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紋獸吞銅熨斗

古紋獸吞銅熨斗

熨斗在中國的漢代(公元2年)時就已出現,但最初卻是作為一種刑具。直到晉代以後,熨斗的功能才逐漸向生活工具轉化。從我們同時期的《春秋左氏傳杜預集解》中稱:“藥杵、澡盆、熨斗……皆民間之急用也。”也不難看出,熨斗至少在晉代已是民間的家庭生活用具。 有關熨斗這個名稱的來歷,據考證有兩種來源。一是取象徵北斗之意;二是熨斗的外形如同古代一種烹調用具“熨斗”。事實上,我們根據《青銅器小詞典》介紹就可以得知,漢魏時期的熨斗是用青銅鑄成,有的熨斗上還刻有“熨斗直衣”的銘文,可見那時候的人們就已懂得了熨斗的用途。歷經唐宋以後,熨斗已經由貴族專用逐漸向民間擴展。其造型也逐漸定型。關於其用法,古今以來大略相同,都是在熨衣前,把燒紅的木炭放在熨斗里,待底部熱得燙手了再使用,所以,古籍中又叫“火斗”。 到了清代中期,銅器在用途上與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有著很大區別,它已基本失去了作為禮器的意義,成為生活中的一種器皿或是人們賞玩的藝術品。由於受到乾隆皇帝的個人推崇和民間訓詁、金石學發展的影響,這個階段出現了大批仿造商周青銅器造型的器物,這其中就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熨斗。他的造型已由西漢中期的微弧形底改為平底,實心長柄改為空心短柄,插接於木把,製作愈發細緻美觀。

熨斗鑑賞

古紋獸吞銅熨斗 古紋獸吞銅熨斗

所藏的這個熨斗,是清代中期的高古紋獸吞銅熨斗,敞口,頸收,直腹,有長鋬,鋬部飾以獸首,且周身裝飾草葉紋、回紋。紋飾洗鍊,頗具古風,是典型的清代中期的青銅器仿古造型。

實際上,儘管清代仿古青銅器已經頗具規模,不過從紋飾來看,這一時期的仿古青銅器沒有嚴格仿造商周青銅器的紋飾,而是使用了龍紋、捲雲紋、浪花紋、花卉紋、變形獸面紋、變形夔紋、回紋等紋飾。有些器物上的獸面紋,已不是獸面紋,倒像是蝙蝠。青銅器中的斝、簋、爵、觚、鼎、壺均是禮器。

類別

而從包漿銅質來看,清代仿古銅器也與商周青銅器有很大的不同。戰國以前的銅器,皆為銅錫鉛合金的青銅器。錫的成分越大,銅質的灰色色澤越淺淡。而清代流傳下來的仿商周器物儘管可以假亂真,但最大的區別就是此類器物的包漿一般為黑漆古,而且露銅呈黃色。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時期仿古器物的時代特徵還是比較顯現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