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印跡engram 在西蒙(R.Semon)所提倡的有關記憶痕跡的假說(銘記論)中,把假定的、在細胞內形成的記憶的痕跡(印象)稱為印跡。銘記(mneme)與此同義,或者意味著它的總和。印跡在物質方面一般認為是在神經細胞里所發生的像化學變化那樣的現象,而印跡論者把它與遺傳因子相類比。就本能而言,例如有歸巢性的昆蟲,在飛出的路上看到的視覺標誌和運動的肌肉感覺等相結合,在中樞神經系統中就留下一種記憶表象。而在回去的路上,這個記憶表象就象解開線卷上纏的線那樣,是被倒著解開的。這種記憶表象就是印跡。但實際上,在這類昆蟲的歸巢行動中,歸路有很多不一定是去路的逆向。
印跡engram
通過接觸吸附的方式,將DNA、RNA或蛋白質等大分子從一種介質轉移至另一種介質的過程。例如,Southern印跡、Northern印跡、Western印跡即分別為將DNA、RNA、蛋白質從凝膠轉移至硝酸纖維素膜或尼龍膜上。以待測物為探針與印跡過的膜雜交後,經放射自顯影在X光片上產生曝光斑,或經生物素—親和素—酶標顯色系統顯色後在濾膜上出現色斑,可顯示待測DNA、RNA或蛋白質的存在。印跡有兩種主要方法,即毛細管印跡法(capillany blotting)和電泳印跡法(electroblot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