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合

吉合

吉合(1905-1983),河南省郾城縣人。原名田德修。1925年赴蘇聯,先後畢業於基輔混成幹部學校、莫斯科高級步兵學校。1927年加入全蘇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回國。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吉合曾任中共西北特委軍事部部長、綏遠省委組織部部長。1935年入蘇聯殖民地民族問題研究院學習。1938年回國。後任新疆新兵營戰術教員、中共駐新疆辦事處代表陳譚秋助理、東北民主聯軍護路軍東部副司令員、內蒙古軍區參謀長。建國後,歷任駐蘇聯大使館武官,解放軍訓練總監部軍事科學和條令部副部長,軍科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副部長、院顧問。

人物生平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吉合任中共西北特委軍事部長。陝甘紅二十六軍幹部訓練班主任、作戰科科長,中共綏遠省委組織部部長。

抗日戰爭時期,吉合任新疆新兵營青年幹事、戰術教員,中共中央駐新疆代表助手。

解放戰爭時期,吉合任東北民主聯軍護路軍東部副司令員,內蒙古軍區參謀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吉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使館武官,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部軍事科學和條令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院務部副部長、辦公室副主任,外國軍事研究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顧問。

傳奇人生

早年從軍,馮玉祥將軍派他赴蘇學習

吉合,原名田德修,河南郾城人。吉合是他在蘇聯留學時用的學名,全稱吉合諾夫。回國後,為適應國情、減少麻煩,簡稱吉合。1919年,他年僅14歲,但他深知“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經常獨自思考,暗暗探索救國之路。有一次,他讀了馮玉祥將軍寫的《精神書》、《軍人寶鑑》兩本書,十分敬佩其倡導的愛國精神、道德精神、軍人精神。1920年春節剛過,他悄然離家出走,決心投奔馮玉祥將軍,去“拿起槍桿子,走救國之路”。他沿京廣鐵路南下,經湖北武漢,又輾轉到湖南常德,終於找到了馮玉祥的司令部,見到了他崇拜已久的馮玉祥。馮玉祥將軍收他當小兵。

1925年,馮玉祥受共產黨人思想的影響,決心擇優選拔24名優秀青年軍官赴蘇聯深造。20歲的田德修有幸中選。到莫斯科不久,田德修被分配到基輔加米涅夫軍官學校,並改名為吉合諾夫,簡稱吉合。從此,田德修三個字就從歷史花名冊上隱退,除康生等情報人員及少數老同志知道外,一般人均不知情。

中國班的分隊長,劉伯承稱他為小老弟

基輔加米涅夫軍官學校和莫斯科高級步校,是蘇聯培養紅軍優秀軍官的搖籃,規模大,設備全,環境好。該校專設一個中國部,負責培養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選送的學員。入校後,風華正茂的吉合學習刻苦,進步很快。他系統地學習軍事、政治和兵器學、戰術學、野戰工程、槍炮操作、軍事衛生等科目,成績優異,曾被派往莫斯科東方大學野營訓練營中國連任排長,組織指揮學員進行野營訓練。

吉合 吉合

1927年秋,吉合從加米涅夫軍官學校畢業。本擬回國工作,誰知共產國際卻委派一位將軍同他談話,決定選送他赴莫斯科高級步校指揮系深造。指揮系第15班都是中國學員,政治氣氛很濃,吉合很快就加入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指揮系又新組建第16班,學員都是在國內參加過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的軍事骨幹,其中就有劉伯承。起初,吉合併不了解他們的身份和歷史,大家都使用化名。劉伯承化名阿法拿西也夫,戴一副茶色眼鏡,文質彬彬,很有修養,年齡比大家大十三四歲,中國班的學員都尊他為兄長。

劉伯承沒有學過俄語,上課時靠別人翻譯。他決心集中精力攻俄語,別人休息,他抓緊時間背誦單詞,學習刻苦,態度認真。有一次,吉合和劉伯承開玩笑:“老大哥,你算了吧,不要白費功夫了,我們替你翻譯一下就得了。你用那寶貴的時光,學些別的東西多好?”劉伯承當即風趣地回答:“小老弟,別看我現在俄語不行,我會趕上你們的。不信,你敢同咱比賽比賽嗎?”劉伯承說到做到,利用一切時間突擊俄語。功夫不負有心人。劉伯承的俄語果然學得很好,不僅發音準確,而且書寫工整漂亮,大家深感佩服。

留蘇6年間,吉合目睹一批批同學陸續回國參加革命鬥爭,既激動又羨慕。他愛國心切,歸心似箭,曾多次給共產國際中國代表團寫報告,申請回國工作。

在陝北,謝子長、劉志丹請他培訓紅軍幹部

吉合肩負黨組織的歷史使命,找到了陝北紅軍謝子長、劉志丹、高崗等。吉合到達後不久,正碰上中共陝西省委軍委書記李介夫來視察工作。他也曾在蘇聯留學,回國後奉派到陝西搞武裝鬥爭。得知吉合是蘇聯高級步校深造多年、任過中國班的分隊長、當過軍校教官後,深為敬佩,當即代表陝西軍委懇請吉合留在陝西工作。吉契約意擔任紅二十六軍乾訓班主任兼作戰科長,約定時限為兩個月。

經過培訓後,陝北紅軍的面貌煥然一新,軍容風紀嚴整,一舉一動有了當兵打仗的樣子。這是吉合精心訓練的結果。上上下下士氣大振,吉合也甚感欣慰。

協助劉仁在內蒙古重建黨組織

1933年春,他獲悉馮玉祥將軍在中共支持下,組建了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總部設在張家口,精神為之振奮,立即從包頭趕到張家口。此時,中共在張家口已建立以柯慶施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指定劉仁任綏遠特委書記。吉合接上關係後,奉命任特委組織部部長。同年11月,他倆在包頭與雲澤等匯合,共同商定:由劉仁主抓四十一軍的統戰工作,吉合主抓蒙民工作——尤其是蒙古騎兵老一團的工作。從此,他們在內蒙地區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同心協力,重建黨組織,開展抗日救亡運動。

回延安,朱德讓吉合重返軍事戰線

1946年,因大規模內戰即將開始,中組部開始著手為大家分配工作。當時,大部分人被分往晉察冀和東北戰場,少數人留延安中央機關。吉合因精通俄語,熟悉蘇聯情況,中組部安排其到王明身邊做秘書工作。在正式上任前,吉合決定抽空串串門,看看老熟人康生。當得知吉合將去王明那裡工作時,康生婉言相勸:“你的槍桿子比筆桿子更重要,應該搞你的軍事工作。”他還主動拉著吉合的手,一起走到朱德家裡,向朱德介紹情況。朱德一聽,連喊:“要得,要得,軍隊就缺你這樣的幹部。王明同志那裡,你不要去了,工作由我來做。”

這次談話不久,吉合就帶著家人離開了延安,抵達遼東半島的旅大地區。

抗日戰爭勝利後,吉合很快就奉命北上哈爾濱擔任東北民主聯軍護路軍東部副司令員,指揮部隊打擊土匪,維護鐵路交通的暢通。1948年,隨著東北、華北戰場局勢的變化,吉合又被調往內蒙古軍區任參謀長。

首位獲準以少將軍銜在國際場合亮相

一大殊榮,首位獲準以少將軍銜在國際場合亮相

新中國成立後,蘇聯首先宣布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因此,選派誰出任共和國首任駐蘇大使和武官,事關兩國、兩黨、兩軍的革命友誼,意義重大。1949年7月,劉少奇率代表團秘密訪蘇,特意挑選留學蘇聯多年、精通俄語的王稼祥陪同前往,同史達林、莫洛托夫等面商有關事宜,出訪獲得圓滿成功。新中國成立後,王稼祥被任命為首任駐蘇大使兼外交部副部長。當年在旅大地區任公安總局局長、富有同蘇軍交往經驗的邊章伍,則出任首任駐蘇武官。

然而,邊章伍身體狀況不佳,頭部受過傷,影響工作。他到任後不久,深感力不從心,即向軍委建議另派賢才接任。邊章伍直言推薦:吉契約志曾在蘇聯軍校留學多年,熟悉蘇軍情況,精通俄語,是最合適的人選。經研究,中央軍委緊急電召吉合進京。1950年5月,吉合前往莫斯科赴任。不久,“八一”建軍節來臨。這是中蘇建交後人民解放軍的第一個建軍節,也是共和國誕生後的第一個建軍節,意義非同一般。根據中央軍委指示,中國使館決定在莫斯科舉辦隆重、盛大的慶祝會,邀請蘇聯紅軍總部和各社會主義國家的駐蘇武官出席,共慶佳節。那一天,中國駐蘇使館裡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到處充滿節日氣氛。吉合身著軍服,同大使王稼祥等站在使館門口,笑迎各國武官光臨。蘇聯紅軍極為重視,特派武裝力量部(即國防部)部長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率各軍兵種主帥們前來祝賀;各社會主義國家的武官們,也都身著戎裝來到使館。

慶祝會上,吉合首先通過翻譯介紹了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走過的光輝歷程。隨後,他用流利的俄語邀請佳賓們高舉酒杯,共慶佳節,同祝解放軍與各國軍隊友誼長存。

這是吉合在國際場合的首次公開亮相。第二天,蘇聯的《真理報》、《訊息報》,中國的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均在顯著位置報導:中國駐蘇聯大使館武官吉合將軍,在莫斯科主持盛大宴會,熱烈慶祝人民解放軍建軍23周年。

當時,解放軍尚未實行軍銜制。吉合成為共和國誕生後,首位獲準以少將軍銜在國際場合公開亮相的新聞人物,這也是他戎馬一生中的一大殊榮。

在蘇聯,五年風雨嘔心瀝血

1950年韓戰爆發後,美國空軍悍然越過鴨綠江,將炸彈扔到中國境內。10月上旬,周恩來和林彪秘密飛往蘇聯黑海療養地,在那裡與史達林、莫洛托夫等緊急磋商抗美援朝的有關事項,重點是武器裝備和空軍支援問題。中國駐蘇大使王稼祥、武官吉合等緊急行動,全力配合。吉合在駐蘇武官崗位上一乾就是五年,這五年正是解放軍作戰和武器裝備供應最緊張的時期。當時,吉合為溝通中蘇兩國軍隊間的聯繫,協調落實武器裝備供應計畫,確保作戰任務順利完成,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儘管工作量大,涉及陸海空各軍兵種,情況錯綜複雜,但他始終頭腦清醒,忙而不亂。加之,他有長期留蘇的經歷,精通俄語,熟悉蘇軍各部門,所以武官任務一直完成得很好,深得中央軍委好評。

晚年主動退出工作崗位

1954年吉合回國時,解放軍正在按正規化、現代化的要求,制定條令、條例,大規模開展軍事訓練,提高部隊戰鬥力。於是,吉合奉命到軍委訓練總監部任軍事科學和條令部副部長,後又調任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副部長。1964年,因身體狀況欠佳,他回響軍委號召,主動離職休養。當時,人們都習慣於視職務為終身制,而他卻勇於打破傳統觀念,為全軍的領導幹部作出了榜樣。所以葉劍英在表彰其歷史功績時,特意頌揚他讓位讓賢的高尚情操和風格。

傲然正氣面對文化大革命

“文革”期間,林彪、“四人幫”一夥卻把這位革命功臣污衊為“新疆叛徒集團”的成員。面對妖風邪氣,吉合鐵骨錚錚。1968年1月9日晚,他奮筆疾書:“紅塵不過如此,我早已把它看穿,世人生死誰得免。人亦動物,但不一般。男兒血性此生,早盼四十年前,自當奮鬥永不倦。斑點當然不少,此心一顆紅艷。巨星光輝普照,萬馬奔騰向前,喜透了肺腑心肝。為革命生,為革命站,為革命作出最後的捐獻。幸哉樂哉,心甘情願。”粉碎“四人幫”後,吉合被徹底平反,中央軍委任命他為軍事科學院顧問。

辭世

1983年元旦剛過,吉合心臟病突發,溘然去世,享年78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