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

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

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合肥市包河區東南、巢湖北岸,緊臨南淝河、十五里河入湖口。面積1072公頃,其中森林面積799公頃,水域面積263公頃。園內有植物280多種,森林上層以楊樹為主,輔以水杉、女貞、濕地松等;中層以次生的香樟、桑樹、烏桕等為主;林下由棕櫚、木芙蓉、藤蔓等植被組成,形成多層次的植物群落系統。 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是中國第一個由退耕還林的人工林經過生態修復而建成的國家級森林公園 ,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和歷史文化,擁有山水廬州、焦姥春色、四水歸堂等景觀 。公園獲頒“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也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18年10月11日,入選“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合肥市包河區東南、巢湖北岸,緊臨南淝河、十五里河入湖口,距離濱湖新區核心區和安徽省政務中心僅5公里。面積1072公頃,其中森林面積799公頃。

地形地貌

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南淝河、十五里河入巢湖口灘涂濕地,曾因圍湖造田以及泥沙淤積造成巢湖水面和沿湖濕地不斷萎縮, 實行退耕還林後,建成近萬畝人工速生的意楊林。

氣候特點

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巢湖北岸,處於南北氣流交匯帶,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

資源情況

資源特點

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是由退耕還林的人工林經過生態修復而建成,削減巢湖污染和構建生態屏障, 具有人水和諧、城湖共生的特點。

資源分類

植物資源

俯瞰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 俯瞰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

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是安徽省內唯一的萬畝城市水網森林,園內有植物280多種,形成多層次的植物群落系統。其中,森林上層以楊樹為主,輔以水杉、女貞、濕地松等;中層以香樟、桑樹、烏桕等為主;林下由棕櫚、木芙蓉、藤蔓等植被組成。公園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水杉、珙桐、銀杏等珍貴樹種,以及再力花、德國鳶尾、荷花等水生植物。  

動物資源

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有雁鵝、松鼠、刺蝟等動物,種類近百種, 冬季有數萬隻候鳥在此越冬。

主要景點

山水廬州 山水廬州

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和歷史文化,著力打造山水廬州、杉林劇場、凌波微步、焦姥春色、鵲橋相會、林中木屋、四水歸堂、荷塘落玉、翠隱洞天、彩林疊翠、櫻花谷、草浪聞鶯等景觀。

山水廬州

山水廬州是公園主入口廣場。合肥市行政區劃圖鑲嵌在廣場中央,其中巢湖位置鋪設草坪,並栽植香樟、朴樹、皂角三棵大樹,象徵巢湖三島,巨型山水石聳立於廣場西北。整座廣場以森林為主,配以石山流瀑,構成水墨畫般的山水景觀。

杉林劇場 杉林劇場

杉林劇場

杉林劇場占地7200平方米,可容納700多人。設有森林氧吧劇場,劇場設計建設突出自然生態理念,舞台掩映在密林之中,階梯看台上長著一棵棵杉樹。設有森林氧吧劇場,營造都市慢生活。

凌波微步

凌波微步是一片沿湖帶狀濕地,長約1200米。遊客可以沿著棧道,欣賞蘆葦叢生、荻草瑟瑟、飛鳥隱沒的濕地景觀。帶狀濕地中蘆葦和荻草蔓延滋生。焦姑河中有一座四面環水的小島,島上植物參差錯落,是鳥類棲息活動的天堂,所以被叫作“鳥島”。凌波微步,取名來自曹植《洛神賦》:“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焦姥春色 焦姥春色

焦姥春色

焦姥河得名於“陷巢州、長廬州”的民間傳說,是幽林深處一條景觀河道,水面上有烏篷小船。河岸植被茂密,水生植物叢生。

鵲橋相會

鵲橋相會緣於一座虹橋,跨焦姥河而建。焦姥河似銀河靜靜流淌,兩岸樹影婆娑,是戀人談情賞景之地。

四水歸堂

四水歸堂 四水歸堂

四水歸堂乃一處濃縮徽派建築經典布局神韻的景觀。漫步林間木棧道,忽見粉牆黛瓦,四周圍合木構天井。屋頂內側坡的雨水從四面匯入天井,俗稱“四水歸堂”,風水學上寓意“四水歸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四水歸堂,充分體現了道家養生學說上承天光、下接地氣、中居人脈,象徵天地人合一之意。

荷塘落玉

荷塘落玉是公園荷花觀賞區。層林疊嶂中一泓驚水,忽聽水流叮咚。廬州紅蓮、廬州粉蓮、嫦娥醉舞等數十種荷花爭奇鬥豔,木製小橋曲通八角亭。

荷塘落玉 荷塘落玉

翠隱洞天

翠隱洞天擁有一座北歐風情的木屋,隱入密林叢中。推門而入,田園式的窗簾,角落裡的壁爐,仿佛走進安徒生的童話。屋外梅、蘭、菊、竹四圃,旁置科普長廊。

彩林疊翠

彩林疊翠展示了公園植物的生態多樣化,依託高壓走廊空地而建,全長約1300米。擁有香樟、桂花、紅楓、梅花等40多種名貴樹種五彩斑斕,成片、成林、成帶,可觀花、觀葉、觀色、觀形。

茗舍聽風 茗舍聽風

櫻花谷

櫻花谷蜿蜒曲折,高低綿延。早春時節,櫻花盛開,是賞花勝地。

草浪聞鶯

草浪聞鶯是公園難得一見的大草坪。草坪西側是中式清風茶館,與包公園清風閣遙相呼應,東側隱約可見一座希臘式婚禮亭。大草坪四周綠樹環抱,當中綠草如茵。

森林小火車

森林小火車 森林小火車

森林小火車以18世紀英倫風格為主題,軌道長約5.1公里。乘坐小火車遊覽森林,穿過最美森林隧道,體驗童年最難忘的旅行。

森林公園共有兩列小火車,風格各異,一列是中世紀的歐式風格,另一列是托馬斯小火車。這種仿蒸汽小火車靠電力驅動,共有5節車廂,整輛火車可搭載78名乘客,時速不超過9.6公里,途經3站,全程用時約50分鐘。

百花園和百草園

牛家村 牛家村

百花園和百草園是個仿宋建築,分為百花園(牛家村)、百草園、赤闌橋三個片區。

百花園內有上百種花卉,是合肥花卉品種最集聚的地方,百花盛開奼紫嫣紅,是花卉科普基地。牛家村裡的房屋散落分布,古色古香。再現了《射鵰英雄傳》中的場景,如黃蓉、郭靖初次相識的雜貨鋪、楊鐵心相遇郭靖的高升客棧、穆念慈比武招親的練武場等。

百草園則里聚集了幾十種名貴中草藥,集觀賞和科普於一體。分四氣——“溫、熱、寒、涼”四種藥性種植,展示了中草藥傳統文化,園區東端借用魯迅先生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建有“三味書屋”,既增添了百草園文化氣息,又為遊客們提供了一處品茗休憩的場所。

開發建設

基礎建設

2002年,合肥在圩區實行退耕還林,形成近萬畝人工速生的意楊林。

2011年8月,安徽省區劃調整,合肥市獨擁巢湖,環巢湖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拉開序幕。

2012年10月公園一期建成開放,2013年5月公園二期建成開放。 包河區委、區政府先後投入資金1.8億元,實施了兩期森林公園建設,基本建成了森林旅遊配套體系。

生態修復

焦姥河就是濱湖森林公園生態修復的典型案例。焦姥河原是大張圩林區內的一條主水渠,修復之前,水源補給規模較小、溝塘濕地功能退化、水體自淨能力弱。針對上述問題,公園建設過程中採取了一系列生態修復舉措。比如,對原有河道進行疏浚清淤,恢復其水體流動性;採取生態護坡,沿渠道重塑岸線,以松木為樁,同時植以菖蒲、美人蕉、八角金盤、松樹等多種灌木、喬木,以達到生態護坡的目的;配套建成南淝河多級人工水質淨化系統,每天為公園注入1-2萬噸經過淨化後的地表四類水,結合公園內已有的溝渠、池塘系統構建出多級人工濕地,園區整體水質得到淨化和提升。

品牌建設

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開創了人工林成功晉升國家級森林公園的先河。

2014年4月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正式揭牌。

2015年4月獲頒“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

2015年11月被評定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2016年2月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交通線路

交通

公交:周末、法定節假日可乘快速公交1路至濱湖時代廣場,再乘坐公交42路公交。42路公交首發站“濱湖時代廣場”,途經方興大道、包河大道、雲谷路、環湖大道,抵達“濱湖濕地公園”公交站。

自駕:一是徽州大道,經由雲谷路到達環湖北路;二是老包河大道,經北部灣路轉向新包河大道到達環湖北路;三是宿松路,經由錦繡大道、徽州大道、雲谷路,到達環湖北路。

專線車:可以在濱湖時代廣場乘旅遊觀光巴士(約15公里)到達濱湖濕地森林公園站。票價30元/單程。

線路

電瓶車遊覽線路:主入口—有巢路—焦姥路—芙蓉路—疊翠路—松濤路—花溪路—焦姥路—返回主入口。

腳踏車遊覽線路:主入口—焦姑路—巢皇路—芙蓉路—疊翠路—檜雪路—聞鶯路—樨香路—香墩路—返回主入口。

步行遊覽線路:主入口—焦姑路—穿楊路—香墩路—芙蓉路—疊翠路—檜雪路—聞鶯路—樨香路—香墩路—棲鳳路—焦姑路—返回主入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