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卡爾·尼爾森於1865年6月9日生於菲英島的一個小村子。父親其實是位畫家,但大多數時間是在婚禮或其他節慶場合拉小提琴,而母親則得照看他們的十二個孩子。為了生計,他們不得不讓這些還很小的孩子出去幹活。卡爾才六歲的時候已經開始了第一個“正式的工作”——整個炎熱的夏天給地主養鵝。
這小男孩感興趣的是他父親的表演。他很喜歡在燒火用的長長短短的木柴上敲敲打打演奏出音樂來,有一次他發現他們的櫥桌其實是一架用舊的古鋼琴時,他被那些豎立在能奏出音樂的琴弦上的一排排小鐵錘搞得簡直是神魂顛倒。卡爾的爸爸常能給兒子一些音樂禮物,很早就給小孩上起了小提琴課。八歲的時候,小孩就和爸爸一起在婚禮一類的活動中演奏了。卡爾甚至開始了自己作曲,但他爸爸對此沒太在意。他說:“你得單獨做這些東西,沒人能隨之舞蹈的”。後來,卡爾學了管樂器,14歲的時候,他成了在Funen最大的城鎮歐登塞的軍樂隊里的號手,在此也學習到有關音樂理論方面的作曲技巧,以莫扎特或海頓的古典作品為作曲基礎,開啟了創作室內樂作品之路。 人們注意到了這個天才少年,籌集了足夠的私人基金送他到哥本哈根,皇家丹麥音樂學院(The Royal Danish Conservatory of Music)接受了他。
1883年他到哥本哈根音樂學院(今丹麥皇家音樂學院)學習。他的專業是小提琴,其他的專業則在尼爾斯·加德和約翰·彼得·埃米琉斯·哈特曼門下完成。1888年他的初次創作弦樂小組曲 op.1獲得成功。1889年他成為哥本哈根皇家劇院小提琴手,並在此接觸了大量的弦樂作品及華格納的歌劇作品。 而他獲得了一份獎學金,使得在1890年他可以去到德國深造,研究華格納的作品,並吸收來自歐洲不同國家的文化。
1891年尼爾森在巴黎認識了雕刻家Anne Marie Brodersen,同年兩人結婚。兩人白頭到老,雖然不無危機。1892年尼爾森寫成第一部交響曲,1898年創作Hymnus Amoris(愛之頌),是為妻子而作的。1902年他的歌劇 掃羅與大衛首演,他親自指揮。同年完成了第二交響曲《四種性情》。
1903年他偕同妻子去希臘旅遊,途中創作了序曲《Helios》(赫利俄斯)。1905年他辭去了小提琴手一職,但1906-14年間一直在皇家劇院擔任指揮一職。1906年輕鬆歌劇《假面舞會》首演,根據路維·郝爾拜的喜劇寫成。1912年才首演的第三交響曲Sinfonia espansiva和他同年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使他名揚海外。
一戰期間,他寫了第四交響曲《不可磨滅》,但同時他個人和事業方面都遇上危機。當雨過天晴之時他寫了第五交響曲和康塔塔《Fünen上的春天》,這是丹麥人非常喜愛的一部作品,1922年兩部作品首演。同年他和作曲同僚Thorvald Aagaard,Thomas Laub和Oluf Ring出版歌曲集Folkehøjskolens Melodibog。同樣在1922年他為五位音樂家朋友寫了管樂五重奏,他還打算為其中的每一位寫一部獨奏樂曲。但他只寫成了其中兩部長笛協奏曲 (1926)和單簧管協奏曲 (1928),其中長笛協奏曲在全世界各大長笛比賽或表演場合中時常被演出。
1925年,他的六十大壽,丹麥舉國慶祝。他在外國登台更頻繁。他的晚期作品,如兩部管樂協奏曲、第六交響曲(1925)和三首鋼琴作品 op.59 (1928),音樂語言更現代化。他最後一部大型作品是Commotio (1931),也是他唯一一部大型管風琴作品。
1931年10月3日他因心臟病在哥本哈根逝世。
生平
卡爾·尼爾森自小顯露音樂天才,14歲時在歐登塞任軍樂隊小號手。1882年創建弦樂四重奏團。1884年入哥本哈根皇家音樂院,從羅森霍夫學習理論,從加德學音樂史。1886年參加劇院樂隊,拉小提琴,1889-1905年為皇家歌劇院樂隊小提琴手。指揮演出數次後,1908-14年任哥本哈根皇家劇院指揮。1915-27年指揮哥本哈根音樂協會。1915年起執教於丹麥皇家音樂院,1930年任院長。1921年訪問柏林,1923年訪倫敦,1926年訪巴黎,指揮演出自己的作品。他的音樂多年來在國外鮮為人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的交響曲的獨創性和感染力傳播國外。第五交響曲含有早期的機遇因素,命小鼓手即興演奏,力求淹沒樂隊其他各組的音響。1891-92年的第一交響曲是始於一調,結束於另一調“漸進調性”(Progressive tonality)最早的例子之一。
影響
尼爾森的作品對丹麥甚至整個北歐的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譽為丹麥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丹麥100克朗紙幣上就有他的頭像。
他的音樂風格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強烈的戲劇性,還體現出或辛辣幽默、或深沉多思、或粗獷豪放、或輕鬆活潑的音樂個性。其代表作是六部交響曲。《第一交響曲》(1890-1892)表現出勃拉姆斯的交響曲風格的影響;《第二交響曲》(亦稱《四種氣質》交響曲,1901-1902)的四個樂章分別表現古希臘思想家所表述的四種人性:急躁(膽汁質)、恬靜(粘液質)、憂鬱(抑鬱質)和樂觀(多血質); 《第三交響曲》(亦稱《開闊交響曲》,1910-1911)則以鮮明的民族特色著稱,主旨在於描述人性對外在環境的樂觀態度;《第四交響曲》 (亦稱《不滅交響曲》,1914-1916)雖寫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但仍洋溢著活力,標題意指人類生命力如同永恆般延續;《第五交響曲》(1921-1922)沒有標題,只有兩個樂章,曲中更有一段指示小鼓可即興發揮的片段; 《第六交響曲》(亦稱《純樸交響曲》,1924-1925)從現代感鮮明的特質又回到了古典與現代均衡的洗鍊風格;此曲開頭使用鐘琴演奏重複音,此元素後來亦被蕭士塔高維奇借用在他的第15號交響曲中。
另他還寫了兩部歌劇《掃羅和大衛》(1898-1901) 和《假面舞會》(1904-1906),這兩部歌劇風行丹麥全國,受到熱烈歡迎。他創作的歌曲形式簡潔、形象鮮明,具有一種古道熱腸般的情誼。其他作品還有:《管樂五重奏》(1922)、《長笛協奏曲》(1926)、《單簧管協奏曲》(1928)、為單簧管、大管、圓號,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而作的《徒勞小夜曲》Serenata Invano (1914)等,以及管風琴、鋼琴音樂、以及眾多的合唱、歌曲集。其著名的鋼琴作品有:《五首作品》Op.3 (1890)、《交響組曲》Op.8 (1894)、《恰空舞曲》Op.32 (1916)、《主題與變奏曲》Op.40 (1917)等。
作品
歌劇
掃羅與大衛 (1898-1901, UA 1902)
假面舞會 (1904-06, UA 1906)
戲劇音樂
阿拉廷 op.34 (1918-19)
母親 op.41 (1920)
愛神與詩人 op.54 (1930)
其他大量的戲劇音樂
交響曲
g小調第一交響曲 op.7 (1890-92)
第二交響曲 四種性情 op.16 (1901-02)
第三交響曲 Sinfonia espansiva op.27 (1910-11)
第四交響曲 不可磨滅 op.29 (1914-16)
第五交響曲 op.50 (1921-22)
第六交響曲 Sinfonia semplice (1924-25)
協奏曲
小提琴協奏曲 op.33 (1911)
長笛協奏曲 (1926)
單簧管協奏曲 op.57 (1928)
其他管弦樂作品
弦樂小組曲 a-moll op.1 (1888)
赫利俄斯序曲 op.17 (1903)
傳說夢 op.39 (1907-08)
潘與緒任克斯 op.49 (1917-18)
一次到Færøerne的幻想旅行狂想序曲(1927)
波希米亞-丹麥民歌風格(Bohemian-Danish Folk Tun),弦樂演奏曲 (1928)
室內樂
弦樂四重奏 g-moll op.13 (1887-88; 修訂 1897-98)
弦樂四重奏 G-Dur (1888)
2首為雙簧管和鋼琴而作的幻想曲 op.2 (1889)
弦樂四重奏 f-moll op.5 (1890)
小提琴奏鳴曲 (No.1) A-Dur op.9 (1895)
弦樂四重奏 Es-Dur op.14 (1897-98)
在一位年輕音樂家的棺架旁弦樂四重奏和低音提琴 (1910)
小提琴奏鳴曲 No.2 op.35 (1912)
弦樂四重奏 F-Dur op.44 (1919; 來自弦樂四重奏Piacevolezza op.19 (1906))
為單簧管,巴松,圓號,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而作的Serenata in vano (1914)
管樂五重奏 op.43 (1922)
為小提琴獨奏而作的前奏曲和主題變奏曲 op.48 (1923)
為小提琴獨奏而作前奏曲與急板 op.52 (1927-28)
為圓號和鋼琴而作的Canto serioso (1913)
為兩支巴洛克豎笛(直笛)而作的小快板 (1931)
鋼琴音樂
五首作品 op.3 (1890)
交響組曲 op.8 (1894)
Humoreske-bagateller op.11 (1894-97)
夏康舞曲 op.32 (1916)
主體與變奏 op.40 (1917)
Den Luciferiske組曲 op.45 (1919-20)
三部作品 op.59 (1928)
老少鹹宜的鋼琴音樂 op.53 (1930)
管風琴音樂
29首小前奏曲 op.51 (1929)2首前奏曲 (1930)
Commotio op.58 (1931)
合唱作品
愛之頌 op.12 (1896-97)
睡 op.18 (1903-04)
為哥本哈根大學周年紀念日而作的康塔塔 op.24 (1908)
Fünen上的春天 op.42 (1921)
3首合唱 op.55 (1929)
大量沒公開的康塔塔和合唱作品片斷
歌曲
五首歌曲 op.4 (1891)
Viser og vers op.6 (1891)
六首歌曲 op.10 (1894)
分段的歌曲 op.21 (1902-07)
讚美詩和宗教歌 (1913-14)
20首丹麥歌曲 Vol.I (1914)
20首丹麥歌曲 Vol.II (1914-17)
20首民歌曲調 (1917-21)
4首民歌曲調 (1922)
Ballade om bjørnen op.47 (1923)
10首小丹麥歌曲 (1923-24)
4首猶太歌曲 (1924-25)
其他單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