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13年前,拉瑞和伊娜姆離開了位於巴勒斯坦的家鄉拉馬拉,此後一直居住於倫敦。她們兩個在成長過程中都飽經風霜,不僅要忍受自身成長環境中嚴格的道德準則,也要受辱接受自己的家鄉自孩提時代以來就被以色列人長期占據的事實。
拉瑞是穆斯林,性格內向,具有同性傾向,不善飲酒。伊娜姆是基督徒,性格比較外向,她則喜愛異性。
宗教顯然對她們的性格影響並不大,在拉馬拉的時候,她們已經覺得自己是自由且極具現代精神的,由於性格上的這種反叛,她們最後也為自己的一些反對行為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很多年以後,拉瑞和伊娜姆的前男友、一個廣告經理結了婚,但兩人並不相愛,拉瑞從此過著舒坦但壓抑的典型中產階級生活。他們有一個七歲的孩子。每當她的婚姻出現問題時,拉瑞便在伏特加酒中麻醉著自己。
一天早上,舊友伊娜姆的突然拜訪使兩人回憶起過去——那些她們初來倫敦的日子、那次在耶路撒冷的一家電影院遇到的兩個以色列士兵,並被強暴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伊娜姆 | Natali Atiya | ---- |
拉瑞 | 克拉拉·庫里 | ---- |
伊娜姆(少女時期) | Moran Rosenblatt | ---- |
拉瑞(少女時期) | Ziv Weiner | ---- |
加迪 | Gal Lev | ---- |
波阿斯 | Ofer Hayoun | ---- |
詹姆斯 | Taliesin Knight | ---- |
伊娜姆的母親 | Jullate Kahwage | ---- |
拉瑞的母親 | Amal Reihan-Abu Ramadan | ---- |
拉瑞的父親 | Ibrahim Abu-Zeid | ---- |
Ashraf | Adam Abu-Razek | ---- |
修女 | Rachel E. Friedman | ---- |
Jamil | Kosta Fasho | ---- |
James' School Teacher | Charlotte McDougall | ---- |
Nurse Yolanda | Natasha Williams | ---- |
Other Nurse | Simone Pritchard | ---- |
Irish Man | Wuzza Conlon | ---- |
Aaron | Nigel Betts | ---- |
Ruth | Olivia Poulet | ---- |
Party Guest 1 | Deborah Frances White | ---- |
Party Guest 2 | Tom Salinsky | ---- |
Milk Man | Alex Darby | ---- |
Inam's 'Husband' in photo | Charles Ayodele | ---- |
Religious Teen | Shimon Gantz | ---- |
Religious Teen | Menachem Shaver | ---- |
Religious Teen | Nachman Lior | ---- |
Religious Teen | Natan Shaver | ---- |
Religious Teen | Natan Gabay | ---- |
Israeli Troops | Lior Mordoch | ---- |
Israeli Troops | Ibrahim Abu-Razek | ---- |
Israeli Troops | Shlomi Atour | ---- |
Israeli Troops | Ofer Shahar | ---- |
Israeli Troops | Kobi Triki | ---- |
Israeli Troops | Hamudi Abu-Razek | ---- |
Israeli Troops | Eyal Oberwerger | ---- |
Taxi Driver | Abu-Ali | ---- |
Masked Militant | Ali Almejarba | ---- |
Masked Militant | Hosam Okabi | ---- |
Masked Militant | Walid Abu-Dahal | ---- |
Masked Militant | Yusuf Koudain | ---- |
Raj | Waleed Akhtar | ---- |
Radio Presenter | John Harley | 聲音出演 |
Andy | David Loughlin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Guy Allon、Rafael Katz、David Molyneaux、John Reiss、喬納森·薩加爾、Kfir Weiss、David Willing |
導演 | 喬納森·薩加爾 |
副導演(助理) | Katie McGrath、James Nunn、Eyal Oberwerger、Doron Ofer、Elliot Tagg |
編劇 | 喬納森·薩加爾 |
攝影 | Xiaosu Han、Andreas Thalhammer |
配樂 | Jody K. Jenkins |
剪輯 | Yuval Netter |
選角導演 | Daniel Hubbard、Mor Shlomovitz |
藝術指導 | Myles Grimsdale |
服裝設計 | Rebecca Gore |
布景師 | James Speed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該片的所有主演其實都不會說阿拉伯語 。
•《口紅》一片的宣傳資料含有對以色列侵占領土與屠殺巴勒斯坦人有關的內容,以色列電影基金會也因此撤回了對該片的投資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
2011年2月20日 | 第6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 金熊獎-最佳影片 | 《口紅》 | 提名 |
幕後製作
導演喬納森·薩加爾只是想講述兩個女人的關係,故事的劇本幾乎一直伴隨著他的成長而發生變化,最初他的故事原型是童年時鄰居阿姨和她的兒子,之後又變成兩個男人,最後才變成了兩個女人,而其他的元素基本都是自己杜撰而來。影片中主角的身份背景設定,巴以衝突的矛盾、夫妻之間名存實亡的關係、宗教和性取向的問題等元素大多數都是根據他的臆想而來,並不基於所見所聞 。
影片評價
名存實亡的夫妻關係、女同、宗教信仰、巴以衝突引發的民族矛盾及其相關的是是非非,《口紅》試圖將這些話題全部揉進90分鐘中,其結果就只能是撐破了肚子,讓觀眾在被幾個話題吊足胃口後,最終只能收穫一片茫然。
在剝去一層層的外衣後,故事的本身無非就是兩個性格迥異的女同伴侶在生活和現實面前無奈地分分合合的經歷,兩人對同一件事的不同記憶,只是從側面體現了兩人的性格差異,也間接導致兩人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走出了不同的軌跡。將諸多其他的話題融入到這部電影中,表面上看似乎是增加了更多讓人思考、試圖引發爭議的元素,但實際效果卻只能讓這個故事過於臃腫但又缺乏實質內容,就好象是一大塊注水肉。
影片採用了現實和閃回結合的表現手法,但遺憾的是沒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的切換過於瑣碎和不自然 。 (新浪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