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南海北岸史前漁業文化》書中所展現的漁民生活也非常吸引人。要了解先民的生活,不能不了解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灶與炊具。先秦時期,在環珠江口地區都是用石塊壘砌成品字形的地面式的灶,與北方地區的灶有向下挖掘的火膛不同。此外,中原地區常見的鼎、鬲在環珠江口地區也較為少見,功用與我們今天的鍋相同的陶釜,是這裡的史前時期漁業先民主要的炊器。這裡是印紋陶技術發明與廣泛使用的地區之一,豐富的陶器裝飾紋使這裡的陶器裝飾十分有特色。船是南海北岸先民重要的水上工具。肖一亭說,獨木舟是人類文化史上出現的第一艘漁船,考古已經發現距今7000~8000年前的獨木舟。不過,雖然文獻中記載的南海漁船比較多,但時代都較晚。珠海寶鏡灣岩畫中刻下的海船圖案,高明古耶發現的船槳,就是史前時期人類征服海洋的重要工具的見證。此外,在寶鏡灣遺址、珠海荷苞島鎖匙灣遺址、香港涌浪遺址、香港東灣遺址等地,都出土多件可能用於船錨的大型石器。
在先民的生活中,最有趣的還是拔牙習俗。這一習俗在史前的南海北岸一帶非常流行,特別是今天的廣東、廣西、台灣都發現較多反映先民拔牙風俗的材料。拔牙的表現形式雖然有差異,但相似性非常突出,大都是在未成年時期拔去上頜的門齒、側齒或者犬齒,而且不存在性別之間的明顯差異,男女都有較高的拔牙率,往往超過60%。有關拔牙習俗的成因,學界有多種說法,如成年標誌、結婚前的準備、除病防病以及愛美等等。 玉器是先民精神生活中的主角
在那種蠻荒時代,南海先民的精神生活同樣豐富多彩,肖一亭從玉制禮器、葬俗、岩畫等方面入手,為我們展現了神奇的歷史見證。
玉器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南海先民精神生活中的主角之一。在南海北岸地區發現的玉石器年代大約在距今5500~4000年之間,在珠海高欄島寶鏡灣、平沙棠下環遺址等地還發現了專門的玉石器製作場。玦是南海北岸玉石器的主要種類,形狀是環形而有缺口,是一種實用的耳飾。在珠海寶鏡灣遺址的考古發掘中,還發現玉石玦作為祭祀活動的一個場景。“可能由於當地人們普遍認為玦是一種美麗的飾物,在對神靈的祭祀中這種器物也派上用場,作為向神靈進貢的糧食。”肖一亭說。
若問最能反映南海先民宗教意識的是什麼,那當然是奇特葬俗。據介紹,史前南海地區的葬式主要有兩種:屈葬與仰身直肢葬。前者在廣西的史前遺址中最為常見,後者則在廣東沿海遺址中多有發現。對屈葬,專家也有4種看法:希圖在墓內節省地方;合乎休息或睡眠的自然姿態;阻止死者靈魂走出,向生人作祟;像胎兒在胎包內的樣子,象徵著人死後回到他們所生的地胎里去。
更令人炫目的是,南海北岸的史前先民們創作了大量石刻岩畫,記錄他們的興趣愛好與精神追求。其中珠海寶鏡灣岩畫,是南中國目前發現面積最大、內容最為豐富的早期石刻岩畫,成為環珠江口地區的重要史前遺存和寶貴的藝術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