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南王莊轄12個行政村(南王莊、南康莊、大尖山、東尖山、西尖山、塔寺坡、塔寺坪、河應、南蘆莊、北蘆莊、郎家莊、割子嶺),井元公路橫貫全鄉。地勢東高西低,屬片麻岩地區,境內大都屬淺層水,儲量小,全鄉耕地面積16821畝,其中水澆地3280畝,人均耕地1.5畝,主要種植作物有小麥、玉米、花生、甘薯、穀子、雜糧、雜豆等,山場面積92198畝,森林覆蓋率達30%,主礦產有矽石、青灰石等,境內有金華寺生態旅遊度假區及龍盤寺風景區2個,現已初步形成規模。割子嶺村的“煮不爛”粉條遠近聞名。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重心,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務實創新,加快發展,努力營造“山區開發富民,旅遊開發興民,非公有制經濟強民”的良好氛圍,實現了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財政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都有了穩步提高。
基礎設施建設
堅持大手筆、大動作、大投入、大發展,切實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已完成了金華寺、龍盤寺景區道路硬化、綠化工程,硬化路面30000平米,栽植毛白楊3000株;完成了王吳公路和南王莊至東尖山樣板路工程,培路肩8000米,栽植火炬樹12000棵;完成南王莊集貿市場硬化和南蘆莊等6個村的通村公路、街道拓寬及硬化工程,包括,修整路面4000多平米、整修大壩200米,新建過水涵洞7個,橋樑一座,使全鄉12個村全部實現了村村通公路。
基層組織建設
按照“抓組織建設,保社會穩定,促經濟發展”的工作思路,在新建、改建、完善“兩室”,選齊、配強“兩委”的基礎上,實施了三大工程(農村幹部培養工程、“雙強基地創建工程、農村黨建轉化工程”),抓好了三支隊伍(農村基層幹部隊伍、黨員隊伍、致富能人隊伍),開展了四項活動(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活動、三級聯創活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民、務實、清廉”主題教育活動)。這些措施的實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鄉黨委連續3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南康莊村連續5年被評為“優秀黨支部”。
山區綜合開發
堅持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出發,以"兩基"建設為核心(粉條加工基地和畜牧養殖基地),發展地方性支柱產業.依靠重點攻堅、龍頭帶動,推動山區開發向特色化、高效化發展。投資120萬元,建成以割子嶺、北蘆莊、南康莊為中心的粉條生產基地,年產粉條達30萬斤;投資410萬元,建成以南康莊、東尖山、北蘆莊三個村為主體的南王莊鄉養殖小區,共養蛋雞、柴雞、豬、羊、牛等家禽8萬餘只。同時做好荒山開發,與造林大戶呂日新、王景昌等4戶簽訂了荒山開發協定,發包荒山面積15000多畝,種植連翹1000餘畝,直播油松1500餘畝,打魚鱗坑5000餘個;封山育林64000畝,退耕還林2000 畝,完成片麻岩開發1200畝。
旅遊項目開發
以突出特色、完善設施、樹立形象、提高品位為著力點,以建設生態旅遊度假區為目標,加大景區建設力度,吸引外資,加快旅遊資源開發,實現旅遊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變。金華寺旅遊度假區在2002被河北省旅遊局命名為省級後,又投資600多萬元興建水上樂園,建造度假休閒的龍城山莊和北斗山莊,努力建設以金華寺為龍頭,以牛山寨園區、盤龍寺景區、209微波站為主體的金華森林景區兩日游路線。
文明生態村創建
2005年,文明生態村創建之初,鄉黨委就向各村明確提出了“立足實際創特色,每月都有新突破”的創建工作要求,並在全體幹部總動員,重新制定新方案、結合自身搞創建等一系列活動的引導下,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綠化、硬化、美化、亮化高潮。截止目前,已達標的6個村,共動工硬化道路25000米,栽植冬青、側柏等苗木14萬餘株;粉刷牆壁5萬多平米,安裝路燈80餘盞,清理垃圾3000多方,製作高標準展牌50多塊,新建宣傳櫥窗15塊,改廁、改圈210餘戶,建沼氣池400多戶;新建農民廣場和文化舞台7座,安裝健身器材6套。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的思想意識也得到了淨化、洗禮,用自己的雙手建設自己的美好家園的願望也得到了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