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古都西安:唐詩與長安》在保證學術水準的前提下,儘可能為更廣泛的讀者所接受,使史學走向大眾,更具有嚴謹的科學性、淵博的知識性和藝術感召力。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長安:唐代詩壇的中心
第一節 詩人薈萃之地,詩壇風源之始
第二節 豐富的長安“詩材”
第三節 唐詩在長安的傳播
第二章 唐詩中的長安社會生活
第一節 長安的百官們
一、早朝和元日朝會
二、朝罷、廊下食、退朝和宿直
附:伴直和召對
三、放朝和休沐
第二節 長安的舉子們
一、赴舉和長安請謁
二、舉子入試、試帖詩和放榜及第
三、新進士的宴飲和遊冶
四、落第舉子”
第三節 長安的女性
一、長安上層婦女
二、長安士女
三、長安農家女
四、當壚胡姬
五、家妓
六、歌、舞妓
七、後宮女性
第四節 長安的俠少和惡少
附:長安的農民、僧、道和女冠
第三章 唐詩中的長安四時、節 俗與技藝
第一節 長安的春夏和節 俗
一、長安之春和節 俗
二、長安之夏和節 俗
第二節 長安的秋冬和節 俗
一、長安之秋和節 俗
二、長安之冬和節 俗
第三節 唐詩中的長安技藝
一、棋
二、彈棋
三、風箏
四、鞦韆
五、傀儡
六、戴竿
七、拔河
八、蹴鞠、打球
九、鬥雞
第四章 唐詩中的長安勝跡
第一節 長安的郊野、山川和關隘
一、長安的四郊
二、長安的山川
三、長安的關隘
第二節 長安的城坊和宮殿
一、長安城坊宮殿總貌
二、長安的街坊
附:長安的沙堤
三、長安的宮殿
第三節 長安的寺觀和遊覽勝地
一、大、小雁塔
二、青龍寺
三、香積寺
四、曲江池和芙蓉園
五、樂遊原
六、漠陂
七、灞橋和渭城
八、驪山和華清宮
九、馬嵬
十、秦鹹陽遺址
十一、漢長安遺址
第五章 長安詩人和長安本事詩
第一節 長安籍詩人
一、楊炯
二、蘇廷頁
三、王昌齡
四、裴迪
五、韋應物
六、白居易
七、杜牧
八、韋莊
九、韓偓
十、薛濤
第二節 非長安籍詩人
一、李白
二、王維
三、杜甫
四、岑參
五、柳宗元
六、元稹
第三節 長安本事詩
一、武則天臘日宣詔幸上苑
二、章 懷太子懼禍賦《黃台瓜辭》
三、喬知之賦詩寄窈娘
四、劉希夷因“年年歲歲花相似”殞命
五、上官婉兒持秤衡文
六、張燕公政事堂手題王灣詩
七、孟浩然賦詩忤玄宗
八、王維寫詩同情賣餅者妻
九、王維以詩免罪
十、王之渙、王昌齡、高適“旗亭畫壁”
十一、李泌賦詩譏楊國忠
十二、唐玄宗以詩題壁斥責薛令之
十三、祖詠應試賦《終南望余雪》
十四、韓翎因《寒食》詩而得美官
十五、錢起以“鬼謠”應試作詩
十六、李端以詩獲郭暖婢
十七、憲宗以戎昱詩罷和親之議
十八、韓愈諫迎佛骨賦藍關詩言志
十九、王建交結宦官寫《宮詞》
二十、劉禹錫兩賦玄都觀桃花
二十一、白居易以詩謁顧況
二十二、白居易仙遊寺醞釀《長恨歌》
二十三、崔護以“人面桃花”詩定情
二十四、賈島苦吟唐突京兆尹
二十五、楊敬之逢人說項斯
二十六、武宗孟才人唱《河滿子》氣絕殞命
二十七、柳公權為宮嬪賦詩
二十八、裴潾題詩慈恩寺佛壁
二十九、“秦婦吟秀才”韋莊
文摘
著作權頁:
這兩個側面頗能反映唐詩人之眾的實際。以實際在錄的詩人數字而言,宋、明、清詩人恐怕超過了唐;然而從以上兩個角度作橫向比較,則宋、明、清皆不如唐。其所以宋、明、清詩人數多出於唐,原因是時代較近、印刷術發達、詩歌保存相對完整的緣故。
唐詩數量,據彙編於清乾隆年間的《全唐詩》,計有詩近五萬首;今人復博採於四部典籍、佛道兩藏及金石碑刻、稗乘方誌,輯出《全唐詩》未收之詩五六千首,合上總計約五萬五千餘首。唐以前之詩,合計《先秦漢魏晉南北朝》所收詩及未收之《詩經》、《楚辭》和隋詩,總數不足八千首。唐詩的總數當然不及宋詩、清詩。南宋詩人陸游自稱“六十年間萬首詩”,實際數字是九千餘首。原因如上所述,因印刷術的廣泛推廣和使用,宋至清人的文集要比唐人文集保存完整得多。唐詩今傳者,毫不誇張地說,僅其十分之一、百分之一而已。例如天才詩人李白,其一生詩作當遠不止今傳的僅千首。當李白病亟之際,授散亂不整之詩稿給從叔李陽冰,囑其為他編集。李陽冰《唐李翰林草堂集序》中慨嘆地說:“當時著述,十喪其九。”數十年之後,當韓愈之時,李白的詩繼有流失,致使韓愈感嘆他“流落人間者,泰山一毫芒。”如果李白的詩能基本完整地保存下來,應該不少於陸游的詩吧?又如初唐“吳中四士”之一的張若虛,當時以“文詞俊秀”顯名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