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古代紀年法
1. 乾支紀年
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來紀年的方法。其特點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組成一個紀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遠是單數對單數、雙數對雙數,不可能出現奇偶相組合。
C、60年一循環,周而復始。
2. 年號紀年
從漢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號,後就用帝王年號來紀年。 如:康熙元年等。《岳陽樓記》“慶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禪山記》“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鐘山記》“元豐七年”、《梅花嶺記》“順治二年”、《指南錄後序》“德祐二年”、《雁盪山》“祥符中”(“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簡稱,宋真宗年號)等。
3. 王公年次紀年
用於春秋戰國時代的一種紀年方法,如:趙惠文王十六年《左傳。骰之戰》:“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指魯僖公三十三年。《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
民國紀年法: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定1912年為民國元年。從此又有了民國紀年法。
乾支紀年法推算方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計算方法1:
天干:年份÷10,得到的商不管,看餘數,若餘數-3得正,則按天干順序往下數,得數即為天干順序數,若餘數-3為負,則+10,得到的數即為天干數,若餘數為3,則為天干的最後一位,即癸。
地支:年份÷12,得到的商不管,看餘數,若餘數-3得正,則按地支順序往下數,得數即為地支順序數。若餘數-3為負,則+12,得到的數即為地支順序數,若餘數為3,則為地支的最後一位,即亥。
把天干數和地支數合併起來,即為所求的乾支年份。 如:2012年查萬年曆為壬辰年,算法為: 2012÷10=200……2,2—3=—1,—1+10=9,按天干順序數到9,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第9位為任。 2012÷12=167……8,8—3=5,按地支順序數到,子、醜、寅、卯、辰。第5位為辰。 按照以上計算結果,把天干、地支合併起來可知,2012為壬辰年。
計算方法2 :
十位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1 2 3 4 5 6 7 8 9 10
十二地支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已知公元數推算乾支年號,只需要分兩步:
第一,把公元年數減去3,你會得一個新的數字。這個新數字的個位數字(當個位數字為“0”時,當“10”)在十位天干中所對應的天干字就是所求的。
第二,把每一次你得到的一個新數字除以12,這樣你又會得到一個餘數字(當剛好除盡時,餘數字取12)。這個餘數字在十二地支中所對應的一位地支,即為所求的。
例如,請你確定1980年的乾支年號。
先找天干:1980-3=1977。1977的個位數字7在十位天干中對應的天干字為“庚”。
再找地支:1977÷12=164……9,顯然餘數為9,查9在十二地支中對應的地支字為“申”。
所以,1980年為庚申年。
這樣推算乾支年既快又準,可簡記為“減3除以12”。
4. 年號乾支兼用法
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乾支列後。
如《揚州慢》“淳熙丙申”,“淳熙”為南宋孝宗趙昚(shen)
年號,“丙申”是乾支紀年;《核舟記》“天啟壬戌秋日”,“天啟”是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壬戌”是乾支紀年;《祭妹文曠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年號,“丁亥”是乾支紀年;《梅花嶺記》“順治二年乙酉四月”,“順治”是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年號,“乙酉”是乾支紀年。
曆法名詞解釋
【農曆】我國長期採用的一種傳統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來定月,用置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回歸年,因這種曆法安排了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業生產活動,故稱農曆,又叫中歷、夏曆,俗稱陰曆。古人寫文章,凡用序數紀月的,大多以農曆為據。如《游褒禪山記》“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鐘山記》“元豐七年六月丁丑”,農曆的六月、七月相當於公曆的七月、八月。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根據太陽一年內的位置變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數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個月中,以反映四季、氣溫、物候等情況,這就是二十四節氣。每月分為兩段,月首叫“節氣”,月中叫“中氣”。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順序為: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驚蟄、春分 三月 清明、穀雨
四月 立夏、小滿 五月 芒種、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處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歌謠:“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詩文中常用二十四節氣來紀日,如《揚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夏至白天最長,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稱夏至、冬至為至日,這裡指冬至。
【初陽】約在農曆十一月,冬至以後、立春以前的一段時間。此時陽氣初動,故稱“初陽”。《孔雀東南飛》:“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農曆以正月、二、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類推。歐陽修《醉翁亭記》:“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社日】古代農民祭祀土地神的節日,在春分前後。《永遇樂》:“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社鼓,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聲。
【初七】農曆七月初七,民間有七夕乞巧的風俗。傳說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孔雀東南飛》:“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
【下九】農曆每月十九日,是婦女歡聚的日子。
【乾支】天干地支的合稱。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乾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乾支紀法”。如《馮婉貞》:“鹹豐庚申,英法聯軍白海入侵。”鹹豐,皇帝年號;庚申,乾支紀年。
“六十甲子”依次是: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基本概念
a.日、月、年、歲
古人經常的觀察到的天象是太陽的出沒和月亮的盈虧,所以晝夜交替的周期為一“日”,以月相變化的周期為一“月”(現代叫做朔望月)。
年的概念和農業有關,《說文》:“年,熟谷也”。穀物的成熟周期意味著寒暑往來的周期,也就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稱為太陽年。在遠古,年和歲是有區別的。“歲”表示今年某一節氣到明年同一節氣之間的這段時間,而“年”指的是今年正月初一至明年正月初一這段時間。
b. 陰陽合曆
以朔望月為單位的曆法是陰曆,以太陽年為單位的曆法是陽曆,中國古代的曆法不是純陰曆,而是陰陽合曆。平年12個月,有6個大月30天和6個小月29天。有大小月之分,是因為月相的變化在29-30天之間(精確數值是29.53天)。每年12個月一共354天,但這個數還不夠1個太陽年。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實際時間是365.2422日,比陰曆12個月的總和還多出11天多。所以陰曆每過3年就和實際太陽年相差1個月的時間,所以每3年就要加1個月,稱為閏月。這樣是為了使歷年的平均時間約等於1個太陽年,並且和自然季節大致符合。
置閏是古代曆法中的大事。《左傳文公六年》:“閏以正時,時以作事,事以厚生,生世之道於是乎在矣”。三年一閏還不夠,還要五年閏兩次,所以《說文》說“五年再閏”。五年閏兩次要多了些,後來規定19年閏7個月。
關於閏月的安插問題,在殷周時代就有記載,閏月一般放在年終。當時置閏尚無定製,有的年份甚至出現一年兩閏。但到了春秋時代就再也沒有這種狀況了。漢初在九月之後置閏,稱為“後九月”,上古還有年中置閏,如閏三月,閏六月。當閏而不閏叫“失閏”。如何安插,是古代曆法的重要問題。
c. 四季
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時,後來又按夏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個月分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古書常把這些名稱作為月份的代名詞。《楚辭·哀郢》:“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這裡的仲春指的就是夏曆二月。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為春秋二時,所以後來春秋就意味著一年。《莊子·逍遙遊》: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的生命不到一年。此外史官所記的史料在上古也稱為春秋,因為史料都是記年體的。後來曆法日趨周密,春秋二時再分冬夏二時,有些古書所列的四時順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墨子·天志中》“”制為四時春秋冬夏,以紀綱之“,《管子·幼官篇》:“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禮記·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