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窯南風古灶

名窯南風古灶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龍窯,現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夏名窯——南風古灶,位於歷史悠久的"南國陶都"石灣鎮,建於明朝正德年間,是一條國內罕見、世界少有的古龍窯。五百年來一直窯火不絕,生產未斷,現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灣以前燒窯以龍窯為主。建國以後,相繼出現了倒焰窯、輪窯、多孔窯、隧道窯、電窯、輥道窯等。龍窯一般依山坡而建,亦少有在平地壘築高台建就,取其傾斜順應火勢,宛似一條巨龍從天而降,因稱“龍窯”(石灣人舊稱窯為“灶”)。 在清代石灣陶業全盛時期,共有窯灶107條。現在石灣陶瓷生產均採用先進窯爐,龍窯公存三條,南風古灶是最古老之一。

南風灶建於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年)。近五百年來,窯火不絕,生產不斷,得以保存完好,在國內實屬罕見,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龍窯。現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風灶的爐口正向南方,窯尾有榕樹成蔭,每至夏日,涼風習習,故名為“南風灶”。在漫長歲月中,不斷生產亦不斷修葺。現在的煙囪是近代才加建的。現窯體總長37.8米,窯牆外寬6米,窯內寬平均2.3米。窯面有火眼34排(每排5個),行活稱一排為一下火,共34下火。火眼作為燒窯時投放木柴之用。窯側有灶口4個,用於產品出入。南風灶以前以燒制大盆類產品為主,現為工廠煅燒園林花盤產品。
南風灶是從原來的窯灶進行改革而建的。從窯的火眼到窯的長度,都作了改革。南風灶的出現,是石灣陶瓷生產技術的一次重大革新,標誌著石灣陶瓷生產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傳說石灣龍窯“每窯一件寶”,這是龍窯的物有的“窯氣”現象。燒窯時,間有“窯變”出現,而獲得罕見的、釉色變化獨物的稀世珍品。相傳順德有一乞丐,持一石灣瓦缽,用以盛放食物,久不腐臭。又鄉內一蘇氏,用瓦缽餵雞,飼後隔宿,飼料依然滿缽。
人們在遊覽南風灶的時候,如遇上開窯,不妨耐心細看,或許會遇上“一寶”呢,那就要看看運氣如何了。
圍繞南風古灶為中心展開的佛山南風古灶旅遊景區集旅遊、觀光、生產、習藝、研討、參與、購物於一體,規劃占地面積為100畝,共分六大區域,現已建成觀光購物區和觀摩參與區,遊客觀光遊覽之餘,可以參與 玩陶、燒陶、與陶工一起裝窯、開窯。
景區內還有高灶、林家廳、高廟偏廳等三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瑞龍獻寶、古灶榕風、仿古寮場、鎮牛井等景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