大學研究生院,哲學博士。

1948年—1949年任(南京)中國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1950年—今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員(1950~1956)、研究員(1956年至今)、副所長(1979~1984)。

1981年—1991年任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

1981年—1983年任(東京)聯合國大學(UNU)校長顧問。

1983年—今任聯合國大學科研協調員。

1988年—今任(地理學報)主編。

1988年—1996年任國際地理聯合會(IGU)副會長。

1991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兼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校教授。曾出訪過西歐、東歐、北美、南美、東亞、南亞及大洋洲等20餘國。從事主要領域:經濟地理、人文地理。

主要著作

《中國糧食地理》,商務印書館,1942。RiceEconomyofChina,LiverpoolUniversityPh.DThe,1948。

《黃河中游西部地區經濟地理》,科學出版社,1959。

《東北地區經濟地理》科學出版社,1959。LandResourcesofPeople'sRep(主編),UnitedNation'sUniversity,Tokyo,1983.GeographyinCh(主編)SciencePress,1984。RegionalPlanninginDifferentPoliticSystem:theChineseSetting (主編)RuhrUniversity,Bochum,1984。

《人文地理研究》,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

《國家農業地圖集》(編委副主任),地圖出版社,1989。

《國土開發整治規劃》,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

《1:1000000中國土地利用圖》(主編),科學出版社,1990。TheProgreofHumanGeographyinChina,GeoJournalVol.21,No.1-2,1990。TerritorialManagementandRegionalD,RecentDevelopmentofGeographicalScienceinChi,SciencePress,1990。(共出版專著約20種,發表中英文論文200篇)。

人物成就

吳傳鈞出生於書香門弟。父親是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當過法官和律師,還是著名書法家。母親是一位賢妻良母型的家庭婦女。吳傳鈞自幼受到良好的親職教育,他出於樸素的愛國願望,立志走“科學救國”、“教育救國”的道路。1936年高中畢業後,他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央大學地理系。1941年7月獲得理學學士學位後,考入本校研究生院,成為該院地理學專業第一位碩士生。1943年7月獲得理科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當講師。1945年,進入英國利物浦大學研究生院深造。1948年7月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並毅然返回到正處於動亂之中的祖國。吳傳鈞長期從事地理學的綜合研究,是中國現代經濟地理學與現代人文地理學的學科帶頭人。20世紀50年代提出經濟地理學並非一般所說的經濟科學,而是與自然科學及技術科學密切交叉,具有自然—技術—經濟三結合特點的邊緣科學。80年代提出地理學的中心研究課題是人地關係地域系統的發展過程、機理和結構特徵、發展趨向和最佳化調控,這些學術見解推進了地理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吳傳鈞的研究是隨著20世紀中期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而進行的。他立足於地理學,廣泛涉及人文地理學的諸多研究領域,並在學科建設、學術組織、人才培養等各個方面都有重要建樹。

吳傳鈞學術研究最初側重於農業地理和土地利用,並始終把這兩者作為研究的重點,為發展中國農業地理學研究和土地利用研究奠定了基礎。他認為,“人口多、耕地少,是中國的基本國情。農業有別於國民經濟其他生產部門的顯著特點在於,它和地理環境的關係非常密切。在中國經濟落後、人民生活困難時期,地理學為農業服務,既可以發揮學科優勢,又能夠在生產實踐中促進學科發展。而土地利用是人與自然關係的核心,正是地理學著力研究的問題”。他研究農業地理就是從土地利用入手。他的“中國糧食地理”、“威遠山區的土地利用”、“中國稻作經濟”三篇學士、碩士、博士學位論文都屬於這兩個範疇。20世紀50年代初,他調查了南京市土地利用情況,並編制了中國第一幅大比例尺彩色土地利用圖。隨後,他參加了黑龍江流域綜合考察,進行東北地區土地利用研究。60年代他從事一系列以農業區劃為中心的工作。70年代初期,他進行大興安嶺地區宜農荒地資源考察,又到東南、西北和西南各省區進行農業生產典型調查。隨後,他承擔全國科技發展規劃第108項重點任務。期間,由他負責設計、組織全國協作完成的755萬字《中國農業地理叢書》,已由美國國會圖書館譯成英文。他主編該叢書的主卷《中國農業地理總論》,對中國農業生產發展條件、特點、水平、潛力及地域差異進行了綜合分析和理論概括。其中有關對商品糧基地建設和山區綜合開發的論證均被生產部門所採納。這項成果為後來由國家農業區劃委員會主持的全國農業區劃工作奠定了基礎。80年代初,吳傳鈞受中國科學院委託,主持全國1∶100萬土地利用圖編制和研究的國家重點課題。所編制的《中國1:100萬土地利用圖》,是他組織全國41個單位300人歷時10年完成的世界上第一本全國規模的小比例尺土地利用圖集。在該圖集中,他創造性地設計了用底色、線條、符號、註記來表現3個層次66個類型的方法,使圖面直觀地反映了中國土地利用的地域差異和分布規律,超過了美、英、日、蘇等國土地利用分類和製圖水平,在設計水平、分類系統、圖幅載量等各個方面均位居國際領先地位,成為中國搞好國土資源管理,制定農業發展規劃,進行國力綜合研究的科學依據。同時,在他領導下制定的《1∶100萬土地利用製圖規範》成為編制土地利用圖以及開展全國性土地利用研究的指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