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乾麥船

簡介

乾麥船是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白沙村傳統“端陽廟會”的系列民俗活動項目之一。始於北宋,至今約有八九百年歷史。

乾麥船的主要祭祀儀式於白沙村二王廟中進行。其他祭祀巡遊展演,於巡遊途中在白沙村委所屬各自然村和附近贛江沿岸一些村莊之間完成。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至初七的廟會期間,方園百里成千上萬的民眾前來趕廟會,觀看乾麥船、龍舟賽和每晚古戲台的大班戲等,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歷史淵源

“乾麥船”是流傳在吉安縣永和鎮白沙村一帶每年五月初五端午節的一項以巡遊展演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民間傳統祭祀活動。始於北宋,至今約有八九百年歷史。

“乾麥船”民俗盛行近千年,與當地的麥糧豐收和端午節紀念屈原等有關。但最關鍵的決定因素還是當地民眾對二王廟及其供奉的二王公、康王公等眾菩薩的虔誠篤信。民間俗神崇拜信仰是“乾麥船”民俗沿續近千年的精神動力。白沙村一帶,至今流傳著二王廟及二王菩薩、康王菩薩的神奇傳說。其中與“乾麥船”祭祀活動相關的幾個傳說大意如下:

二王公涉贛水神會康王爺:

二王公趙德芳,系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之次子,人稱二王爺。宋太祖時封為秦王,後高宗即位,先後又封為平元尹、章平王。宋太祖趙匡胤有長子燕王名德昭;次子即秦王德芳。當初,太祖本想傳位於秦王德芳,但因宋太祖之弟趙光義掌有實權,遂傳位給了光義。其弟光義為感恩兄長,令其子尊重二王德芳,並賜二王金鞭一根,可上揍天子、下揍奸臣。二王公是一個豁達之人,王位之事從不放在心中,每天只是東巡西遊,盡享人間快樂。某年二王爺南巡,途經江西吉安府白沙,見岸邊人聲喧譁,便叫衛士上岸查看,原來是白沙村人在康王廟中發菩薩(做法事請康王菩薩顯靈等),菩薩發不起。二王爺聞之,欲上岸觀看。可剛出艙門,腳下一滑,跌坐船舷,左腳落入水中,僵硬筆直,怎么也抬不起來。眾人急忙上前扶起,回船後便不省人事,稍傾,駕鶴西去。這邊,二王爺剛一咽氣,那邊康王菩薩便發起來了(顯了靈)。眾人由此推斷,是二王爺“走陰”神會康王,才得以將康王菩薩發起來,於是,對二王爺感恩不盡。後二王爺在白沙一帶經常顯靈,保白沙沿河一帶的一方平安,民間更是對他尊崇有加,遂將其供奉於康王廟中。由於二王爺是皇室成員,與康王是君臣關係,因此二王爺占居前殿,康王屈尊於後殿。從此白沙村人把“康王廟”改稱為“二王廟”。今人多認為該廟名之意為“二王爺之廟”,其實應該理解為“二位王爺之廟”。

康王菩薩的傳說:

據廬陵縣誌記載,康王姓康諱保裔。北宋初一代名將。他率兵抵禦契丹入侵,由於敵強我弱,被重重包圍。康奮力衝殺,終因寡不敵眾,英勇戰死。康家一門三代戰將,其祖、其父均為建立宋朝立下赫赫戰功。宋真宗聞其戰死,萬分痛惜,以王之禮待之。其母、妻、子均受皇封。民間也為其建廟,以示紀念,歲歲祭祀。

基本內容

乾麥船祭祀巡遊於每天上午舉行,出發前,先在二王廟中舉行“發船”等祭祀儀式,然後開始在白沙村和附近村莊之間進行巡遊展演。

展演時,由兩人抬著乾麥船,與眾多由村民們扮演的橈手、艄公、艄母、舵手、頭香、尾香、龍頭、龍尾、旗手、鼓手、螺號手,以及屈原、康王、青王、開山王等神靈菩薩,在鑼鼓嗩吶民樂隊伴奏樂中,跟隨在二王公菩薩神轎之後,浩浩蕩蕩地巡遊。一路上,眾橈手持槳,在手持小彩旗的艄公指揮下,模擬划龍舟舞蹈動作;乾麥船也配合做出前後府仰、左右搖擺、側傾等龍船搏風擊浪、艱難航行的動作,且行且舞。進入一些較大的村莊時,還要舉行“打靈”、“進祠”

“祭神”、“塞巷”、“打花樓”、“上(下)轉江”、“唱龍船”等傳統儀式或表演。

“打靈”,出入某一村莊的祠堂時,村民們縱情地左右推搡、搖晃轎子,阻礙轎子的行進。這種儀式既滿足了眾人宣洩、狂歡的欲望,又表示菩薩發功顯了靈。

“塞巷”,一般扛菩薩神轎的人員行進速度較快,每到一個巷口時,神轎便停在巷口,並堵住巷路不許他人通過,直到後面隊伍跟上來為止,以顯示神的威嚴和霸氣。

“轉江”,巡遊隊伍掉頭調頭返回稱“轉江”。

“打花樓”,巡遊隊伍進入祠堂時,扮演屈原的人手持蒲扇以單腿踮腳尖,立於祠堂大門門坎上,一邊原地轉圈,一邊高抬雙手於頭頂部位,做一種類似於戲曲身段表演中“雲手”的舞蹈動作。

“喊船”,由一至兩人領唱,眾人齊聲應和。唱詞為恭迎龍船、祈禱神靈保佑等內容。這一儀式只在五月初七最後一天途徑老下邊村時舉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