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失怙,家貧,投靠胞兄向時熙讀書,入縣庠生。
鹹豐十年(1860)協同劉仲凡辦理精銳營團務,抵禦李藍起義義軍,陡溝子(銅梁石魚場附近)之役負傷,未中要害得免未死。
同治三年(1864)四川鄉試舉人。同治四年(1865)三甲64名進士。以知縣分派湖北,歷署潛江知縣,襄陽知府,尋補竹溪實缺,調署黃陂,升任荊州同知,皆有政績。鄂人至今猶頌德政。署襄陽時,李鴻章、傅相統師入秦過襄,見向時鳴所書行轅楹聯,大喜曰:汝真名進士,如此好筆墨,愧我不克當耳。卒後葬於銅梁縣轉龍鄉(今銅梁區圍龍鎮)。
著述有《芝麓山房詩文》、《聯語》等。不囿於時文,見解學力在吾邑科甲種允稱上品。同治三年(1864)撰寫《彭義士墓志銘》;同治四年(1865)撰寫《修黎市橋碑記》;同治八年(1869)撰寫《重修武廟記》、《孝子順孫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