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學經子

內容介紹

六藝之文,《樂》以和神,仁之表也;《詩》以正言,義之用也;《禮》以明體,明者著見,故無訓也;《書》以廣聽,知之術也;《春秋》以斷事,信之符也。五者,蓋五常之道,相須而備。而《易》為之原,故日:“《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言與天地為終始也。 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皆起於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其言雖殊,辟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日: “天下同歸而殊塗, 一致而百慮。”今異家者各推所長,窮知究慮,以明其指,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之支與流裔。使其人遭明王聖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猶愈於野乎?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捨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
——《漢書·藝文志》

作品目錄

緒論
一、從凌廷堪說起
二、經大於儒
三、理在經中
四、《辨宗論》新解
第一章 周易
一、古易溯源
二、《周易》之創立
三、《左傳》《國語》筮法解
四、孔子傳《易》與帛書《易》之歸屬
五、西漢易學的分際
六、《費氏易》與古文易學之興盛
七、後定之學與鄭王今古說
八、王弼易學之根源
九、六朝易學名家
第二章 尚書
一、《尚書》釋名
二、《尚書》與春秋前儒家
三、《虞夏書》與孔子後儒家
四、《洪範》與數度之學
五、《洪範》五行說的起源與傳衍
六、今古文《尚書》與五行傳
七、魏晉《尚書》學與晚書
第三章 詩經
一、詩的地域與年代
二、詩之三訓、六義
三、孔子與儒家傳《詩》
四、四家《詩》與阜陽《詩》簡
五、《詩》學與詩學的分立
第四章三禮
一、禮的起源與奠基
二、《周禮》的來歷及傳授
三、《周禮》六官與國家政教
四、《儀禮》與禮樂文明
五、《儀禮》的傳授
六、大小戴《記》
七、樂經與《樂記》
八、《王制》與今文學
九、《月令》與喪服之學
第五章 春秋
一、孔子作《春秋》
二、《春秋》三傳之形成
三、《公羊》大義
四、《轂梁》今古文說
五、《左傳》之復興
第六章 論語與孝經
第七章 國小、石經與讖緯
第八章 諸子起源
第九章 儒家
第十章 道家
第十一章 名、墨、法、陰陽、雜諸家
第十二章 玄學
修訂版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