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紀時法

古代紀時法,十二地支紀時法,依據天色 十二地支

天色紀時法

古代主要根據天色把一晝夜分為若干段。一般地說,日出時叫旦、早、朝、晨,日入時叫夕、暮、昏、晚,太陽正中叫中日,將近中日時叫隅日,太陽西斜叫做昃(zè,太陽偏西)

古人一日兩餐,朝食在日出之後,隅中之前,這段時間叫食時或蚤時,夕食在日昃之後,日入之前,這段時間叫晡(bú)時。日入之後是黃昏,黃昏以後是人定,人定以後是半夜,半夜以後分別是雞鳴和昧旦,這是天將亮的時間。此後是平旦、平明,這是天亮的時間。例如:旦辭爹娘去,暮宿黑頭山。出處《木蘭詩》 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出。 出處《孔雀東南飛》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裝。出處《孔雀東南飛》。

十二地支紀時法

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恰好等於現代兩個小時。古人把第一個小時叫做初,第二個小時叫做正。例如在子時,第一個小時叫做子初,第二個小時叫做子正。

十二時辰表

十二時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日中 日昃 晡時 日入 黃昏 人定
時辰
現代時 間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舉例

天色法與地支法是古代詩文中常見的兩種紀時方法。如《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雞鳴,雪止……,晡時,門壞。”《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別稱。再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時困至戌時。”《景陽岡》:“可教往來客人於巳、午、未三個時辰過岡。”《祭妹文》:“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群英會蔣乾中計》:“從巳時直殺到未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