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武聖宮中學位於人傑地靈的湘北名鎮武聖宮政府所在地,是一所略具規模的全日制初級中學。學校始建於1969年,幾十年來,兩易校址,數度創業,勵精圖治,師生共建,現已有固定資產450萬元。學校占地面積26518㎡,生均面積36.03㎡,校舍總建築面積7911㎡,生均面積10.75㎡。校園綠化面積為11270㎡,綠化覆蓋率42.5%。學校有較為規範的運動場(250米環形跑道,120米直跑道,3個籃球場,3個排球場,2個羽毛球場,一個足球場)。學校現有15個專用教室,電腦室1個、多媒體教室1個、理化生儀器室、實驗室各一個、衛生保健室、團隊活動室、閱覽室、圖書室、體育器材室各1個。學校共有圖書23784冊,生均32.32冊。我校紀律嚴明,管理嚴格,現有1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600人,學校現有在職教師67人,其中男教師41人。教師學歷合格率100%,其中本科學歷13人,專科學歷48人。獲得中學高職稱的1人,中學一級職稱的29人。辦學思想
先進的辦學思想是學校行動的指南。我校與時俱進,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實施素質教育,按照全體性、全面性的要求和學校實際情況,確立了“以人為本,以質量為重,以管理為先,以特色為亮點”的辦學理念,它物化在學校管理過程中就是“依法治校、以德治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的治校方略。學校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課堂教學注重啟發性,摒棄填鴨式,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針對學生的興趣特點,學校常年組建小草文學社、體育代表隊、音樂美術興趣小組、數理化生興趣活動小組,定人輔導,定期培訓,發展學生特長。為提高學生鞏固率,學校制訂了《潛能生轉化幫教辦法》,對潛能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進行對口幫教,對潛能生傾注愛心,尊重他們的人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發揮他們的長處,通過個別談心、小組輔導、思想溝通、自我教育、活動薰陶等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並形成制度,有效地促進了潛能生的健康成長。此外,學校通過發動師生捐款、學校資助、吸納社會捐款等辦法幫助特困學生完成學業,提高了學生鞏固率。學校面向學生的每一個方面,全面執行新課程計畫,除了認真上好語、數、外、物、化、政、歷、地、生等必考科目外,學校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如演講比賽、卡拉OK比賽、徵文比賽等。學校把提高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做為教學重點,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開展集訓,組織團員同學深入到農村、街道進行社會調查,參觀本縣的德昌公園、到敬老院獻愛心、打掃衛生,鼓勵學生參與小論文、小製作、小發明活動,收到良好效果。學校堅持以德治校,加強德育管理,積極開展德育活動,寓教育於活動中,構建了“共建、共管、共育”的德育網路,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三育人的立體格局。學校積極配合當地鎮府、派出所等職能部門對學校周邊環境進行集中整治,嚴厲打擊網咖、清點路邊攤點,淨化了校園風氣,最佳化了育人環境,改善了校群關係。學校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並將有關管理檔案彙編成書,做到依規辦事,剛性管理和柔性教育相結合。學校不斷規範辦學行為,禁止亂髮教輔資料。由於我校堅持全面育人的方針,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形成了優良的校紀校風。近年來學生違紀行為很少發生,思想品德評價合格率每年達99.5%以上,優良率達85%以上。
辦學特色
德育工作略顯成效
德育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校教學工作的好壞。學校堅持以德治校,加強德育管理,積極開展德育活動,寓教育於活動中,構建了“共建、共管、共育”的德育網路,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三育人的立體格局。學校以旗下講話為主要渠道,還充分利用課間集訓、重大集會時間對學生進行理想前途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2005年上學期開始,學校開闢了“心理諮詢”欄目,設立“心理諮詢信箱”,建立“心理諮詢室”,聘請我校的兩位政治老師擔任心理顧問,為學生排憂解疑,做了許多紮實有效之事,調皮學生、心理問題學生的學習情緒得到了穩定,學習態度得到了端正。我們還進一步對問題學生進行跟蹤調查,至今還與許多學生有著書信聯繫、手機聯繫。為了擴大這一活動的影響,我們充分利用網路,在網上發布相關信息,爭取社會的支持。2006年下學期,在市級兩項督導評估和縣局的“雙百”大檢查中獲得高度評價,成為全縣工作亮點。我們還通過一系列的德育活動,如教師節進行了“教師節獻禮活動”,開展了慶國慶的團隊活動等,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思想教育,德育工作常抓不懈,已略顯成效。體育—“出牆紅杏”
長期以來,學校重視體育教學工作,體育工作也是我校的一個工作亮點。我們把體育工作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成立了音體美特長班、男女軟式排球隊、舞蹈隊、科技活動小組等,各興趣小組活動開展經常化、規範化,做到了“五定”:定對象、定時間、定場所、定教材、定指導老師,成效顯著,成績喜人。男女軟式排球隊在縣級比賽中喜獲第三、四名。我校體育代表隊在南縣第28屆中國小田徑運動會上榮獲國中組第二名的好成績。教改教研特色
教師是課堂改革的實施者,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建立一支素質高,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強的教師隊伍,是學校教研工作的關鍵。我們提出的教師專業成長總目標是: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發展自我;在專業人員的引領下完善自我。總體思路是:一個中心(以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提高為中心),兩個轉變(教師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的轉變),三個提高(教師課堂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為此我校開展了一系列扎紮實實的研究、探討、合作、交流、互助活動,搭建了一個平等、和諧、共同學習和共同提高的教師專業成長的平台。我校大膽開展校本培訓與課題研究,確立了“數學學科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研究”的研究課題。成立了以中心學校金春華校長任組長,童成雲主任、中學校長任副組長的校本教研領導小組。通過健全科研機制、制訂獎勵措施等途徑,促進科研興校,取得了初步成就。學校2005年承辦了南縣國中畢業班複習研討課,我校教師參加縣級教學比武活動,次次拿大獎:2004年劉軍老師的數學課獲縣級一等獎,劉正莉老師的生物課獲三等獎;2006年秦應蘭老師的生物課獲縣級教學能手,杜麗老師的語文課獲縣級一等獎。2006年我們論文的獲獎率達百分之八十左右,還有三篇獲市級以上獎勵。教學常規管理特色
我校的教學常規管理特色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制度健全,學校在備課、上課、輔導、考核等教學環節上做出了具體的規定,彙編成書,做到有規可依;二是狠抓教師的教風、學生的學風、學校的校風建設,制定了文明班級評比細則、班主任管理辦法、任科教師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制度,管理規範,做到制度化、經常化;三是活動經常,各教研組活動經常,人人參與;四是反饋渠道暢通,行政人員輪流值日檢查,學期召開學生座談會,教研組定期和不定期聽課,檢查備課閱卷,教務處有專人登記教師上課,學生以日誌的形式反饋;五是實施教師工作定量、質量與課時津貼等補助掛鈎。團支部工作出色
武中團總支工作給師生呈現了一方展示自我的大平台,精彩紛呈的團活動,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無一不給人以美的享受。表現為廣播室工作生機盎然,校園文化獨具特色,校刊版面活潑,各班每學期定期辦好四期板報,美觀實用,校園之星熠熠生輝,社會實踐反響大。關於“中國人口問題”的社會調查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兩次革命傳統教育,對團員青年的心靈進行了莊嚴的洗禮。還組織了教師節教工舞會、聖誕節聯歡、篝火晚會等,另外,為團員建檔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後勤工作特色
總務處緊緊圍繞教育教學這箇中心努力工作,圓滿完成所交給的各項任務。在上級領導的親切關懷下,我校多方籌措資金,進一步加快校園建設步伐,辦學條件日趨完善。舊教學樓的改造、校門前的那條水泥路、校門的重新修建等,以及正在修建的學校大禮堂和學生宿舍樓等,極大地改善了學生的學習生活條件,提升了武聖宮中學校園品位。在食堂工作上,大膽改革,收回食堂,學校統一管理,學生的一伙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就餐率明顯上升,社會反響特別好。學校重視安全工作,嚴把採購關和食品衛生關;在安全工作上學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安全工作職責,與班主任、家長層層簽定安全工作責任狀,深化“以防為主”的觀念,確保全全事故為零的工作目標。同時定期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全校師生的安全防範意識。及時有效的後勤服務,為教育教學秩序的正常運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發展規劃
我們下一步的發展目標是:創造更好的育人環境、更好的師資隊伍、更好的管理機制、更好的辦學條件、更好的辦學質量,成為全縣有特色、有聲譽的鄉鎮一流中學。具體目標是:1、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力爭校園設施與校園文化配套,教學硬體與管理軟體配套,現代化設施和校園網路配套。
2、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80%的專任教師達本科學歷,並擁有一批在縣、市有影響的名師。
3、開展教育科研,形成教研教改網路,擁有縣、市級科研課題和科研成果,論文獲獎率達90%以上。組織教師外出聽課和培訓。
4、大力推廣現代教育技術,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
5、提高教育質量,學生思想品德合格率99%以上,畢業會考合格率90%以上,體育合格率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