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兒莊區志》
自1983年始修,徵集文字資料和口碑資料1000多萬字,1993年出版。本志記事時限上自1840年,下至1985年;為保持記事的完整性,彰明因果關係,有的事業門類上限有所突破。除序、凡例、概述、大事記、人物、附錄、編志始末外,全書共設28編,依次為:建置、自然環境、人口、農業、水利、工業、交通、航運、郵電、城建·環保、商業、糧油、工商行政·物價管理、財政·稅務、金融、政黨·群團、政權·政協、軍事、台兒莊戰役、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勞動、文化、教育、科學技術、醫藥衛生、體育、民俗·方言·宗教。
台兒莊區為棗莊市轄區,位於山東省的最南部。境內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時代和岳石文化時代的文物,以及龍山文化時代的曬米城遺址證明,遠在新石器時期. 台兒莊區即有人類繁衍生息。商代始建?陽國,春秋末年降為傅陽縣(現城遺址尚存)。此後歷代隸屬多變。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先後建立嶧南縣、運河縣、台兒莊鎮等縣級抗日民主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3年8月後,先後隸屬嶧縣和棗莊市。1962年6月成立台兒莊區,轄6鄉、4鎮,336個行政村。全區總面積533.85平方千米。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全區地勢西高東低,南、西南部多山丘,宜林宜牧,並儲有石灰石、大理石和鐵、磷等礦藏;北部為平原,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中部和東部較低洼,利於水產養殖與水稻種植;東北部地下石膏和中部地下的煤藏都較豐富。 境內河流縱橫。1985年,全區共有5.18萬戶,22.67萬人,居民有漢族、回族兩族。回族居民為2315人,占全區總人口的1%。 歷史上,台兒莊地區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為小麥、大麥、高梁、大豆、穀子、地瓜、花生、芝麻等。1952年每公頃產量已超過1875千克,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翻了一番多。 1983年,台兒莊區一躍成為全國50個農業翻番縣之一,總產值突破1億元。1985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65億千克,人均占有750千克,比建區時分別增長5.5倍和4.6倍。 棉花總產750萬千克,蠶繭4.6萬千克,魚和其他水產品達75萬多千克。林業發展亦取得巨大成就。 1985年,全區有林面積達1.13萬公頃,河渠綠化長達204千米,全區森林覆蓋率達15.2%,成為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區。 台兒莊地區工業的萌芽雖始自明末,但一直發展緩慢。1962年建區時,台兒莊僅有竹條、縫紉和鐵業等幾家規模較小的工廠。進入20世紀70年代,先後興辦了煤炭、栲膠、化工、建材、釀造、造紙、冶煉、造船、紡織等中小型廠礦。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 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全民和集體工礦企業發展到87個,180多種工業產品中已有13種分別獲得省市優質獎。區酒廠生產的“台兒莊特曲”“台兒莊特液”飲譽香港市場;區麵粉廠生產的“特一”麵粉,曾為六屆全國人大會議專供粉。1985年全區工業產值達7000多萬元。 台兒莊區的交通運輸,有較為優越的自然條件。韓莊運河修通,北抵京津,南達滬杭。 境內建有8座船閘、水閘,舟楫如梭,每年過往漕船多達7000多艘;碼頭、商埠繁忙,給台兒莊帶來了繁榮。自1956年始,國家總計投資7000多萬元,先後對韓莊運河、伊家河進行了11次大規模的疏浚。1972年,韓莊運河的水上運輸恢復興旺,千噸拖駁滿載煤焦、建材等南運江浙一帶,南方貨物運來北方。1985年,境內有沿河港口27處, 年吞吐量達150多萬噸,水上貨運70多萬噸。公路交通,1985年,全區公路貨運超過180多萬噸,客運達160多萬人次。 歷史上台兒莊地區文化教育事業比較落後,但也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明、清以來, 台兒莊地區先後興辦義學、書院和塾館70多處,民國時期創辦中學2處,各類國小20多處,曾培養出進士和舉人、秀才多人。辛亥革命志士尤民、抗日戰爭時期為國捐軀的孫伯英、趙靜波和當代著名詩人賀敬之等,都曾在這裡受過啟蒙教育。1985年,全區有設備較完好的國小148所, 中學14所。台兒莊地區的民間藝術、武術、醫術以及書法等, 都曾蜚聲在外。解放戰爭時期,先後有228名優秀兒女獻出了生命。抗美援朝時期,420名青年踴躍參加志願軍,47名犧牲在朝鮮戰場。 台兒莊被譽為“山東的南大門”,“徐州的東北門戶”,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條件,使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台兒莊是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的名城,1938年春的台兒莊大捷,使台兒莊成為被中外讚譽的威武之地。《台兒莊區志》根據這一史實將台兒莊戰役專列一編,記述了台兒莊戰役之臨沂阻擊戰、滕縣保衛戰和台兒莊會戰的激烈場面,以及中國軍隊將士所表現出的英雄氣概。
《台兒莊區志》根據區位特點,突出地方特色將航運設專編,向人們展示了“運河興,台兒莊興”這一規律,以突出港航業為台兒莊地區的發展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