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下無虛士

謂所親曰:‘名下定無虛士。 再三嘆服曰:‘名下無虛士也。 ”明日又往,曰:“名下定無虛士!

名下無虛士

謂有盛名的人必有實學。猶言名不虛傳。《陳書·姚察傳》:“ 沛國 劉臻 竊於公館訪《漢書》疑事十餘條,竝為剖析,皆有經據。 臻 謂所親曰:‘名下定無虛士。’”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上:“ 薛道衡 聘 陳 ,為《人日》詩云:‘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南人嗤之……乃雲‘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乃喜曰:‘名下固無虛士。’” 宋 何薳 《春渚紀聞·祝不疑奕勝劉仲甫》:“ 仲甫 再三嘆服曰:‘名下無虛士也。’”

讀音:

míng xià wú xū shì ㄇㄧㄥˊ ㄒㄧㄚˋ ㄨˊ ㄒㄩ ㄕㄧˋ 名下無虛士

原文:

閻立本①家世善畫,至荊州視張僧繇②舊跡,曰:“定虛得名耳。”明日又往,曰:“猶是近世佳手。”明日又往,曰:“名下定無虛士!”坐臥觀之,留宿其下,十日不能③去。

注釋:

①閻立本:(約601~673), 中國唐代畫家兼工程學家。
②張僧繇:吳(蘇州)人。梁天監中為武陵王侍郎。
③不能:不忍

譯文:

閻立本家世代都擅長作畫賞畫。他到荊州看張僧繇的舊時畫作,說:“一定是徒有其名罷了。”第二天又去看,評價說:“還算是近代的出色畫家。”到第三天又去看,評價說:“盛名之下肯定沒有徒有其名的人。”於是坐下來以至躺著欣賞,住宿在張僧繇的家中,十來天不肯離開。

啟示:

通過一定的認識過程,對事物的認識是可以發展變化由淺入深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