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右玉縣獨特的邊塞文化、軍事文化、晉商文化、西口文化,為這座縣級博物館奠定了堅實厚重的基礎,而這些內涵豐富的文化的展示,如同一曲舞台中央雄渾的合唱,使民族融合的主題,更顯持久和意味深長。
看點
青銅器是一種珍貴文物,從宋代開始便成為珍貴的收藏品,有的一件值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現各大博物館珍藏的青銅器雖製作年代不同,風格各異,但其形制都是勻稱的,花紋都是諧調的,都給人以美的感受,都是藝術品,是我國美術史上的瑰寶,是我國勞動人民心血和智慧的結晶。建國以來,右玉各地出土了不少青銅器。在胡生、喬悅同志提供的資料中共提及14件珍貴銅器,其中6件為國家一級文物,6件為國家二級文物,這些文物為研究中國歷史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極好的實物佐證。其中有一件銅篡,青銅製品,國家一級文物,1973年右玉縣大川村出土,右玉縣博物館收藏,器物圓形、圓腹、圈足、侈口,口徑25厘米,通高16.3厘米,底徑16.8厘米。口沿設寬約2.5厘米的夔紋一周,夔紋浮雕獸頭三個,每兩個獸頭中間設三個圓形鏇紋浮雕圖案。腹部通體設方格雲雷乳釘紋。圈足設寬約3.2厘米的夔紋一周。銅篡是古代盛食物的禮器,盛行於商、周,當時人們祭祀或宴會盛飯食不用碗,而是用簋。還有一種長方形的叫做“箐”,古書上常 、簋並舉。《周禮地官舍人》載:“凡祭,共(供)pu、簋,實之陳之。”此銅簋是解放以來雁北地區出土的唯一的商代晚期青銅器,為研究晉北地區商代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1973年9月15日,周恩來總理陪同法國總統蓬皮杜參觀大同雲岡石窟時,大同市博物館特借銅簋供貴賓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