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天南星ArisaemaheterophyllumBlume

花序柄長30-55厘米,從葉柄鞘筒內抽出。佛焰苞管部圓柱形,長3.2-8厘米,粗1-2.5厘米,粉綠色,內面綠白色,喉部截形,外緣稍外卷;檐部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寬2.5-8厘米,長4-9厘米,下彎幾成盔狀,背面深綠色、淡綠色至淡黃色,先端驟狹漸尖。肉穗花序兩性和雄花序單性。兩性花序:下部雌花序長1-2.2厘米,上部雄花序長1.5-3.2厘來,此中雄花疏,大部分不育,有的退化為鑽形中性花,稀為僅有鑽形中性花的雌花序。單性雄花序長3-5厘米,粗3-5毫米,各種花序附屬器基部粗5-11毫米,蒼白色,向上細狹,長10-20厘米,至佛焰苞喉部以外之字形上升(稀下彎)。雌花球形,花柱明顯,柱頭小,胚珠3-4,直立於基底胎座上。雄花具柄,花葯2-4,白色,頂孔橫裂。
漿果黃紅色、紅色,圓柱形,長約5毫米,內有棒頭狀種子1枚,不育胚珠2-3枚,種子黃色,具紅色斑點。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活習性
海拔2700米以下,生於林下、灌叢或草地。
分布範圍
除西北、西藏外,大部分省區都有分布,日本、朝鮮也有。
東北種植
因為這個品種喜歡晝夜溫差大的環境,所以只要具備了這些條件,就能不錯的生長。華北種植
南星在華北地區凡是沙性或半沙性土壤都生長良好,但低洼、鹽鹼地不宜種植此植物。南方種植
因其抗旱能力是很強,所以不是特別適宜在雨水充沛南方各省生長。但是可以在不積水的、地勢較高的田中種植,但也要以沙性或半沙性土壤為宜,不乾旱儘量不要澆水。藥用作用
南星具有散風、祛痰、鎮驚、止痛的功效,可治中風麻痹,手足痙攣,頭痛眩暈,驚風痰盛等病症。但直接從植物上摘取的種子和地下球莖不可服用,誤服嚴重者會導致死亡。