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磁鐵磁化

磁鐵材料的反磁鐵磁化過程,假設把磁性材料逐步磁鐵磁化,隨著磁場的增大,磁感應強度也增加,一直到飽和。

整個磁鐵磁化過程可以用圖中的曲線O-a-b-c表示。 然後逐步減小外磁場,材料會發生什麼情況?不難想像,外磁場減小,肯定會使材料的磁感降低,但有趣的是,磁感並不沿c-b-a原路返回,而是沿曲線c-d-e降低。也就是說,在從飽和點減小外磁場時,相應的磁感要高於初始磁鐵磁化時的磁感,似乎是磁感的減小比磁場的降低“落後”或者“滯後”了。磁性材料的這種特性稱為磁滯現象。磁滯現象是磁性材料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特徵。
這樣,外磁場正負變化一周,磁感會沿c-d-e-f-g-h-i-j-c變化一周,這條閉合曲線稱為磁滯回線。磁滯回線所包含的面積代表外磁場對材料做的功,也就是所消耗的能量,稱為磁滯損耗。
在磁中性狀態(即沒有外加磁場),磁性材料內部的磁矩成混亂排列,總的磁矩為零,因此材料顯示的磁鐵磁化強度也是零。 當磁性材料處於外加磁場中時,材料內部的磁矩就會受到磁場的作用力,磁矩會向外磁場的方向轉動,就象磁鐵在磁場中轉動一樣。這時,磁矩就不再是完全混亂排列的了,而是沿外磁場方向產生了一個總的磁鐵磁化強度,這時我們說材料被磁鐵磁化了。並且,外磁場越大,材料內部的磁矩向外磁場方向轉動的數量和程度就越多。當外磁場足夠大時,磁性材料內部所有的磁矩都會沿外磁場方向整齊排列,這時材料對外顯示的磁鐵磁化強度達到最大值,我們說材料被磁鐵磁化到了飽和。達到飽和之後,無論怎樣增大磁場,材料的磁鐵磁化強度也不再增大。因此材料被磁鐵磁化到飽和時的磁鐵磁化強度稱為飽和磁鐵磁化強度,用Ms來表示。
在工程上,一般不用磁鐵磁化強度-磁場的關係畫磁鐵磁化曲線,而用磁感應強度-磁場的關係畫磁鐵磁化曲線。這時,磁鐵磁化飽和時就有一個飽和磁感應強度(或者飽和磁通密度),用Bs表示。以後,如果沒有特殊說明,我們都用的是B-H磁鐵磁化曲線。飽和磁感應強度是磁性材料的一個重要指標。
從上面的分析,磁鐵的前景是很好的,我們知道材料的磁鐵磁化強度隨外磁場而變化。在科學實驗和生產實際中,常把磁場和磁鐵磁化強度的關係畫成曲線,稱為磁鐵磁化曲線,如圖所示。其中,橫坐標表示外磁場的大小,縱坐標表示磁鐵磁化強度的高低。磁鐵磁化曲線一般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可逆磁鐵磁化階段、不可逆磁鐵磁化階段、飽和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