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晦帖
《叔晦帖》是我國北書法家米芾的作品,紙本,行書,縱24.5厘米,橫29.6厘米,上鈐有“項元汴鑑藏印”、“安儀周家珍藏”、“乾隆鑑賞璽”、“太上皇帝之寶”等鑑藏印。此帖書法沉著痛快,灑脫飄逸。結體、用筆中多見王獻之的風骨。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信息
書名:叔晦帖
作者:米芾
類別:書法
年代:北宋
字型:行書
規格:縱24.5厘米,橫29.6厘米
特點:沉著痛快,灑脫飄逸
質地:紙本
作品簡介
《叔晦帖》,北宋米芾作品,紙本,行書,縱24.5厘米,橫29.6厘米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上鈐有“項元汴鑑藏印”、“安儀周家珍藏”、“乾隆鑑賞璽”、“太上皇帝之寶”、“乾隆宸翰”、“信天主人”、“淳化軒”、“梁清標印”、“黔南景氏珍藏”、“慶郡王寶藏書畫章”等鑑藏印。
作品釋文
余始興公故為僚宦,仆與叔晦為代雅,以文藝同好,甚相得,於其別也。故以秘玩贈之,題以示兩姓之子孫異日相值者。襄陽米芾、元章記。叔晦之子:道奴、德奴、慶奴。仆之子:鰲兒、洞陽、三雄。
作品說明
米芾《三帖卷》計包括《叔晦帖》、《李太師帖》、《張季明帖》三帖,均屬紙本,行書。《三帖》合裝一卷,為米芾行書中的精品。
作品欣賞
此帖書法沉著痛快,灑脫飄逸。帖後項元汴跋云:“卷毫濡墨,沉著痛快,且瀟散簡遠,氣雄韻勝,實與逸少同調合度。”項元汴認為米芾此帖書風於王羲之相近。米芾的書法的確得力二王最多。但與二王父子書法又有不同,王羲之法度緊斂古質蘊藉內含;而王獻之的筆致則是散朗妍妙,俊逸姿媚。米芾的天資個性於王獻之較為相近,所以,米芾的結體,用筆中多可以見王獻之的風骨。
作者簡介
米芾(1051-1107)中國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初名黼,後改芾,字元章,號襄陽居士、海岳山人等。祖籍太原,後遷居湖北襄陽,長期居潤州(今江蘇鎮江)。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善詩,工書法,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初師歐陽詢、柳公權,結體緊結,筆畫挺拔勁健,後轉師王羲之、王獻之,體勢展拓,筆致渾厚爽勁,自謂“刷字”,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並稱宋代四大書法家。其繪畫擅長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以書法中的點入畫,用大筆觸水墨表現煙雲風雨變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稱“米氏雲山”,富有創造性。米芾傳世的書法墨跡有《向太后輓辭》、《蜀素帖》、《百溪詩帖》、《拜中嶽命帖》、《虹縣詩卷》、《草書九帖》、《多景樓詩帖》等,無繪畫作品傳世。著《山林集》,已佚。其書畫理論見於所著《書史》、《畫史》、《寶章待訪錄》等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