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內部結構模型圖](/img/8/092/wZwpmLyEjM2kjMwITM3Q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yE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原子核-內部結構模型圖
為了解釋這個實驗結果,導致了原子有核模型的提出。原子是由帶正電荷的原子核與繞其運動的帶負電的電子組成。
![帶負電的電子-模型圖](/img/c/25c/wZwpmL1IDOyMzM3QjNw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0Y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帶負電的電子-模型圖
原子的有核模型Atom model with nuclear1911年,盧瑟福用a粒子轟擊金屬箔發現了大角度的粒子散射。
原子核-內部結構模型圖
為了解釋這個實驗結果,導致了原子有核模型的提出。原子是由帶正電荷的原子核與繞其運動的帶負電的電子組成。
帶負電的電子-模型圖
原子模型是人們對物質世界微觀結構的認識而建立的模型。目前人們普遍接受的原子模型為由原子核(質子和中子)和電子構成,電子繞核做不規則運動,形成的電子云模型...
概述 發展歷程原子(atom)指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狀態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繞核運動的電子組成。原子構成一般物質的最小...
簡介 發展歷史 基本構成 性質 重要參數原子(atom)指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狀態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同核內電子和核外電子構成。因此具有核式結構。...
概述 特點 構成 性質 發展史盧瑟福原子模型 又稱“有核原子模型”、“原子太陽系模型”、“原子行星模型引”。關於原子結構的一種模型。1911年由盧瑟福提出。認為原子的質量幾乎全部集中...
模型建立過程 盧瑟福簡介核模型 ,即對核子在原子核內的運動提出的解釋和構想。由於核力及核多體問題的複雜性,對原子核的結構還不能做到完全的、精確的理論描述,因而只能根據相當數量的...
簡介 基本思想 費米氣體模型 殼模型 集體模型在核物理與核化學中,核殼層模型是一個利用泡利不相容原理的結構來描述的原子核的能量級別的一個模型。原子核殼模型是邁耶(M.G.Mayer)夫人和簡森(J....
模型的提出 基本思想 基本信息 殼模型套用 其他信息原子物理學,是研究原子的結構、運動規律及相互作用的物理學分支。它主要研究:原子的電子結構;原子光譜;原子之間或與其他物質的碰撞過程和相互作用。
發展歷史 作用 意義 相關學科 參考資料能級圖如左圖所示 原子各能級的關係為: En=E1/n(n=1,2,3,...) 氫原子的基態能量: E1=-13.6 eV
定態假設 能量假設 軌道假設 波爾模型發現 相關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