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拳按歷史進程可以分為3個時期(一)古代壯拳(二)近代壯拳(三)現代壯拳。
一:古代壯拳。也稱為格鬥壯拳,軍拳。指在壯族地區出現遠古時期至“改土歸流”前的壯族武術。有數千年的歷史。這一時期是壯拳為古代狼兵軍隊訓練用的武術(1),拳術較為原始,分散,缺乏武術的系統理論體系.各地的壯拳由於領主管轄範圍不同,形成比較分散的局面.各地的壯拳亦有一定區別,但又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作為同源異流的兄弟民族(包括緬甸,泰國,寮國的民族)在古代的軍事文化等等方面都有類同。(2),拳術原始,兇狠,強悍,血腥,講求本能.每招每式完全是戰場上格鬥廝殺的需要風格,講究以重創致殘對手為原則。不僅有拳打,腳踢,肘擊,膝擊,肩挑,頭撞等等,還有咬,挖眼,鎖頸,插陰,碎骨等等以殺戮滅敵為主的拳技,諸如昂拳,牛角拳及雪花蓋頂(雙刀術,目前據考證此刀術為瓦氏所傳)等等。(3),拳法古樸,拙力,動作簡單利落,由多個動作組合而成,各招式之間銜接性,協調性,觀賞性差。曾經被外界稱為“南蠻拳”,由於與外界(主要指當時的朝廷)交流較少,這部分的原始壯族武術的原始保存得比較好,可以體現當時的壯民族的基本情況。這一類壯族武術十分稀少,大部分已經失傳,能夠傳下來的基本上都是瀕臨絕跡的壯族武術,彌足珍貴,目前以昂拳傳人“白衣狂石”在廣東正在研究發展古壯拳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進展。
二:近代壯拳:.指明清時期的“改土歸流”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這一段時期壯族武術,這個時期大概有400年的歷史過程。明清經過“改土歸流”後,廣西政治格局發生了根本的變化:(1) 土司制度的瓦解,作為“峒丁”的狼兵也自然不復存在,壯拳不再作為訓練士兵的手段。(2 )明清時期火器的出現使用,改變戰爭戰場的基本模式,淡化了武術的重要性,壯拳逐漸從戰爭的舞台走下民間,脫離戰爭主體後的壯拳逐漸有部分演化民間舞蹈,祭祀表演等。諸如:扁擔舞,師公戲,另一部分的壯拳逐漸演變成地方南拳,僅有極小部分得以保存下來。(3 )明末清初南方武術(南拳)的興起,隨著土司制度的瓦解,中原優秀文化的可以廣泛進入壯族地區,頻繁的文化交流,碰撞,裂變,壯族文化首先發生了根本變化。南拳完善先進的武術理論體系,以及壯族民族文化文化匱乏,傳承的斷裂,文化的邊緣性及趨同性使古壯拳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在上述多種原因下促使大部分壯拳趨於融合,轉移,在融入南拳的文化大熔爐中,出現了“南拳化”的壯族武術,這些近代壯族武術的最大特點就是:壯族武術的“南拳化".從招式,名稱及技術風格已經南拳形式化,並相對完善的武術理論;沉酣穩健,拳勢剛烈,舒展大方,連貫,節奏分明,講究弓,馬。橋手等等的南拳技巧,具有一定的實戰性及觀賞性,僅有小部分保存壯民族的本色。比如我們現在看到的壯族傳統武術套路"擒工大王拳",就是由洪拳的“弓字伏虎拳”演化過來,這套傳統武術是典型的近代壯族武術的代表。在"擒工大王拳"其中有一招式:“飛沙走石”的原型就是壯拳里的“嗎都奴”(狗撒尿),此招式在南拳中是絕無僅有的。現代壯拳大師農式豐的——“七步鐵線樁功”及田陽壯拳都是近代壯拳的代表.(注:農式豐的師傅是清末拳師李新發,將當地壯拳與少林洪家拳揉合,形成現在的龍州本地壯拳)。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的壯族武術大部分就是這一類.
三:現代壯拳: 主要指建國後的壯族武術,時間為50年。這段時期的壯族武術的事業發展實在是不盡人意的,是令人痛心疾首的,大量的壯族武術的失傳及滅絕主要在近十年內。由於眾多的原因,壯族武術曾一度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復興過一段時間,也有很多優秀的古壯族武術曾經出現在武術比賽運動會上,但是十分不幸的僅出現在以武術觀摩會上,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及搶救挖掘。然後就銷聲匿跡了,大量的壯族武術的失傳及滅絕主要在近十年內,壯族武術的命運是岌岌可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