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任何國家。無論奉行什麼制度;都可能會發生內亂與外患;出現紛爭和政治危機。也會遇到需要本國當局參與斡旋的國際爭端。在這個全球動盪不安的時代,處理危機、駕馭複雜局勢的能力和藝術越發重要了。本書是美國16位總統應對內亂外患的實錄。講述了他們在危機時刻;作為最高行政與軍 事長官,如何頂住內外壓力與分歧,根據自己的判斷做出選擇與決策;並堅定不移地指揮執行。直至引導國家渡過難關,或達到預期目的。 在書中,這些顯赫人物的個性、品格、特殊經歷。他們所面對的事態與困境,以及擺脫困境的策略、鬥爭與過程。無不生動、鮮活地躍然紙上。 \該書2004年9月出版於美國,迅速登上亞馬遜網路書店等大書店暢銷書排行榜。編輯推薦
如果結果表明我做對了,那么反對我的話就都等於沒有說過。
——林肯
總統之為總統,還不在於智力和意識形態如何,而在於意志力和決斷力能否經得起檢驗。
——克里斯·華萊士
那銀行想要整死我,可我要整死它。我要向他們證明我決不畏縮。
——安德魯·傑克遜
我們很明白,鑽進被窩反頭蒙上,是躲不開危險的。
——富蘭克林·羅斯福
成功者有許多父親,失敗者只能是個孤兒。
——約翰·甘迺迪
我知道我是誰,我知道我相信的是什麼,我知道我要把國家領向何方。
——喬治·沃·布希
作者簡介
克里斯·華萊士是美國著名政治記者(江澤民主席以和他談笑風生引以為傲),長期致力於對國內外政要的深度採訪與追蹤報導。《華盛頓郵報》稱他是一位“咄咄逼人的記者”,“鋒芒畢露而又無懈可擊”。華萊士曾任全美廣播公司新聞網的白宮首席記者7年之久,現在是福克斯電視網“克里斯·華萊士周日新聞”的主持人。他獲得過美國所有的廣播電視新聞大獎,杜邦——哥倫比亞銀仗獎。美國廣播電視最高成就獎——皮博迪獎等。
目錄
引言
第一部分 內亂
第一章 率軍出發
第二章 對你自己要誠實
第三章 憲法,去他的吧
第二部分 紛爭
第四章 擊敗銀行
第五章 詹森膽子大起來了
第六章 大炮與黃油
第三部分 和平
第七章 將軍繞開戰爭
第八章 和平鬥士
第九章 直接向民眾說話
第十章 中國牌
第十一章 零選擇方案
評論
危機時刻的大國領袖是一面鏡子
旅美華人學者林達通過他所著的《總統是靠不住的》,試圖向我們說明:美國總統——那個擁有無上權威的世界強國“首腦”,其實只不過是個“可憐的傢伙”,他只有一個“行政大主管”的許可權,即使是在行政機構的職權範圍內,依然處處受限,常常四處碰壁。在他的筆下,美國的三權分立體制呈現出幾乎無懈可擊的完美特質。
而美國“咄咄逼人”的著名時政記者克里斯·華萊士,則在《危機時刻的大國領袖》一書中,為我們展示了美國總統的另一面。他為我們講述了16個總統應對內憂外患的故事,從喬治·華盛頓到小布希。總統在這裡不是“可憐的傢伙”,他們顯示出自己權力的強悍性。“在這些故事中,總統都是行動堅決,未聽一些顧問們的意見,未按常規辦事,未考慮政治權益之計,往往還違反一般民眾的意願。”用華萊士自己的話說,“每一位總統這樣做,都是因為他相信自己有責任、有使命使美國和世界成為一個更美好的地方。”
如同華萊士鋒芒畢露的訪問一樣,他在這本書中也毫不掩飾自己的好惡傾向。該書的問世得益於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首任院長、《總統權力》一書的作者諾伊施塔特。華萊士在《危機時刻的大國領袖》的後記中說,諾伊施塔特去世前9個月,“精闢地向我談了怎樣寫一本書表述總統們的勇氣。他充滿激情地談到一些總統怎樣頂住驚人的壓力而做出了在當時備受爭議的決策……他對本書主題的熱情促使我努力來實現他的這一願望。”
在這一點上,該書就如同《總統是靠不住的》,作者都是理念先行,然後搜羅能證明自己結論的事實,來為我們描繪美國政治生態的一個側面。雖然兩人的落腳點並不相同,但在對美國民主憲政制度的頌揚上頗為一致。
華萊士說,美國人選出了這么多的足夠勇敢的總統去迎接等待他們的挑戰,這真是我們的歷史有幸,也是我們的政治制度成功的證明。美國政體成功的觀點,在中國也為主流知識分子群體所接受。林達的“近距離看美國”系列叢書代表了當前中國主流思想界對美國的態度。由最初的“妖魔化”美國到現在的“完美化”美國,這中間的轉變頗有趣味,按照福柯知識考古學的理論,不同論述背後,有著截然相反的權力話語建構。勿庸置疑,在全球化的今天,民主憲政話語比既往擁有更強勢的權力。
我們不能指望那些試圖將其價值判斷強加給我們的作者,告訴我們歷史的客觀真相,他們只是在自己的思想偏好下將經過他們過濾、篩選過的信息,呈現在讀者諸君面前。對《危機時刻的大國領袖》,我們也應保持一定的警惕。華萊士有時甚至會為了保持該書主旨的一貫性,而發表一些邏輯不通的議論。
例如“總統決定後退一步”這一章中,講述的是托馬斯·傑斐遜與禁運法令的故事。華萊士描繪說,英國海軍稱雄於世界,橫行霸道,在1807年之前,英國已扣留528艘美國商船,被扣留的船舶和貨物約價值3000萬美元(約折合現今的4.6億美元),還無理囚禁了數千名美國水手。傑斐遜採取了一個異乎尋常又史無前例的步驟:實行禁運,停止美國與英國之間的貿易。他構想禁運能起兩個作用,一是讓美國海員不再出海,一是讓英國經濟陷入困境從而迫使它改變它的海軍的行為。國會很快通過了禁運法令,但它卻讓美國人遇到災難。海港關閉,3萬多海員失了業,禁運不僅毀了航運公司,也毀了那些依賴外貿的各種經濟商和保險商。更糟的是,禁運促使商人們到處找空子鑽,傑斐遜不得不到處堵漏洞。
禁運對國家經濟的影響是驚人的。到1808年末,人們似乎已經普遍認為禁運失敗了。1809年3月,傑斐遜作為總統所採取的最後行動之一,就是在離開白宮之前幾天簽署了撤銷禁運法令的檔案,承認禁運失敗。這之後三年,美國對英宣戰,最後英國同意停戰。“能有這樣的結局,也該歸功於傑斐遜早先沒有宣戰而是實行禁運。”華萊士這樣分析說,“這就讓美國爭取到幾年時間加強軍事力量,至少是最終擋住了英國的進攻。傑斐遜有勇氣堅持他的行動方針,這也許拯救了美國的自由。”我們很難相信他的觀點的正確性,不宣戰並不意味著一定要禁運,更進一步,如果想要加強軍備,不禁運顯然比禁運能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
華萊士所舉的這個不甚恰當的例子,可以說明理念先行的歷史敘述模式或許存在的缺陷。但這樣的問題,在《危機時刻的大國領袖》中是不多見的。事實上,華萊士在陳述他觀點的時候,並沒有過於刻意去遮蔽事件的複雜性。即使在傑斐遜與禁運法令這一章節,他也把禁運的弊病和反對意見囫圇倒給了我們。在這一點上,該書似乎要好過林達的“近距離看美國”系列。華萊士的觀點只是他個人的觀點,僅此而已。有想法的讀者可以通過他描述的事實,產生完全不同的觀感。華萊士似乎也認識到這一點的,所以他反覆強調的是總統勇氣的重要性:對於本書談到的這些總統的決策,大家可以贊成,也可以不贊成,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決策都體現了勇氣。
“我在里根歲月里明白了一個道理:總統能不能說清自己計畫的細枝末節,這是無關緊要的。重要的是里根知道他相信的是什麼,從戰略上清晰地意識到怎樣去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且從不動搖。”華萊士在書中說,“觀察了里根之後,我才明白,總統之為總統,還不在於智力和意識形態如何,而在於意志力和決斷力能否經得起考驗。”從華盛頓決心用聯邦軍隊鎮壓賓州西部的動亂,到克利夫蘭違背憲法採取行動對付普爾曼罷工,甚至包括傑斐遜的禁運,即便不認同他們的決策,我們也必須承認這些總統的勇氣。
該書的文本非常好看,具有一本暢銷書所應具備的諸多要素。它顯示出一個出色記者的敘事才華,使我們感受到欲罷不能的閱讀快感。無怪乎其甫一出版,就迅速登上亞馬遜網路書店等大書店暢銷書排行榜。即便我們可以苛刻地指出它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瑕疵,但並不可因此否認它的價值。這的確是一本有著強烈價值偏向的著作,但歷史的敘述能夠做到完全客觀么?我們需要不同的作者為我們展現不同的歷史側面。從這個角度而言,《危機時刻的大國領袖》為我們理解美國提供了新的視角。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
書名 | 危機時刻的大國領袖  |
作者 | (美)華萊士 著,程克雄 譯 |
出版社 |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
書號 | 7503534010  |
頁數 | 274 |
價格 | ¥29.80  |
出版日期 | 2006-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